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鸡鸣村:唱响三坑班
陈光曙 俞莉 邱明亮
濒危剧种重放异彩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工程极大地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在东海之滨的象山县石浦镇鸡鸣村就活跃着一个农民自己的文艺剧团—古老的汉族戏曲声腔新昌调腔三坑班。
在鸡鸣村文化礼堂,我们看见了村里“三坑班”演出《甘露寺》的录像。台上演戏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台下看戏的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三坑班是新昌高腔的分支之一。新昌高腔,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三坑班以在新昌高腔第一副科班在新昌县巧音乡三坑村举办而得名,剧目、声腔均与调腔相同,盛极一时。
鸡鸣村早年就有三坑班。据当地老艺人回忆,这种戏曲由民国时期的艺人张小根、方小根创立。他俩掌握的演唱剧目有18种。后来两人流落到鸡鸣村,联合村里同志好友林寅木,并邀请宁海平调班竺财兴组织起鸡鸣三坑班剧团。1955年,张小根、方小根赴宁波小孟宝京剧团进修,把演出剧本增加到20多种,不仅传承了《九江口》《双玉配》等剧目,而且还融合了一些京剧武打和地方甬剧的元素。
鸡鸣村党支部书记林永奖告诉我们:“上世纪70年代新昌调腔三坑班逐渐销声匿迹,去年起随着文化礼堂工程的展开,现在这个濒危剧种又重放异彩。”沉寂多年的老演员们按捺不住纷纷说:“要是不想法拯救,随着老演员一个个老去,这个剧种就要消亡了。”老生林仁正、林根土,小生林永宝、郑林根,花旦林才香,长衫花脸林仁和,短衫花脸林永兴,净角林阿木等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师傅口传的剧本整理成文字,再寻找一批热爱戏曲的年轻人,把这个剧种传承下去,让它重放光芒。
草根气息连接地气
鸡鸣村三坑班为什么能够吸引广大的农民群众呢?林永奖说,它土里生土里长,草根气息重,接地气。
鸡鸣村地处象山县南二十五里。按《象山县志》的说法,鸡鸣村既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又是个相对闭塞的地方,这也许是三坑班得以流传下来的原因。
鸡鸣村三坑班继承下来的剧目大都是宫廷戏、武打戏、家场戏。演员唱腔和对白多用象山、宁海一带的方言,唱、白接近于口语,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农民一听就明白就来劲,当然喜欢听。鸡鸣村三坑班的白口富有幽默和谐趣,如舞台上皇帝唱“北京城,金銮殿”,后台就接腔“宁波府,象山县”;又如台上唱“文武百官闹闹洋洋”,后台接腔“铜锣火炮嘭嘭嗙嗙”,把舞台剧情和生活情趣巧妙地配合起来,热热闹闹、嘻嘻哈哈。
鸡鸣村三坑班演出的道具非常简单: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布景也并不华丽。服饰和越剧相同,脸谱相似于京剧,但化的是素妆,相对来说,比较粗糙:两手指一涂抹,就可以上台。唱腔多为阴、阳两声结合,老生多用鼻音,唱起来高亢洪亮,小生多用假嗓,唱起来挺拔有力。做工以水袖挥划为主。伴奏通常为五人,大锣、小锣、鼓板、横箫、二胡各由一人负责,但有时也需要兼用其他伴奏工具,像吹横箫的配笃鼓,拉二胡琴的也吹唢呐。开场时,大铜锣敲响,由缓转紧的“哐、哐、哐”声震耳欲聋,气氛非常热烈。演出时,横箫和二胡伴奏为主,“呼、呼、呼”深沉雄浑,“呜嘟、呜嘟”宏大而又凄切,“胡胡,胡胡”婉约而平柔,摄人心魄。
自编自演农民喜欢
每逢节假日正是鸡鸣村三坑班最忙的时候。今年春节,他们这个小剧团在周围村子连演了将近20场,场场爆满。
鸡鸣村三坑班的演员清一色是农民。剧团一开始重建,媳妇、小伙就积极报名参加。经过一番挑选,18位演员到位,加上其他人员,一个由34人组成的新剧团诞生了。84岁的林仁正、78岁的林永宝和林仁和、76岁的林阿木、74岁的林才香,不顾高龄体弱,传帮带弟子,并亲自上台演戏。演员是农民,乐队是农民,灯光是农民,化妆也是农民。在石浦城里开店的黄莲娣一到学戏、演戏时间,就马上赶回村里。她说:“就算关了店门,也要过来学戏,我们要拯救这个剧种。”黄赛飞原本是一名公司职员,为了演戏,她辞职回到鸡鸣村家里,这样剧团一有演出,就立刻好上舞台。
鸡鸣村三坑班重建之初,多年前上过台的老演员们一个个凭记忆手写剧本,现在编剧全是农民。三坑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调腔传统剧目与音乐曲牌没有曲谱,师傅和徒弟之间基本上是口耳相传。古抄剧本有唱句,前辈老艺人积累了一整套简单的符号,附注在唱句之旁,形似蚯蚓,名曰“蚓号”,艺人见了就会根据注明的曲牌和不同的符号唱出特定的腔调。当年鸡鸣三坑班剧团的老艺人凭着回忆,整理出《辕门斩子》《狄青比武》等剧目。现在,鸡鸣村三坑班已经把演出剧本增加到20多种,不仅传承了《九江口》《双玉配》等剧目,而且融合了一些甬剧,如《甘露寺》《凤凰图》《赐绣旗》《送凤帔》《朱砂球》《对纱球》《龙虎斗》等。
鸡鸣村三坑班得到许多好评价。村支书林永奖对自己村里的三坑班有一番目标:我们要把三坑班壮大起来,传承下去。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朱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