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练太极拳的用意
在当前全民健身运动中,习练太极拳者越来越多,有一些太极拳初练者,在用意的问题上,出现了意不及和意过的毛病。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无过不及”,它首先应是用意上的“无过不及”,因为行拳要求“以意导形”,只有用意的“无过不及”,才能做到形体动作的“无过不及”。为此,在这里对初练太极拳用意的问题,谈点肤浅看法,与拳友们共同讨论。
一、意不及
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练形的内家拳之一。王宗岳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武禹襄说:“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这些话都说明了太极拳用意在行拳中的主导地位。然而,有一些初练者行拳时完全不用意,他们只是想活动一下关节,把太极拳当作缓慢的体操,练拳时眼睛东张西望,边比划边聊天,心意全不在拳上。另一些初练者知道习拳要用意,但用意不连贯,时断时续,时有时无。习练一套拳架,自起势至收势的过程中,意应贯串始终而不应间断。行拳不用意与意断,都属于“意不及”。对于意不及的习练者,一是影响拳艺水平和功力的提高;二是养生健身效果甚微。
二、意过
初练太极拳,除了练套路盘拳架之外,更重要的是力求体松。因为能松才能柔,能松柔才能轻灵,松柔至极方能坚刚。只要周身松了,气会沉人丹田,日久内劲自生,是为“有心求柔,无心成刚。”但是,要体松,先得意松。如果意过,则不利体松。比如,虚领顶劲,要求颈项松竖,头顶百会,用意略向上领起,下颔微内收,头部中正安舒。如果颈项僵直,头部用犟力向上顶,就是意过的表现。所以,行拳意过,反而体僵。体僵则气滞、气滞则血不畅,气血不畅则不利健康。短期意过,经过休息调整,气血可以恢复通畅,如果长期意过,年复一年地用不利气血畅通的方式行拳,容易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有违“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目的。
行拳为什么容易意过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对动作要领顾及得不够全面,往往注重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如上面所述虚领顶劲的意过情况,就可能是偏重了顶劲,而忽视了虚领,致使刻意上顶。
第二种原因,是人们在长期劳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拙力意识导致行拳意过。有不少习拳者,苦苦求松。虽经多年努力,也看了不少书籍,请教了一些拳师,却因不得法,习惯性僵劲未去,行拳仍然神情呆滞,动作僵硬,拘束呆板……。
第三种原因,是初练者在形体未达到较为放松时,过早地按攻防含意用意,假想与敌交手行拳,往往容易增强拙力意识,产生意过在所难免,这时的用意练意方法就超越了习拳的初练阶段。
三、如何克服意过与不及
要克服意过与不及,达到用意“无过不及”的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请明师指教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中的“入门引路须口授,”说明了老师指导引路的重要。即使在社会进步科学发达的今天,依然如此。可能有人认为,现在有录相带、VCD影碟和书籍,学练太极拳套路很容易,“须口授”之说已过时。此认识是不对的。如果学拳不从师,只凭上述工具自修,要想把拳练得很规范,用意无过不及,形体松净且具有内涵韵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练出一套规规矩矩、舒展漂亮的好拳架,还是要请教明师,就是请既明拳理拳法,又有实践经验的明白人作你的老师,可提高学拳效果,免走许多弯路,尽快引你迈人太极拳殿堂的大门。
2、努力学习拳理
拳论要求行拳须“明规矩、守规矩、脱规矩、合规矩。”讲明规矩就要学习拳理拳法,即要学习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动作要领和规范要求。用它去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较快地提高拳艺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极拳用意方面的拳理,前辈们也早有阐述,如“势势存心揆用意”,“有意却无意,无意出真意”、“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些精辟的用意哲理,辩证地阐明了用意应“无过不及”的要领。细细揣摩领悟,用它去指导行拳用意之度,既不偏重又不偏无,似有意若无意,想必会有较大的收效。
3、刻苦习练
王宗岳说:“功夫无息法自修。”太极拳的功夫是练出来的,即使有明师指导,自己又明了拳理,也还得刻苦修炼。懂拳理只是“心知”,最终还得落实到“身知”上。太极拳用意亦是如此,要准确地把握用意的尺度,还必须在修炼过程中反复体悟、才能逐渐掌握它。
初练者练意应先练“以意导形”,即按动作的要领用意。具体说,就是以意去引导形体的放松,以意去引导形体的运行,做到用意不用力,意在先,形在后,克服行拳过程中出现的意过与不及,逐步达到用意娴熟合度。如果熟练掌握了以意导形、以意引气,意气处于心态祥和的状态中,悠然自在地在体内运行,那时,习拳产生的趣味和舒松感,将乐拳不疲而忘顾其他。
以上浅见,如有谬误之处,请拳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