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郭伟-从杨作文的年画谈起
从杨作文的年画谈起
文:古萍(1811)
郭伟
日前86岁的著名“年画家”杨作文,谈起他的年画,依然喜笑颜开,侃侃而谈。那年,他的助理收拾小仓房时找到四幅杨作文四十年前画的人物年画铅笔草稿。这四幅精品“红色经典”题材年画,其中一幅“迎春图”成品原作,2010年在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高价拍出。
当时,他的儿子杨柳拿着这四幅画到北京荣宝斋找专家鉴赏。有个行家看了这些画后很震惊并随口说:“像这样的精品画作,应该拿到北京最大的拍卖行,能拍大价!”他儿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嘉德……杨作文当即表态:其余三幅不再拍卖,将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年画迎春图
仔细端详这幅《迎春图》年画草稿,老画家陷入沉思。
“1972年,我拿着画好的《迎春图》应邀到中国书画报、当年的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定稿。当时的郭钧社长(兼全国美协副主席),看了这幅画后连连点头,沉思片刻又说,这幅画的空白处是否添点什么?经与郭钧社长反复研讨,最后决定在空白处添几枝梅花。为了这几枝梅,我用了一星期时间,无数次易稿,最终才有了这幅《迎春图》。当时,这幅画被杨柳青美术出版社、武强年画社等出版社发行,销往全国达两千多万张。”
老画家娓娓述说着,我洗洗尘心、静心倾听,我被带入那个并不久远的年代。
我便感慨,艺术是镶嵌在画家心灵深处的明珠,无论何种境遇,只要灵光闪耀,就会散发出艺术的万种风情。
是的,在那个“造反”、“白卷”是英雄的年代,画家杨作文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沉沦。他用艺术家的心灵,画家的慧眼,去捕捉生活的美。
工笔画作《河深海深没有毛主席恩情深》,表现了一位农民站在桥上,手指前方,举目远眺,一帮小学生静心倾听。画家的传神之笔在于农民的眼睛、眼神传达出的是感激与欢乐之情,以及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更突出了主题。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画家深蕴此道。
年画政治夜校
工笔画作《政治夜校》、《夜校喜添理论书》,在画面设色中,打破传统工笔重彩,大量采用水粉色代替国画颜料渲染,以暖色为主调的画面,色彩更加艳丽、明快,增加年画的喜气。
1964年他的工笔画作《海河工地英雄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周总理的赞誉,很多年画作品被西方人士订购。
工笔画作《迎春图》,画面描写的是支书带领一帮小学生敲锣打鼓、慰问烈军属的场景。画面人物众多,层次分明。小铁梅手举红灯,农民头上的毛巾等诸多元素,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文革十年,他的笔一刻不停迤逦散落在艺术的边边角角。到八十年代,中国年画的鼎盛时期,他的年画创造也达到了炉火纯青,先后八十多幅作品被各大出版社印成几千万张发行全国。
八十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京剧年画人物,以四大须生最为著名。在全国享有南有“四大名旦”作者李慕白,北有“四大须生”作者杨作文的美誉。
以上三幅是年画戏曲人物
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人提起杨作文的名字,都很熟悉。但是九十年代后,随着中国年画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杨作文的名字也少有人提起。
写到此,我的意绪充满了悲凉。想想那些动不动就炒作,一幅看不懂的国画作品,卖上几十万、几百万,其真正的艺术价值且不说,骨子里又有多少中国的传统绘画精神在里面?传承给我们后人的又将是什么样的民族文化符号?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作文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艺术是永恒的,艺术要接地气,中国的传统文墨、历史里,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珍宝。
威县沙柳寨村那棵老槐树、村民们更记得,九十年代,曾经有位画家,用了整整十年寻访义和团运动起源地,足迹走遍沙柳寨、梨元屯等十几个村子。从而画出“庚子百年祭”等几十幅国画系列人物鸿篇巨制。一画一故事,反映以赵三多为首的如火如荼的义和团运动,展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从而震惊业界,有人要出高价収买,杨先生断然拒绝说:“此系列国画合适的时候,希望把它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以上两幅为国画“庚子百年祭”系列画精选
杨作文1936年生于河北威县,师从周秉恭(北京三工之一,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先生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河北威县小城,却能画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庚子百年祭”。用笔既有春蚕吐丝样细腻,又有气韵生动的大胆。先生说:“我的许多国画作品汲取了年画细致入微的造型基础。”
是啊,充满民族符号的年画,曾经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表现形式,承载了大众美好的愿望,从而装点了百姓生活。
著名作家黄云峰表示,在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时候,西方人更懂得将历史、乡土的情感装入现代精致的镜框中。而我们的文化人、艺术家则没有做好这类转型工作。他们理应主动、积极地给予年画等中国民俗融合于时代的方式。
写于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