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楷书之祖”锺繇和他的书法
很长的时间段里,我都在向大家介绍篆刻方面的知识,由于篆刻跟书法的紧密关系,有很多朋友建议抽空能说一点书法的内容,于是,打算抽空就写一篇,现在流行的书法学习方法,从何种字体入门的都有,有写篆隶,有写魏碑、有写楷书,也有写行书入门的,不管何种字体为入门字体(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总归之下,以楷书入门的为最多,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楷书之祖”锺繇和他的书法。
一、锺繇的简单生平
锺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现在的河南长葛市)人,我们看,如果我们说中国的文人篆刻起源于元初的赵孟頫(当然,他也是大书法家),那么,中国的文人书法大致就起源于汉魏时期的锺繇。有人说,书法前面还有李斯的篆书、蔡邕的隶书啊,其实,篆刻前面还有米芾,我们说记录较公认大面积普及的起始点,也就是说,文人介入印章(篆刻)差不多要比书法晚1000多年的时间,相比之下,在中国的各种艺术门类里,书法是起源较早的一种。
(现在长葛锺繇文化园里的锺繇像)
锺繇祖上非常有名,史载“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馀人,为郡功曹”,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因为已到汉末,他的父亲不愿意出来当官,很早就去世了,锺繇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在他族父的供养之下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东汉末年,锺繇举孝廉入仕,渐渐升迁,到了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的初平元年(190)这一年,锺繇50岁,他已经官至黄门侍郎,这是一个专门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官位(其实就是皇帝有啥旨意,都是通过他发布的)汉献帝年幼,董卓凶猛,可谓险象环生,但锺繇坚持随侍,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后来司徒王允杀了董卓,董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打进长安,杀了王允控制了汉献帝。这个时候,曹操是兖州牧,曹操是大谋略家,他意识到了皇帝的重要性之后,派使者到长安上书,李、郭阻止了联系,甚至扣留了使者。这段时期,锺繇做了两件事,奠定了他后半生在曹魏政权的地位:
1、他劝说李、郭放归了曹操的使者。这其实促成了曹操与汉献帝的联系。2、经锺繇策划,195年,汉献帝离开长安东归,摆脱李、郭控制,接手控制汉献帝的就是曹操。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锺繇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了方便之门。之后,曹操上表举荐他,让他执掌关中地区的军政大权。这个位置很重要,关中地区其实是曹操逐鹿中原的后方根据地。锺繇也确实有才干,官渡之战最吃力的时候,他资助了曹操两千匹战马(当时,战马是重要战争资源)。曹操后来写信给他,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把锺繇比作汉初的萧何,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
建安二十一年,就是216年,曹操统一北方,封为魏王,锺繇改任相国。建安二十四年因为魏讽谋反的事免职。但很快,据《三国志》载,汉魏禅代(不得不禅),曹丕称帝,锺繇是上表劝进的大臣之一,曹丕拜锺繇为太尉,后又任大傅,现在我们看书法书,称“锺太傅”就是从这里来的。
(博学擅辩的锺繇)
锺繇这个人擅长辩论(这跟他长期掌管刑律有关),当时学术上有“古文”与“今文”之争,他是“古文”派一方的,他能跟“今文”学家争辩到对方哑口无言。锺繇有一个很有名的儿子叫锺会,看过《三国演义》的就一定记得这个人,他是后期魏灭蜀的功臣。
锺繇到魏明帝曹叡(曹氏的第三代政权)当朝时还是位享太傅,因为有腿病,上朝是由人抬上朝就坐殿上,后来“三公”有病就抬着上殿就坐成了规矩,我们看电视剧里司马懿上朝被抬着,就是始于锺繇。八十岁时,锺繇去世,皇帝亲自素服前去吊唁,在那样风起云涌的乱世,刀尖上打滚,基本一生富贵安稳,锺繇应当算是真正的人生嬴家。
二、锺繇的书法
不管是卓越的政经才能,还是法律才干以及优秀的辩论能力,都不是锺繇传名后世的主要原因,真正让他名传千秋的还是他的书法。
据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说到王羲之就不说了,这是“书圣”,后面的传承就不多说了。其实,锺繇学书,不仅只有蔡邕这一个源头,据宋代陈思《书苑菁华》里记载,钟繇少年时就跟着刘胜学习了三年书法,后来又学习曹喜、刘德升等人的书法。南朝《采古来能书人名》对锺繇的书法记载是:“颖川锺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征(公车征不是人名,很多文章解释成人名是错误的)。二子俱学于(刘)德升,而胡书肥,锺书瘦。锺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
(《熹平石经》原文局部)
什么意思呢,锺繇和胡照两个人都跟着刘德升(刘德升也是很重要的人物,后人称他为“行书之祖”有空了再说)学书法,胡昭的字肥,而锺繇的字瘦,锺繇的书法分三种字体,1、铭石之书,其实就是刻碑的隶书。传说曹魏时的《上尊号奏》、《受禅表》都是锺繇的手笔,但并不被广泛认可,因此我们现在无法确知他的铭石之书到底是什么样子,总之,大体应当如《熹平石经》那样的隶书吧,据说是他写得最好的书法;2、章程书。按照文字学家唐兰先生的论断:“章程两字的合音,是正字(平声),后世把章程书读快了,就变成正书,又变成真书。”如图:
(《中国文字学》里“章程书”的解释)
章程书这一条不用多说了,因为锺繇后来被称为“正书之祖”,即源于此种字体,下面专门说他的代表作品;3、锺繇的第三种书体是“行狎书”。就是专门用于书信往来的用途,它的体态不如隶书、正书那样正规、严整,又不像草书那样简率、放任,是“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流畅书体”,既便于书写,又便于识读,这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行书”。行书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呢?我们简略说一下:
上面说了,刘德升(可能也是颖川人)创制“行书”(当然,任何一种字体都不源于某一个人,但后来往往把功劳记在他的名下),他传给了锺繇和胡昭,于是魏时流行的行书其实就是锺、胡风格的行书,一个肥一个瘦而已。到了西晋时期,锺繇的外孙荀勖在任“领秘书监”时做了一件事,就是“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锺、胡为法”,就是说,从他这个时候开始,行书可以用于官方文书了,荀勖的出身,基本决定了向锺繇取法并推广的可能性较大,这之后就是王廙、王导、卫夫人、王羲之等,一路下来,书法绵延下来,其实,锺繇的行书体就是我们现在习见的行书字体。只是到锺繇逝世几十年之后,他的书迹已经格外珍稀,《记书》里记载王导喜欢锺繇的《尚书宣示帖》,并把它藏在衣带里过江带到了南方(就是后来的东晋,随时拿出来学习,后来,这个帖到了王羲之处(王导是王羲之堂伯),王羲之又借给了王脩,王脩死那一年,他母亲见此帖为儿子心爱之物,于是把它作了殉葬品。大致锺繇的书迹就是这样湮灭的,总之,流传下的纸本是一个也没有了,现在所能见的锺繇书迹,有十多种,但都是刻本,经典的还是他的楷书作品。
三、锺繇楷书的代表作品
《书苑菁华》里记载,锺繇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异常勤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分昼夜,不论场合,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对坐谈天,就在地上练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里练,结果时间久了,被子被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甚至有时去厕所时想书法入迷竟然忘记了出来……现在我们见到的锺繇洗砚池只是他勤奋的一角。钟繇能在书法上集前人之大成,是他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并不单单是时代造就了他。
(锺繇洗砚池)
锺繇最有代表意义的书法作品是“五表”,即:《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我们着重介绍其中四种:
1、《宣示表》,就是前面说的,王导“衣带过江”的那个帖子,且不说王导带过江的是不是真迹,即便是,也埋在地下了,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宣示表》,笔体平正整肃,隶意殆尽(锺繇所处时代不受隶书影响可能性不大),跟王羲之的小楷很近似,因此,后人大多认定这是王羲之的临本,因此我们看《宣示表》里的字,一个一个字简直都是小可爱,完全没有古朴憨质自然之态,晋人风气明显,总之,就是美得有点过了头,如图:
(《宣示表》局部)
2、《力命表》,字形扁方,不像《宣示表》那样平整,笔体有迭宕之态,笔意也略有隶意,但也不乏晋人的流美之致,清人孙承泽认为:“太傅字形多扁阔,带有隶意,右军但以己意临之,不区区求形似之似也。”断定《力命表》是“右军临锺太傅书”,又是王羲之临的,如图:
(《力命表》局部)
3、《荐季直表》,这个表字势横扁,很有隶书的笔意,只是结体略微松散,也有行书的笔法,最可疑的是他的笔画非常肥壮,特别是竖向的笔画,这跟历史上所传的锺书“瘦”是不合的,这个表到清代大书法家王澍手里,他根据表后的“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锺繇表”这个落款,研究后确认署衔与历史记载时间不合,于是也断定是后人伪作。如图:
(《荐季直表》局部)
有意思的是,此表从元朝开始,一直有一纸与刻本笔体相同的墨迹本传世,文人争相署款,传承有绪,直到民国时方毁,俨然真迹,上方的“米芾之印”右下角“宣和”章,似乎都在证明它是真品,但实际上,米芾的印没有这么规整,宣和印又略显松懈。王澍的断定应当是准确的
4、《贺捷表》,此表中的文字形体与现代出土的楼兰遗址中魏晋文书残纸正书字迹极其相似,纵向的笔画写得短促,横向的笔画写得舒展,如果一个字没有横向长笔画,书者就尽可能将字形处理成疏散的横阔形态以造成字的横势。而且,《贺捷表》中的字态又不是完全的平正严肃,而是古质、简率、欹侧、活泼的,显得“势巧形密”,而且笔力劲健,张怀瓘在《书断》中称锺繇的书法“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在《贺捷表》中体现的比较充分。因此大多认为这是锺繇的真迹刻本。如图:
(《贺捷表》局部)
初学者可能觉得《贺捷表》略显粗率,不够精整,其实这正是锺繇所处特殊时代的书体特征。
锺繇的书法特征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被总结为三个特点:1、瘦劲;2、天然;3、古雅。这个总结是准确到位的。
四、锺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我们认为锺繇的贡献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于楷书有开创之功,为正书成为官方认可的字体奠定了基础;二是为行书立法,使行书这一流便的书体迅速普及。他的影响力来源于他所在朝廷地位,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书法所极力仰摹的“魏晋风韵”是从锺繇发源的。学习书法,王羲之是大科,这是因为在唐代唐太宗独尊王羲之,书法家们开始纷纷效仿魏晋,认为王羲之是源头活水,其实,王羲之这个“源头活水”的发源处,正是锺繇,因为王羲之认为:“倾寻诸名迹,锺、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存。”这里的张是张芝,在汉魏之际,书坛两位大家,一位是锺繇,一位是张芝,从影响力来说,锺繇的影响力显然要大于张芝,王羲之是认可他们的。
说两句李世民的审美特征的笑谈,他喜欢稍“肥”一点的,字也是,人也是,因此,瘦字如锺繇、欧阳询等,他都不太喜欢,他喜欢遒媚丰润一些的字如王羲之、虞世南、禇遂良之类的,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有唐一代,对美人的认识也基本是以肥为美的,最能代表唐楷精神的不是初唐“书贵瘦硬方通神”的欧体字或者后来骨骼劲健的柳体字,而是富丽堂皇,气韵丰满的有“大唐气象”的颜体字。
现在我们学锺繇,限于原本难见,又限于时代,是再也写不出他那样气质的字了,我们常常在临摹之余,绝望之情顿生:“字怎么会写得这么美!原本觉得自己已经写得非常接近了,但仔细体会,发现远在亿万里之外呢,觉得就是再写一百年,也达不到他们的水平”,这种绝望之情会经常产生于两位大家作品的临摹,一位是王羲之,另一位就是今天说的锺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