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黑土地里出土的国宝(《透过币孔看历史》系列)
如果有陕西的朋友、河南的朋友跟你说,我在院子里挖出了文物,你一般都会说两个字:牛逼。地底下都是老祖宗给人家留下的宝贝,别处没法比。
如果有东北的朋友跟你说,我在村口挖出了文物,你肯定想说三个字:吹牛逼。谁都知道,东北那疙瘩,黑油油的土地下面,它啥玩意儿也没有啊。这是历史造成的,谁也怨不着。
可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俺们东北真的挖出国宝级的文物啦,咱是信还是不信呢?
话说1996年4月27日这天,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的阿什河乡,有位农民老冯在河边刨地的时候,一锹下去,突然有个明晃晃的东西被刨了出来。
老冯很好奇,捡起来仔细打量,发现这个沾满沙土的东西像是枚钱币,扒拉掉表面的脏物再看,可不是咋的,金灿灿的钱币上还有字呢。
这要是在中原地区,啥也别说,十有八九就是古人埋在地下的钱币,大伙见怪不怪。因为总能见着文物出土,那里普通老百姓几乎人人都懂点文物知识。
可这是在大东北啊,东北的地底下啥时候埋过文物呢?
好就好在这位老冯还有点文化,虽然不懂什么文物知识,但“从地底下挖出的东西得交给政府懂行的部门”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干完活以后,老冯把挖出来的这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往怀里一揣,直接去了离这儿不远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2.5公里处),请那里的工作人员给看一看。
经博物馆工作人员辨识,老冯送来的是一枚成色不错的金币,直径为2.2厘米,重2.8克。按现如今的黄金价格来算,差不多合人民币1000元呢。
那它是啥时候制作岀来的呢?看外形,像是北宋年间的小平钱。再看上面的字,是“宣和元宝”四个字。 一查年代,“宣和”是北宋皇帝宋徽宗(1119年-1126年)的一个年号啊。
对古币深有研究的专家看着这枚金币直发呆。为什么呢?据他所知,北宋宣和年间先后制有“宣和元宝”、“宣和通宝”,都是铜币,是流通货币,也就是日常用来当钱使的,但从没见过更没听说过什么“宣和元宝”金币。
这么一枚古古怪怪的金币,忽然从东北的黑土地里被挖出来,究竟是真是假,一时莫衷一是。
专家陷入了沉思。
在北宋,宣和是宋徽宗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年号,他退位后,宋钦宗即位,年号为靖康。
在泉界,宣和与靖康年间的钱币,一直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跟其它许多时代——无论比它早还是比它晚——的钱币相比,这两个年号的钱币存世数量少而又少,以至于被奉为国宝级文物。
谁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它会这么少,直到有一天,黑土地静悄悄地吐露出了答案。
继“宣和元宝”之后,陆续有各种各样精致的瓷器和玛瑙制品,从阿什河一带被挖了出来,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窖藏的铜钱,其中有靖康通宝、靖康元宝、大观通宝等等,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当专家们看到原本属于国宝级的古币,突然几百枚上千枚地出土,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知说什么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币都是真的吗?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把这么多的北宋文物搬到遥远的东北,又悄咪咪地埋在了黑土地之下呢?
一切都要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说起。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定都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的金国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攻打北宋,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被攻破,徽宗钦宗父子及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共三千余人被俘,东京城中所有财物几乎被洗劫一空,连人带财全被掳至金上京。
当时的金国并没有铸币技术,自然也不会使用钱币,但他们将北宋皇宫里所有的珍宝,包括北宋当时使用的钱币全部掠走,分给了金国的皇亲国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原地区奇缺宣和、靖康年间的钱币。
此后没过多少年,就在1153年,金国第4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提出将上京迁都至北京(史称“金中都”),并将所有的皇亲国戚和大臣分封到北京周边的河北天津等地。那些王公贵族临走前,将所有的珍宝以及钱币窖藏于地下,以图后用。
没想到,金国王公贵族离开上京后,就再也没能回去,于是,当时被匆匆埋藏的珍宝钱币,就这样默默地沉睡于黑土地之下近千年,直到近些年来才陆续被无意中挖掘出来。
靖康年间被掳掠一空而后又重见天日的珍宝及钱币,证明了靖康之耻的历史存在,也显示了大宋王朝当年之富庶繁荣。
后来的研究表明,被农民老冯发现的那枚“宣和元宝”金币,并非流通之钱币,而是由皇家特制,专门赏赐给宫中之人的玩物。
皇子皇女以及宫中后妃出宫后,如果迷路或缺了盘缠,出示此币便可表明皇家身份,既可得到身份确认,又会受到妥善保护,并被安全迅速送回宫中。
由于该币种铸造数量极少,“宣和元宝”在东北的出土,可以说是对金兵攻破北宋京城,将帝妃众人掳至上京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又一实物佐证。
此币目前仅此一枚,从收藏界来说,堪称珍品。
我们不妨脑补一下这枚金币当年的主人,也许是位年轻潇洒的皇子,也许是位美丽端庄的后妃,在繁华无比的都城东京,拥有这样一枚令人惊羡的金币,那是何等的荣耀,又是何等的风光。
然而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在随同被掳家人一路向北的凄风苦雨中,怀揣着这枚早已失去往夕荣耀与风光的“宣和元宝”,那位可怜的持有人不知会作何感想,更不知其人最终宿命如何……
与“宣和元宝”同时代,靖康年间民间流通的钱币,分为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两种,铜铁两铸。靖康通宝为篆书,真书体钱文,直读光背。靖康元宝为篆书,隶书体钱文,旋读光背。
正如前文所说,这两种钱币均是以奇特的方式面世的,即,中原地区奇缺,而在东北地区则不断出土,堪称“突如泉涌般的国宝”。
宣和靖康年间这几枚古币的独特经历,让我们在唏吁之余,不禁抚币叹息:
衰时岁月太仓惶,
南渡何人识靖康,
万古难消臣子恨,
何时再能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