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自由,无需执着,30 岁前后该如何

小时候,觉得30 岁遥不可及;到了20 几岁,则觉得30 岁既难以想像,又压力重大:因为社会上经常有人告诉我们,迈入30 岁之前你应该要完成些什么、达成些什么,又或者是很实际地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当时自己对未来依然感到彷徨,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仿佛身处清晨大雾的森林中。一切生机盎然,有无限可能,却不知何去何从。

然而到我真正踏入了30 岁时,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没有平地一声雷的蓦然惊醒大彻大悟,也没有「人生三十而立」的里程碑;30 岁就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跟平常一样默默地过了。现在一转眼我过了30 岁也好些年,倒是有些话想对从前的自己说:

人生是场马拉松,年轻时无需「为冲刺而冲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小摇头晃脑、背得滚瓜烂熟的《论语》告诉我,人生好像「应该就是要这样」:30 岁就应该「而立」, 40 岁就应该「不惑」,一切似乎理所当然。而30 岁时要是没有做到些什么,就像是提早宣告失败了,至少是没能「搭上人生成功的列车」。

因此,一路上我也不停地狂奔冲刺着,我决心要在30 岁前完成些什么。工作上我全力以赴,牺牲了玩乐的时间,牺牲了健康,深信努力必然会有结果。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生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我冲刺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进度依然停滞不前。

现在如果可以,我想对30岁前的自己说:「人生是场马拉松,你并不需要时时冲刺。长跑需要的更是配速:适时的冲刺、也适时的缓下脚步,才能走得更长久。」

这个社会总是在无形间催促着我们:要赚更多的钱、要有更高的产能、要有更强的竞争力、要买更大的房子、要买更好的车子⋯⋯。但其实就算做得到,也不代表每个人都「需要」去这么做。做每件事,都有时间成本跟机会成本,你我可能为了上述目标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或是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值得吗?只有扪心自问才知道。

人生的每个阶段,也有不同的优先顺序:或许这个阶段事业冲刺是最重要的,也许下个阶段你想多花时间在家人身上。我们并不总是需要不停的冲刺;放慢脚步,看看身边的风景也是很好的。30 岁并没有一定要「而立」:别忘了,这是「孔子的个人观点与实践」,并不是「你非达成不可的人生目标」。你不需要为了社会期待过度束缚自己,毕竟过日子的终究还是你自己。

不要因为过度比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第二件我想对自己说的事情,是关于比较。

大家很容易羡慕别人,包括我自己。从小我生长的大环境也喜欢比来比去:小时候比身高、比成绩,长大后比薪水、比公司、比房子。

但是这样无穷无尽的比较,背后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天生的条件、后天的选择都大不相同,就算拿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相比,这样的「比较」背后依然没有所谓的「科学基础」:别人赚的钱比你多那又怎样?他们付出的心血或牺牲的,也许同样是你不可想像的;那也是他们个人的人生抉择。

因此,与其专注在跟别人比较,被嫉妒和羡慕的负面情绪给吞噬,不如专注在自己的人生上。你想要怎样的人生?你要如何达成?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又或者在很多时候,你看着别人光鲜亮丽的人生,但其实他们也正经历着你所不知道的痛苦和挑战,也许他们也暗自后悔一路上的牺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经历。

只是,有一句话我还满喜欢的:Be kind. For every person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don't know.

请对人宽厚,因为你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苦;同时不止对人宽厚,对自己也要宽厚:凡事尽力就好,但求问心无愧,成功与否交给命运。对于结果,我们豁达以对。

30 年华的你,比自己想像中要美好得多

但如果可以,我会跟当时的我说:你已经很棒了。不需要这么苛责自己。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我还有最后几句话想对从前的自己说:30岁比你想像的还要美好得多──但不是因为真的有了什么成就、或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你更认识了解自己,知道你要什么。你更有独立思考、自己下决定并负责任的能力;而不是被所谓的社会期待牵着鼻子走。

人生并没有一定要怎么样,只有你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度过怎样的旅程,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你比你所想像的要更加自由;在经历过社会历练后,你对人事物相对看得更透彻,也更明白对自己重要的是什么。

跟随你自己的内心,好好享受接下来的人生旅程吧!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为什么可以考虑在日本买房

安倍的四大皆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