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 | 我做的菜孩子不爱吃
【往期回读】
“鱼不蒜,羊不姜”。第一次听说这话,是同事谈如何烧羊肉时,解释下来颇有些道理。诧异同事的烹饪技艺又已经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虽然这句话从未第二次听说,亦或十之八九人之闻所未闻。相形之下,我做菜和厨艺根本不沾边,因此孩子不爱吃。
对于做菜,没有爱好,但一日三餐人之必须,偶尔做一两次菜在所难免。由于不爱看菜谱学习,更是没有兴趣,技艺亳无长进。若干年前在饭桌上,有人谈起韭菜的做法,冒出来一个“十八铲”,觉得新鲜,说法似乎也有道理。但对热锅热油、热锅冷油、冷锅冷油的概念模糊,就没记住“十八铲”之前是什么锅什么油了。由此可见对做菜着实是一窍不通。
但我做菜似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些另类,或说奇葩也行,做得不合孩子口味也就事出有因,可见端倪。炒菜,油少,热锅热油,不喜油冒青烟,油滚菜即下锅,基本都不会油腥四溅。因此做菜从不围围裙,身上衣服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各种菜品下锅的先后顺序也没有严格的把控,跟着感觉走,这感觉仅仅是怎么能烧熟它。什么焯水、单炒起锅最后再下锅搅拌等复杂程序,一概不知,一概不用。烧鱼烧肉,只会放葱姜酒,先煸再用酱油上色,最后放水放糖煨闷。煨汤的菜看来最拿手,做法极简受到家人唯一好评。用一电煲锅或电饭锅,鸡鸭鹅子洗尽焯热水后,倒入锅中,加满清水,也只会放葱姜酒,插电盖盖就直接托管。盐的把控我是最力求精准的,因为咸了无法入口也不好改善,淡了加盐也难以入味。虽然现在放盐常常是一步到位,但总是不放心要反复尝几遍,铲子的右前角在汤汁里晃荡几下,漾开油花,再撇出一层,在铲子上滑到左后根,小心凑上嘴,啧啧,一般八九不离十。手边一双筷子随时搁盘上,最后也一定要夹上一块,才会踏实。油少盐淡,佐料不丰,味道不浓,做法单一,食之当然无啥兴味。或许有人要发问,既知缺点,如何不改?妻子也曾耳提面命,然而我本性难改,终究是没有做菜的天赋,更怕后天的学习,头疼于有些菜做法的繁琐,眼花于新奇古怪的佐料,更不用谈配料配色、成色火候、色香味美、补气养生了。
现在的孩子都爱吃煎炸薰烤,各种专门酱汁料包、麻辣味粉,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红烧肉已经吃厌,要吃烤肉了;清水大虾毫无兴趣,要吃油焗炸虾了;红烧鲫鱼更是不插一筷,要吃酸菜鱼了。
唉,只有重口味才激起你那未成熟的味蕾体验吗?可能科学的解释是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大,生理味觉会反应迟钝,会厌食,只有用刺激性强的佐料猛攻其味蕾,才会有所收效。孩子,多吃点吧,多吃一点算一点,搞得多吃一点就像能多考一分似的。
谈到学习,老师教学也似在做菜,各有各的风格特色,当然也一定会有学生爱听不爱听的问题。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强刺激、下猛料的老师做的菜学生一般都会吃,而且吃得要好一些;有些老师注重菜的原汁原味,还原食材本色,醇香绵长,切近学生所需,能从中汲取营养,学生当然爱吃;有些老师做菜平淡寡味,食材的原味与营养都没能烹调熬制出来,学生恐怕就不容易爱吃了,或者说还不懂得去吃,吃不好。
孩子学习就像吃菜一样,其实是不能偏废,夹进自己主观嗜好的。喜欢的要吃,不喜欢的恐怕更得吃。能吃好不好吃的菜,还能从中汲取出营养的,就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吃菜问题;相反,吃惯了投口菜的人,面对一时刺激口味所激发的兴趣,如果不能转为对知识营养的内在渴求,很难把菜吃好,把学习持久地学好。
一个好厨师的标准不一定是他的菜符合大家口味、受人追捧,不应是猛下重料、锁住味蕾的急功近利;而应是做出追求本真、益于身心、历久弥新的菜肴!
人生有味是清欢。我不是厨师,但我希望现在的孩子要学会去吃原汁原味的、有益身心健康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