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术中体位,能更好的复位固定

前  言

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TPFs)可以选择仰卧位进行复位固定。之前罗从风教授建议对于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选择仰卧位保持患肢外旋。对于后柱骨折,患者可以选择侧卧位倒L形切口进行复位固定。内外侧柱骨折则转为仰卧位内外侧标准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固定。但是术中有一些问题,比如C臂透视困难、术中更换体位费时费力、后柱螺钉可能会对内外侧柱螺钉造成阻挡。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术中体位固定方式,既能够对各柱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位固定,同时又可以获得良好的透视效果。

手术体位介绍

麻醉满意后,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健侧肢体手术台移除,允许健侧肢体自由下垂,腘窝处垫手术单(见图1所示)。对患侧肢体进行常规消毒铺单,患肢股骨远端和脚踝处分别用手术单垫高,以使患肢与手术台间距10-15cm(见图2所示)。这样可以保持下肢伸展、外旋,便于从内侧、外侧和后方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见图3所示)。当处理后外侧骨折块时,患侧臀部下方放一个沙袋(见图4所示)。有利于术中可能选择腓骨头截骨术,来显露和处理后外侧骨折块(见图5所示)。注意为了避免腓总神经损伤,术中仅显露腓骨头前内侧。

该体位的局限性:对于后方剪切型或累及后外侧柱的骨折,术中操作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如果需要行腓骨头截骨术治疗后外侧平台骨折,注意避免损伤腓总神经。

图1。右胫骨近端骨折术中体位。健侧肢体手术台移除,允许健侧肢体自由下垂,便于术中C臂透视。左侧腘窝下垫高,防止后方压迫产生神经血管等并发症。
图2。C臂于术中可以自由移动,黄线标示健侧肢体。
图3。轻度外旋患肢,便于对后方骨折进行显露复位固定。黄线标示健侧肢体。
图4。患肢髋部用沙袋垫高,内旋下肢,便于术中对后外侧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皮肤标记为腓骨头和皮肤切口位置。
图5。右胫骨近端术中大体照,腓骨头截骨后显露后外侧骨折块(菱形标记)。腓骨头前内侧截骨部分(三角形标记)。向上方牵拉外侧半月板(箭头标记)以评估关节面复位情况。掀起后外侧骨块可以显露压缩凹陷的关节面。
结  论

本文介绍的手术体位有利于显露和复位固定外侧、内侧和后内侧碎片非常方便。而且术中便于C臂移动,有助于术中准确评估骨折复位的质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