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郭靖的历史原型是谁?除了义士郭靖,还有郭子仪的后代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我们都是熟悉的了,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和观众都应该知道,金庸先生喜欢将自己的武侠江湖镶嵌在历史当中,将小说的情节和历史事件杂糅在一起,从而让很多读者产生一种错觉——武侠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武侠。一历史作为武侠小说的“药引”,这是金庸先生的高明之处,也是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的拿手好戏。
从金庸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到封笔之作《鹿鼎记》,总共一十五部武侠小说,大多数小说的情节都完美的镶嵌在历史之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射雕三部曲》中的襄阳保卫战了,在金庸先生笔下,大侠郭靖和黄蓉夫妇率领武林群雄苦守襄阳三十年,为了保卫大宋,最终与襄阳城共存亡,誓死捍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也正因为此,郭靖被许多人奉为金庸先生笔下数一数二的大英雄,大豪杰。以至于前几年襄阳市有关部门还曾在汉江之滨立了一尊郭靖、黄蓉的雕像,以此纪念这对大侠夫妇死守襄阳表现出的的崇高气节。由此可见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有多大。我想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于南宋和襄阳军民抵抗蒙古大军的襄阳之战,大多数是通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了解的。但是历史上真正的襄阳之战,和郭靖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值得后人尊敬的是襄阳守将吕文德、吕文焕兄弟,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无奈和文学的荣耀。
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郭靖这个人吗?或者说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郭靖有历史原型吗?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不止一个。那么金庸笔下的郭靖这个形象的历史原型是谁呢?我们且往下看。
金庸笔下的郭靖的历史原型有两个,一个是南宋义士郭靖,一个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
先看义士郭靖,据《宋史·忠义四》中记载:
“有郭靖者,高桥土豪巡检也。吴曦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杨震仲计口给粟,境内无馁死者。曦尽驱惊移之民使还,皆不肯行。靖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告其弟端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而死。”
——摘自《宋史·忠义四》
根据《宋史·忠义四》中的记载来看,郭靖是高桥地区富豪的卫队首领,为人正直。在当地的宋朝官吏吴曦投降了金国之后,郭靖等人不愿意投降金国,便舍弃了土地和房屋,带着老人孩子顺着嘉陵江向下游而走。但是遭到叛将吴曦派人追赶,企图将百姓赶回原地投降金国,但是百姓皆不愿降金,都不愿意回去,但是吴曦却用军队强行驱赶,百姓伤亡不少。郭靖心中十分悲愤,他对弟弟郭瑞说:“我们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从金兵侵犯我们国家边界,你我兄弟不能以死报国,反而入关避难,如今被吴曦驱赶,我实在不能舍弃我大宋衣冠,我宁愿死在这里做大宋的鬼。”说完之后,就投嘉陵江而亡。
这就是历史上的义士郭靖,因为不肯投降金国而选择投江而亡,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气节,这和金庸先生笔下的“北侠”郭靖的气质不谋而合。义士郭靖不肯降金而投江,而“北侠”郭靖也多次拒绝蒙古的诱降,舍生取义,苦守襄阳,最终襄阳城破,郭靖选择自尽而亡。这两人是何等的相似,一个宁死不降金,一个宁死不降元,凛凛一躯,何等高大?
所以说金庸笔下的郭靖的历史原型是南宋的义士郭靖。但是标题中说了,除了这个义士郭靖,还有个原型是唐代大将郭子仪的后代,此人是谁呢?我们且往下看。
此人便是蒙古帝国的大将郭侃,郭侃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成吉思汗帐下的大将,郭侃本人更是战功赫赫,他多次奉命率兵西正,在横扫中亚,攻陷巴格达、大破十字军等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智谋百出,身先士卒,而且素有仁慈之心。他虽然攻陷了几百个城池,但是对城内平民百姓却秋毫无犯,并没有像早期的蒙古铁骑那样屠城,所以郭侃在中亚和西亚地区素有威名,甚至连对手都惊呼他为“东天将军,神人也。”
郭侃的经历是不是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作为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就曾经奉成吉思汗将令,率兵西征,虽然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对城内平民百姓却秋毫无犯,以至于连对手都佩服他。由此看来,郭侃是《射雕英雄传》中金刀驸马时期郭靖的原型,或者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西征这一段,是借鉴了历史上蒙古大将郭侃的经历。
根据以上资料来看,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郭靖是以南宋义士郭靖和蒙古大将郭侃为历史原型的,或者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以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郭侃为原型,而《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则是以南宋义士郭靖为历史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