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人生:执行力强未必是知行合一
有人曾说,做正确的事就不会错。
可何谓正确的事,如果以世俗的衡量标准来看,正确的事很多。赚很多钱提高生活质量,是不是正确的事?安贫乐道是不是正确的事?杀人千万,维护天下太平是不是正确的事?退守深山老林,独自修行,是不是正确的事?
由于世俗标准的不一,所以什么是正确的事,也没有普世的标准。但有一点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所谓正确的事,就是依凭我们良知判定所做的事。做这种事,可能不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润,但它绝对不会错。
人生在世,做正确的事就足够,至于能否带来利润,不是我们所考虑的,我们也无法把控。王阳明常常指出的一点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们的念头的善恶,却不能掌控心外的是非和得失。因为是非和得失是人和天地给的,不是我们的心所能给的。做正确的事就是要保持正念,保持正念,就绝对不会错。
知行合一在很大程度上就满足了这个规律: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念,是正确的。良知一发动,立即去行动,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效率。
为何说知行合一能提高效率呢?
因为王阳明所谓的“良知”是个活的东西,它自己能感知,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喜欢的就是天理,厌恶的就是人欲。
人生在世,你能发自真诚的厌恶什么,喜欢什么,那就是圣人。
如果良知是生命体,它不需要你再判定是非善恶,它已经给了你是非善恶,剩下的事就靠你去行。
王阳明心学灵动、活泼,就在此:良知是个生命体,活泼泼的可以立即判定是非善恶,不像其他理论,心只能发现理,心发现了理后还要做出判断,判断之后才能去实现理。如此一来,知和行中间就会有间断,效率就降低了。王阳明则说,心的好恶就是理。“心发现一种事物”和“心就是这种事物”绝对是两回事。
你发现理,你不是理本身,发现了还要去判定它,再去行动,效率就降低了。你本身是理,就不需要判定,立即行动,效率提高。
此为知行合一可以提高效率的理论基础。
我们圆满的人生即是如此:凭借良知这个生命体的判定,闪电般的做出行动。这就是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就不会错。不会错,就是圆满人生。
网上曾流传的一个故事,恰好可以把知行合一和执行力的区别表露殆尽。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二战时,德国军队一位长官向士兵下令:向对面30米远的一个平民开枪。
这样的距离,士兵几乎不必瞄准,举枪就开,平民即死。
执行力就是:士兵举枪,开枪。
知行合一则是:士兵把枪口抬高一寸,保全平民性命。
一个是以心外的东西为动力,去做一件事,此是执行力。
一个是以心内良知为指导,去做一件事,此是知行合一。
其实,当我们斤斤计较于知行合一和执行力的区别,或者是联系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讨论二者本身就不是知行合一。刻意在文义上探究,恰好违背了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宗旨。
但凡知行合一的人,执行力必强,或许他依良知而行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知行合一和执行力。
但执行力强的人,未必是知行合一的人,他看似行动力迅速、果断。然而时常违背良知,内心不安,不过是具加速度的行尸走肉罢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知行合一和执行力,一个由内而外,一个由外而内,甚至抵达不了内。因为在我们完全严格按照执行力去做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不认可的。知行合一,当它在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生活效率的时候,也是提高了我们人生的效率。因为当你完全按照你的良知去做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是特别愉悦的。身心愉悦,就是圆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