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一赋,名扬天下!这位元朝奇才的行书,传承700多年

黄初三年,三国魏时的大才子曹植,从京都洛阳返回封地时,途径洛水,在恍惚之间邂逅神女洛神,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曹植笔下缓缓展开,这幅作品,就是流芳百世的《洛神赋》。

自《洛神赋》现世以后,无数文人墨客赠与了它无尽的赞美,亦有无数书法家用精美的书法将其抄录了一遍又一遍。

这主要是因为这篇《洛神赋》太过完美,其辞藻华丽,场面宏大,再加上曹植那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洛神精妙的刻画,半真半假似的缠绵爱恋,让无数才子为之倾倒。

后世的写《洛神赋》的书法家里,有一位写得最为经典,此人就是赵子昂。

赵子昂是元朝初期的大才子,他善诗文、精书法、懂绘画、通篆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通才”。

他这一生写过多篇《洛神赋》,其中最为经典,最为精彩的,当属大德四年,他47岁那年所写的行书神作。

他的书法,先学自己老祖宗赵构的思陵体,后来在好友鲜于枢的引导下,更是在得到《淳化阁帖》之后,他开始向“二王”风格转变。

就拿这篇行书《洛神赋》来说,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其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包括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等,都能看出有二王的影子。

但是,他又在此作中呈现出了自身的追求,例如比较丰腴的点画,还有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潇洒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采众长又汇于一身的特色。

但是,在历史上赵子昂的风评却并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说“赵字无骨”,说白了,就是嫌赵子昂没有骨气,捎带着连他的字也给贬低了。

但是此言未免有失偏颇,因为赵子昂并非大奸大恶之辈,亦不是导致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他只是被连累的一个凄苦文人罢了,而且他在元朝为官之后,多次请辞,这并不能说他“无骨”。就如明末书法家傅山说的:“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痛恶其书浅俗如无骨。”

到现如今,距离大德四年已经过去了720年,但是此卷行书《洛神赋》仍然是后世人无法企及的存在,让人如痴如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