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父母告上法庭,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写这篇文章前,派爷想先请各位看张照片:
图片作者叫Ugurgallen。
他想通过这样的对比,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
一边和平,一边战争;
一边美好,一边残酷;
……
跷跷板两端:
一边岁月静好;一边断壁残垣。
同样年龄,有的孩子在无忧无虑搭乐高;有的则要在煤场,早早担起家庭的重担。
战乱中的童年,没有谁比扎因更感同身受。
何况,他还有一对让人无法忍受的父母。
中国有句俗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可,12岁的扎因则将亲生父母送上了法庭。
原因,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就来自这部曾在戛纳电影节斩获评审团大奖的——
《何以为家》(2019)
《何以为家》的故事发生在黎巴嫩。
北邻叙利亚,南邻以色列,地理位置决定了这是一块是非之地。
多年战乱,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近百万叙利亚难民涌入黎巴嫩。
扎因一家颠沛流离,从叙利亚来黎巴嫩生存。
然而,一切并不容易。
当同龄人背起书包上学时,扎因用稚嫩的肩膀早早地成为「养家之人」。
在便利店打工;
拉小推车给人送货;
在路旁撑起小桌板,卖水果饮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破败的城市环境中,扎因也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
孩子们用木头做的枪在破败大街上肆意奔跑。
因为,他们知道:
枪在混乱社会中代表着话语权。
还有什么比“在本应捧乐器高歌的年龄却捧起枪“更让人触目惊心。
扎因也学会了世故和欺骗。
会去药店骗取处方药曲马多(一种神经镇痛药、类似于毒品),然后再投机倒把卖给其他人。
小小年纪,有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
也许有人会问,扎因的父母在做什么?
他们,不配做父母,更像是生育机器。
扎因,还有七八个兄弟姐妹。
越穷就越生
家里总是一团糟。
扎因父母整天不务正业,似乎从来也没想过生完孩子后该怎么做。
孩子太多,照看不过来,就把他们当狗一样,用铁链拴在地上。
在扎因父母眼中,女孩是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
父母只生不养,将孩子当摇钱树和免费劳力。
当生活无以为继时,就从中选一个拿来变卖。
妹妹萨哈来了月经,扎因想要替妹妹隐藏。
因为,他知道,父母会将萨哈卖给他人。
他,不想失去妹妹。
扎因试图带着妹妹逃离这个荒唐之家。
可,胳膊毕竟拗不过大腿。
未成年妹妹最终还是被卖做他人妇。
身单力薄的他,眼睁睁看着妹妹离开,却无能无力,只能用脚踹旁边的大门,借此发泄内心的愤怒。
扎因彻底失望了,于是摔门而出。
但世界这么大,他却不知道要去哪里。
最后,只能在暂时蜗居在游乐场。
年龄太小,找不到工作,又没钱吃饭。
他成了流浪儿,直到遇见泰格斯。
泰格斯,也是一位流落他乡的难民,同时她还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尤纳斯。
泰格斯收留了扎因。
扎因、泰格斯和尤纳斯,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临时家庭。
泰格斯上班时,扎因就留在家里照顾尤纳斯。
然而,意外不期而至:
签证到期的泰格斯被抓进监狱。
临时家庭,失去了庇护。
扎因和尤纳斯,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除了照顾自己,扎因还要照顾尤纳斯。
当扎因知道,母亲再度怀孕时。
他选择将父母送上法庭!
在扎因看来——
不负责任的生育,与一场谋杀无异。
《何以为家》中,处处充斥着对比:
搬货养家的扎因,看着其他同龄人去上学,眼神充满嫉妒和无奈;
泰格斯,又和扎因的父母形成鲜明对比;
泰格斯拼尽全力在养育孩子;而扎因的父母则将孩子当做工具。
同时,电影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意向:
游乐场,是孩子们的天堂。
电影中,扎因坐在摩天轮上,望向远方的大海和夕阳,生活,曾有那么片刻的美好。
但残酷的现实接踵而至,家庭支离破碎,而他无处可去。
快乐乍现,然后更多的是陷入黑暗。
如果人生是起起落落的话,那电影中的扎因,就是起落落落落......
《何以为家》的切口很小,但剖面却很大。
除了呈现难民生活、控诉战争之外,更探讨了悲剧的延续性。
导演没有一味声讨只生不养的扎因父母,而是给了他们在法庭上辩驳的机会。
所以,扎因的父亲在法庭上会说:
我也是这么被生出来,也是这么长大的。
无辜的孩子从出生起便要遭罪,更可怕的是父母甚至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将普遍存在的错误被当做理所当然的正确。
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因为,自己就是这样成长过来的。
却从不考虑,怎么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悲剧就这样循环往复... ...
多么荒唐,多么可笑!
让人难忘的,还有扎因的表演:
得知妹妹来月经时的故作大人姿态;
想妹妹时,眼角流下的眼泪;
面对陌生人时的谨慎和世故;
和尤纳斯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但骨子里还是个孩子。
而这一切,与小演员赞恩·阿尔·拉菲亚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2004年出生的赞恩,是跟着父母逃到黎巴嫩来的叙利亚难民。
出演电影前,他全家在黎巴嫩生活了8年。
他在电影中的表演,基本来自于真实生活:
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睡觉,整天在街头做混混不上学。
影片中的情节,他都经历过,那些街头暴力,他都见证过。
观众看到的场景,是他每天要面对的实实在在的人生。
和电影的唯一区别在于——
现实中,他有很好的父母,被家人关心。
电影中的一切都是本色出演。
好消息是,电影在国际范围获得认可后,他得以与全家迁往挪威并在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在那,他终于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床。
电影最后,扎因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那一刻,电影和现实有了交汇。
扎因纯净的笑容,或许告诉人们:
生活很操蛋,但还有希望。
最后,派爷还有几句话想送给将要成为父母的人:如果不能承担养育的责任,那就不要将他们带到世上。
生而不养,不如鸟兽;养而不教,愧为父母。
电影即将于4月29日登陆内陆大银幕。
它,值得你去影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