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4章》孔子因何感叹“觚不觚”?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4章》孔子因何感叹“觚不觚”?
6·24 子曰:“觚(音gū)不觚,觚哉!觚哉!”
觚:古代酒器,上园下方,有棱,容量二升。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觚不像个觚,这还是觚呀!这还是觚呀!”
据学者考究,古代的觚有棱角,而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觚已变为圆形,仍名之为觚。宋儒程颢、程颐作注:“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二程的注,来源于孔子的“正名”思想。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正名”的具体内容。孔子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所谓“正名”,就是要“正名分”。其实质,是针对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社会秩序混乱的现状,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恢复周礼的权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孔子发出“觚不觚”的感叹,乃是借题发挥,批评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等名不符实的社会现象,以及礼坏乐崩的时势,这正是他“正名”思想的反映。
附:
【原文】
6·24 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①觚(音gū孤):古代酒器,上园下方,有棱,容量二升。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还是觚呀!这还是觚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