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火炬,右手头羊,给“智能驾驶第一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发展,长沙又放“大招”了。

从4月1日起,长沙市颁布的智能驾驶产业“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开始实施,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沙智能驾驶产业发展都将以这两个计划为指引。

我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长沙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推出这两项计划?推出这两项计划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对产业发展又能产生多大的推动效应?

01

长沙推出两项计划,既有外在政策推动,又有内生发展需求

刚看到长沙推出的“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时,第一感觉是“应景”。

我们根据时间轴来梳理一下近半年以来国家战略推进智能驾驶产业的脉络。

首先是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纲要》特别提到,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落地成为实现“交通强国”的关键。

如果对“交通强国”战略进行深层次解读,即中国交通要完成三个关键性转变: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这也是说,虽然构成交通的要素是人、车、路,但“交通强国”战略主要的驱动力量还是集中在车和路这两个维度上。车可以理解为像智能汽车这类新型交通工具,也可以是自动驾驶这类新技术所带来的效率提升;路则是由车路协同技术驱动下的传统交通向智慧交通升级,既包括道路的改造,也包括管理手段的重塑。

接着,在今年2月末时,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规划,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

今年3月初的中共中央常委会上有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涵盖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7大领域。至此,“新基建”战略浮出水面。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以上三个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都有非常强的指导性,促使地方政府必须做出相关部署,智能驾驶在中国的政策语境中,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地方政策响应国家战略本很平常,但能在国家战略发布后很短的时间内即拿出可落地执行的方案,则反映出长沙政府行动决策的高效。

另外一个维度,长沙发展智能汽车产业有非常强的内生动力。

如果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挂牌视为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的1.0阶段,以“双一百”项目启动和Robotaxi落地为标志做为长沙智能汽车产业的2.0阶段,那么长沙现在需要解决产业生态圈扩大,产业生态质量提高这两个问题,找到进入领先全国,让“智能驾驶第一城”标签名至实归的产业发展3.0阶段的实现路径。

此时,产业政策的重要性显现出来,“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了。

02

培育企业带动产业,长沙的逻辑落在产城融合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是如何推动产业发展的。

根据“火炬计划”显示,长沙市将对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合格,符合条件的“火炬企业”单个最高发放700万元相关奖励和补贴。

其中,长沙市将对首次列入“火炬计划”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同时,在企业列入火炬计划满一年后,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合格的,享受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研发费用补贴;“火炬企业”当年成功获得国家、省、市有关本计划所列重点方向的揭榜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并将成果在全市范围给予重点推广和支持。

“头羊计划”则聚焦公交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环卫车、渣土车等重点车辆智能化升级,从“火炬计划”企业中优选1-2家技术领先、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长沙本地企业,通过创新示范、场景打造、生态构建等方式培育企业成为“头羊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集智能汽车车载系统解决方案与智能驾驶服务于一体的头部企业。

用奖励或者补贴的形式激发产业活力,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是制定产业政策的一般逻辑,不光地方政策,很多国家政策的编制大多也遵循这一思路,然而当我们对长沙的“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奖励、补贴只是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其更深层次的逻辑是以应用落地的方式来推动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以产城融合的方式让社会感受到产业的价值。

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即为,长沙将产业发展与支持应用落地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这两方面是同步推进的,并且明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的运营单位湘江智能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的主体。

在“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执行的三年时间内,长沙将会有哪些改变呢?我们来看看湘江智能是如何描述的。

首先,通过推广消费级智能后视镜、汽车电子标识等车载终端产品,长沙的车联网渗透率或将大大提高。

其次,按照“重点补强+连线成片”的思路,长沙一方面将继续在示范区内深耕细作并强化示范区智能化路侧RSU设备的覆盖能力,另一方面,将根据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产业需求推进在长沙河东部署智能化路侧RSU设备。即智能驾驶汽车能够行驶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大。

再次,将实践“车端+路侧”双轮驱动模式,探索以智能车载终端或智慧出行APP作为提升大众出行服务的载体,实时推送信号灯配时信息、交通事件提醒,精准推荐出行路线,合理引导行车速度。

最后,拓展车主服务市场,在全市逐步构建车联网服务生态。构建出行即服务(MaaS)支撑体系,服务大众出行。

这是一幅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大众生活、政府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于一体的壮阔蓝图,也是长沙希望通过两个计划来探索和打造具有标杆与可复制性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

03

通过产业平台协同产业发展,“火炬”“头羊”之外更大的一盘棋

“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的指向性都聚焦在单个企业和产业生态的某一领域,熟悉产业发展规律的话会知道,如果将产业生态拆解,经常会出现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短腿”。

因而长沙的这两个计划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特征,即强调产业平台的协同作用,这也是在“火炬”和“头羊”之外布下的另外一盘更大的棋。

长沙明确了湘江智能是长沙市智能网联云平台的建设及运营主体,更为重要的是,长沙市还要将现有的云控平台升级改造成智能网联云平台,并作为全市统一的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运营监管基础性支撑平台。

这也是说,长沙希望通过产业平台打通产业生态中的数据流通,更加科学合理的调配资源,力求快速推动形成关键技术、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应用服务、提升安全保障等一系列生态建设。

在一般认知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就是普通的加法减法,虽然也能形成共赢结局,但其中产生共赢效果大多局限于可以预计的范围内,即天花板的高度目力所及。

通过产业平台协同产业发展,由于是生态企业共同参与,多线并行,其中产生的是乘数效应,“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的预期成果也或将因此放大。

在产业竞争层面,长沙产业平台协同产业发展的打法或将推动湘江智能从智能汽车服务运营商的起点出发,通过深刻改变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从而跻身全国领先的智慧交通服务运营商。

以产业平台作为底层保证,长沙则在进一步强化产业生态的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落地和产业平台协同,着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应用领先、配套设施完善的交通强国示范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