骶管阻滞操作技巧
定义
骶管阻滞(caudal block)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方法是将麻醉药、激素、营养神经药物等混合后,注射于骶管内。主要过程是突破骶尾韧带、通过骶裂孔注射药物来完成。
适应证
1、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包括腰神经根痛、椎管狭窄、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椎管压缩性骨折、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疱疹后遗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肢痛、睾丸痛、肛门痛和盆腔疼痛综合征;
2、用于缓解癌痛相关的盆腔、会阴部和直肠疼痛;
3、盆腔、膀胱、会阴部、直肠、肛门与下肢疼痛的诊断性治疗。
体位
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俯卧时病人体位固定,易于操作。俯卧位时下腹部垫薄枕,下肢略外展,患者放松臀部肌肉。在尾骨尖下部塞一团纱布,防止消毒时碘伏流入肛门或会阴部
体表定位
先摸到尾骨尖,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到骶骨末端呈V形或U形的凹陷,即骶裂孔。骶裂孔中心与髂后上棘连线呈一等边三角形。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椎,即硬脊膜囊终止部位
穿刺方法
当穿透骶尾韧带时可有典型的落空感(再稍进针常抵骶管前壁),此时应将针体放平,几乎与骶骨轴线一致,继续进针1~2cm即可。
注药剂量
硬脊膜外腔容积约100ml,其中骶腔占25~30ml(因人而异)。大多数病人在治疗后即可感腰部和下肢轻松,症状减轻。另外,可在骶管内滴注给药,药液随着滴注而在硬膜外腔中不断的弥散、吸收。一般滴注速度为20~50滴/min。滴速快会引起硬膜外腔压力升高,可致颈项头痛
穿刺位置在皮下组织:左手置于骶管裂孔上,快速推注10ml生理盐水,如左手感到注射引起的皮下组织膨胀感,表面穿刺针错误位于皮下组织
并发症与注意事项
骶管穿刺时,针尖不得超过第2骶椎即髂后上棘联线,以防误入蛛网膜下隙。
一般不会损及硬膜囊,但由于硬膜囊终端位置常因人而异,加之操作疏忽,故刺破硬膜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情况仍不少见,应引起警惕!
因骶裂孔解剖变异较多,畸形或闭锁约占10%,所以穿刺困难或失败的机会较多。
硬脊膜外腔内有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填充其间,限制药液在硬脊膜外的分布,使药液能较集中地聚集在病变节段而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利用骶管注射治疗L5/S1水平以上的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远不及病变节段的腰硬脊膜外腔注射
交感神经阻滞导致低血压,考虑给予静脉补液、麻黄碱。
硬脊膜囊终止于S1下1/4,因此,S1以下的椎管又称为骶管。只要注意穿刺成功后,穿刺针沿着骶管纵轴不要穿入过深就不会有穿入蛛网膜下腔而流出脑脊液之忧。所以,操作较硬脊膜外穿刺简便,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有利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S1椎下1/4处,相当于髂后上棘连线水平,做骶管注射时,不应超过此一平面,否则仍有穿破硬脊膜的可能。但是,事实上只有45%病人与此符合,其余人则是不同程度的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骶管穿刺时要注意这些解剖变化。
超声引导下骶管注射
骶管裂孔示意图
沿骶骨角(C)横断。五角星号为骶尾韧带
S 为骶棘,五角星号为骶尾韧带,小星号为骶管硬膜外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