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就转到整个课程体系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我想来和各位朋友来探讨一下两方面问题,一个方面是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阳明心学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或者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还需要来学习王阳明的心学?今天我们先谈第一个方面内容。
一.置于历史 圣人化裁通变
既然谈到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那么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王阳明放回到中国思想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去,而不是把王阳明抽离于整个中国思想历史的过程当中,单独来讲王阳明,把王阳明无限放大,这恐怕是我们今天社会在普通的、一般的谈论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或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讲到王阳明是如何重要、如何了不得这个意思的时候会有一个说法,说是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个圣人是孔夫子,第二个圣人是王阳明,还有半个圣人是曾国藩。很坦率的讲,我并不晓得这个观点是如何出现的,并且如何在社会上流传开来的。但如果凭借我关于中国历史、中国思想史的基本常识来判断,这个观点一定是似是而非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文化之所以有它绵延的历史性,并且在这个历史绵延的过程当中,每一个时代都能够有一种是突出思想的历史转进,根本上就在于我们有很多圣人,我们整个文明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面来说,实际上恰好也就是圣人以道为核心的思想的不断的传递,那就是道统。如果真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那必是我中华文明历史自身之悲哀。事实表明,按照我们的历史叙述,我们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等,那么许许多多的圣人,整个中国历史文明的传递,就是依赖于这许许多多的圣人,他们所建构起来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是体现了我中华文明之根本思想的。
王阳明毫无疑问应当属于这一个圣人之道的传承体系,他只是这一个历史过程当中的一个人物。显而易见,我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王阳明,我只是希望把王阳明回置于整个中国历史思想发展过程的历史脉络之中去。惟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看到王阳明思想的独特性,它之于我们整个中国历史思想的巨大贡献。如果我们把王阳明本人也好,把他的思想也好,抽离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整体脉络,单独的无限放大的来谈论王阳明的思想,恐怕未必真能得阳明思想是真谛。
那我们既然讲到王阳明是属于整个中国历史思想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突出的点,它同样是属于这个圣人之道的传承体系的,是在圣人之道的历史传递的脉络过程当中来体现、凸显它自身的意义的。那么什么是圣人?我们今天关于圣人的理解,或许仍然有那样的一个意思,觉得圣人是生而知之,圣人是无所不能,圣人是智慧天成等等,恐怕这个理解也不合乎我们中国历史上关于圣人的基本理解。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什么是圣人?圣人总是属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总是属于他所处的那个独特的空间和时间结构的。我们不能抽离于这一点。圣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他所处的那个独特的时代,他能够对于“道”在他那个时代的独特的存在状态有精深的体悟、领悟,并且有这样一种独特能力,把他关于道德体悟或者说领悟转换为现实的行动,转换为民众可以普遍遵循的生活法则、行动方略、价值理念,从而在独特的空间时间的结构当中实现出天道的最高价值。《周易》说的化而裁之,通而变之,措诸于民,那就是圣人的伟大能耐,也是圣人之所以成就其伟大事业的根本缘由。
我们今天讲王阳明,至少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将他放到这样的一个圣人之道的传承体系当中去。当然了,每一个时代之所以有伟大的思想家的出现,或者说这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能够在他那个时代做出对于整个中国文明的伟大贡献,那是要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上面来讲的空间和实践环境的。我们就阳明而论阳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过去在谈论他思想的时候,包括我们在对他《传习录》的具体讲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地涉及到此类问题,他的那个时代,就思想环境来讲,已经转入“此亦一诉诸,彼亦一诉诸”的时代。
就民众日常生活的实际样态来看,明代的中叶,尤其是王阳明所处的那个特定的正德时期,思想的环境,现实的环境,造就了王阳明。一个思想它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完整的理论架构,我们说一方面是属于历史的,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些思想体系一旦建构起来,便一定有超越历史的面相。我们之所以说是超越历史的,那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基于中国道统、圣人之道的传承体系,独特的领悟,而获得它很久的永恒的思想价值。
那我们讲到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如果放回到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当中去,毫无疑问,我们主要谈论的是王阳明之后,他的思想究竟对中国历史本身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影响的面相?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要细致的来展开这个话题,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我们总体上说,只能点到为止。就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整体建构来讲,阳明心学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自从它开始传播的那一天开始,它事实上就已经对明代中叶整体思想的格局发生变动,事实上它改变了“此亦一诉诸,彼亦一诉诸”这样的一种整体上的思想僵化格局。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阳明心学是改变了明代中叶之后,整个中国历史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的。就其当时时代的实际状况来讲,阳明心学的流传,实际上也为整个思想界开启了一扇透亮的窗户,吹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启迪了人们独特的智慧,这是总说。
二.学派林立 影响广大深远
正是在王阳明思想对整个明代中叶之后的中国思想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动的重要影响这个意义上面来讲,王阳明心学之后,实际上整个明代的思想发展,就是阳明学派的发展;阳明学不同分支的发展。
黄宗羲在做《明儒学案》的时候,阳明以后就是《姚江学案》之后,整体上的展开就是阳明学在整个明朝各不同地域的流行,比如说他就把它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泰州学派等等。由此可见,明代中叶之后,阳明学流传之后,如果我们要想试图了解明代的思想,脱离了王阳明几乎完全没有可能性。那么正因为阳明学派在各地之流传分为各个不同的派别,所以也同样的明代中叶之后,王学之流传在事实上不是铁板一块,不同方面的学者对于阳明心学整体思想的阐释、理解、践行,各方面来讲都未必全然相同,也就呈现了明代中叶之后思想界的繁荣也好,复杂也罢。
总而言之,有了阳明学派本身的多样性发展,黄宗羲从各个不同方面去概括王学之流传。现代日本很重要的一位阳明学家,大家都熟知冈田武彦先生,他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是非常有分量,也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学术着作。在冈田先生的这部作品当中,他以他自己的关于所有这些王门的概括,把它分成现成派、归寂派、修证派等等,同样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王门派别,他们各自尽管都奉王阳明之说为宗主,但是具体的阐释是面相各不相同的。这个是就思想的整体格局上面来说,阳明学对明代中叶之后,整个思想界发展影响重大,可以很坦率的说,明代中叶之后,也就王阳明之后的整个思想学术界,基本上便是王学的天下。
正因有阳明学派在个不同区域的流传,并且它们的核心主旨或者说根本理念并不全然相同,所以事实上也形成了阳明学的分化。这个分化就最重要的一个面相来说,就是形成了所谓的王门左派。这个王门左派那主要就是以浙中的王畿,还有泰州学派,作为基本的典型代表。
我们原来讲过四句教问题,基于四句教的不同理解,王畿开始讲良知现成,以王龙溪为代表的浙中王门,往后讲就变成了一个什么东西?就是讲所谓的不思善,不思恶,良知是现成的,所以当下即是;认为良知本顺,致之则逆。包括泰州学派,王艮他们这一派变成了个什么?他们相信良知在当下情境当中是整体呈现的,所以随着我的那第一感觉去做,似乎便是良知。不论是浙中王龙溪也好,还是泰州王艮他们也好,最后导向的一个情况便是所谓的束书不观,从事乎游谈,凌空蹈虚,养成一个虚寂之弊,有这个问题。我们也都知道或者说今人也特别喜欢谈论,所谓明代中叶之后的思想的解放,一切什么的礼仪也好,现实生活的规矩也好,在他们所谓的当下良知的烛照之下,统统形同虚设。
阳明本来讲过,良知本身就是准则,哪怕是孔夫子所说的,与我良知不相符合,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而到了阳明后学这里,特别是左派这边,就变成了以我的良知为准则。那当然了它会导致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所谓的放浪形骸等等,尽管我们从思想上要去批评它、批判它,但是就事实上面来讲正是王门左派的流行,给明代的思想界,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带来一种自由或者说解放这样的一个独特面相。
三.明末清初 批判之风渐起
但是同样有问题,到了晚明时候,学术界开始兴起了一个对于王学重新反思和批判的思潮。对王学之批判或者说王阳明思想之重建,最有成就的人是刘宗周。刘宗周认为王阳明讲良知没错,但是他把良知给搞错了。他特别不喜欢王阳明所说的一句话,就是意为心之所发。他说错了,意不是心之所方,而改了一个自认为意为心之所存;人不是以心为根本,而是以意为根本,所以他称之为意根。又认为意根最微,这个就是独体,重新回归到了《大学》《中庸》所说的慎独。当然在宗周先生那里,这个慎独的这个独,那就是慎这个独体。人的全体心身结构的完整性是通过意根的现实表达和体现来实现的。
进入清代,清代同样重新有了思想界的一个新转换。当时的思想家、学术界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王阳明学说的过度流传,并且出现了王艮、王龙溪他们所流传的这一派,读书人以至于到了无廉耻之境地。明朝的灭亡,跟他们这样的一个从事于虚谈、无根之游谈是有关系的。清代早期重新有了一个关于程朱陆王的辩论,这个情况挺复杂的。
到了清代前期,比如说你像这个陆陇其、陆桴亭、陆世仪等等这些人重新倡导朱熹之学,历史上有过种种转折。我们不要简单的认为王阳明思想一旦建构起来,一旦流传开来,我们今天的人觉得它会很好,然后就觉得它似乎是好像在历史上就那么影响广大,就那么没有批评,不是的。王阳明心学在历史过程当中也可以说是几起几落,这个思想的整体过程挺复杂的。但是不论是正面主张的,还是反面批评的,总而言之都体现了王阳明心学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
四.中晚期后 心学再度回暖
那么往后以来,清代中晚期以来,王阳明心学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之下又再度回暖。这个就的确要说到曾国藩的,曾国藩是很信奉王阳明的,那也有他的独特的事业、功绩的建立,这个我们也就不多说,大家都知道。那就近代来讲我们提三个人物,一个是孙中山,我们都知道关于知行问题、知行观念同样构成孙中山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但是孙中山关于知行的理解或者说这个理论的提法,跟王阳明不一样。他是强调知难行易,他认为不知也能行,行而后知,然后知而后行。
孙先生关于这个知行观点的理想,他认为真正要知是很难的,而行动原本并不太困难,人类文明之进展,从草昧而进入文明,原本就是通过未知而行这样的一种人的本原能力来实现的。只不过我想提一点点,他所说的知难这个知在他那个独特的时代,是指关于科学知识体系的知,也就是说真正的知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要把这个知放到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架构上面去来完整认识,这个显而易见并不容易。而如果真知了,比如说你完全明了的知道了发电机的原理,要制造出一个发电机,按照孙先生的观点那并不困难,你完全深知了飞机的原理,你要制造出一个飞机来,并不困难,他是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知难行易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的确孙中山在这个关于知的理解上,在他的那一个独特的时代,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意义上面来讲知,显而易见的确和朱熹、王阳明所讲的知的内容并不全然相同,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一点。不论在朱还是在王,一般意义上面讲的知,是就个体的单独经验意义上面讲的知来说的,孙中山更多的是在把知了解为一个完整的、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个意义上面来讲知。所以我们也不能由于孙中山讲了知难行易,然后就觉得他不理解王阳明,非也!他对王阳明同样很理解。不管是知难行易也好,知行合一也好,孙中山的整体思想,他的三民主义的整体阐释,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个人,我们简单提一提蒋介石,蒋介石在三十年代提出的“力行哲学”,他自己也做过解释,我们一看这个名堂就知道,所谓“力行哲学”,那就是以行为先,通过行来知,来鼓动、来号召人们对于实践的优先性,倡导实践,这么一个意思。蒋介石也非常崇拜王阳明,他的这个三零年代所提出来的所谓的“力行哲学”,毫无疑问同样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的深刻影响。
第三个人,我想同样非常简单的提几句毛主席。毛泽东同志实际上是对于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学说的整体,我相信是做过完整的深入的研究的。他的很多思想,尽管他没有注明出处,但是我们如果从思想上做一个简单比照,我们同样会发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是受到王阳明思想的深刻影响的。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同样在三零年代,毛泽东同志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做《实践论》。《实践论》是有一个副标题的,即《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那我们都已经知道中国历史上关于知和行的关系论述得最为完整、最为完善的就是王阳明。王阳明使用到了真知的概念,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当中同样使用真知的概念,毛主席在这个文章当中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强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为了讲明这个问题,在《实践论》中,毛主席举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那就是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或者说是从所谓的哲学的角度、思想的角度来理解这一个生动的比喻,那就是如果你想试图获得关于这个梨子的滋味的知识,那么你就要把梨子当作是你的实践对象,亲口吃一吃。亲口吃一吃,即是对于梨子的变革,同时也是对于你这个实践对象的实践。吃一吃毫无疑问是个行动,而吃的同时你就获得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滋味的知识,它是酸甜苦辣的,吃的同时必定知晓。这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解,在知作为知识意义上面来说的知行合一的理解和阐释。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在思想上面来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够用非常生活化的一些语言,普通百姓都能知晓都能明了的这样的一些生动例子,来阐明一些非常深刻的思想。比如说这个知行合一,我们现如今来讲,也讲了个很费劲呐,大家还在执著于这个知不能指知识,知必须支持良知等等等等种种说法。你看毛泽东同志用这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把这些事情都讲明白了,我想在延安的干部群众没有哪个不明白。所以行动是优先的,而行动的同时便是知识的获得过程,这个道理很清楚了。这个意思上面来讲,毛泽东同志的这个《实践论》,实际上就是在新的不同时代的这么样子一个特定状况之下,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的一种新的阐释。他本人受到王阳明的影响,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另外一些方面,我也只是提到而已,毛泽东同志他也概括了许许多多关于战争的事情,发表了、阐释了很多战争的观点,比如说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要联系群众等等。这些方面实际上我们简单提到我过去,王阳明在江西的战争实践,事实已经表明王阳明就是那么做的。
尽管王阳明没有特别的这个阐释,把它概括出来,但是王阳明就那么做了的,这个我们点到为止。我只是想说,王阳明的思想对毛主席同样有深刻影响。再一个例子,我们也都知道,毛主席是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的,我们今天很可能轻看调查研究这四个字,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之下的调查研究,实际上就是关于知行合一的具体运用。王阳明当年在江西,在此之前他也没有到过赣州,也没有到过横水、桶冈等等那些地方,那他关于那些地方的山川地理知识是哪来的?他本人有一个很独特的习惯,他到一个新的地方,是要亲自去勘探地形的。勘探地形,你说是知还是行的?毫无疑问是一个行动的过程。而在这一个行动的过程当中,同时他就获得了关于这个地方的山川地理知识,并且以此为据来排兵布阵,取得战争的胜利。调查研究毫无疑问是一个实践过程,而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你那个调查研究的对象的真实的知识。毛泽东同志倡导调查研究,实际上也包含了对于知行合一之说的实践和运用。
王阳明的思想不只是对曾国藩有影响,对后代的孙中山先生、蒋介石、毛泽东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影响,它这个影响是持续的、是深刻的。当然了,也有很多朋友今天特别喜欢说对日本有影响,没错,的的确却王阳明的思想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特别是倒幕运动等等是有深刻影响的。但是我同时也想说,我们今天好像在什么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等等等等,又是什么这个现代企业家,稻盛和夫怎么怎么怎么样,错不错?都没错。但是我同时只是想说一点,任何一个民族,他对于外来思想的接纳,不可能是全然接纳,并且以之为圭臬。一个民族对于外来思想之接纳,一定是以他本民族的某些核心思想、核心理念为基础的。
就中国来讲,佛教传入中国,它为什么必然会经历一个所谓的中国化的过程?缘故在此,我们不可能完全的、全盘的去接受印度原始佛教的整体思想,我们一定是在我们中国自己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文明的基础上来接纳佛教的。而这一个接纳就一定会意味着在独特的文化环境当中,对于外来思想既接纳而又改变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今天如果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等全部说成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之下的成就,这个或许是脱离事实的。好,这个问题我也只谈到这里为止。
正因为阳明思想对中国本身的历史、我们的政治包括社会等等是产生过重要的深刻的,也是多维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待王阳明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这样一个在历史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思想形态,那么就需要我们融入今天社会的现实关怀。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面,那么我们才可能来谈论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和价值。那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下次再谈,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