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的作者自序有多重要?
2016年年初,我曾经写过一系列关于《红楼梦》的系列文章,名字叫《跟着布丁读红楼》,因为各种原因,当时写到19集就中断了,今天打算接续下去。幸好前面的19篇都是宏观一些的,比如:《红楼的人物关系图》,《红楼的版本有哪些?》《红楼梦大事纪年》等等,并没有向微观方向去写。今天打算从《红楼梦》的第一回开始读(我们选用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96年版的《红楼》,我们知道,实际上是庚辰本),今天就先说说《红楼梦》第一回最前面那一段作者序言的重要性。
这段自序,从“此开卷第一回也”起到“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为止,以我们看,这一段自序相当重要,因为它至少传递出以下信息:实际上,作家饱经忧患是创作杰出作品的先决条件,司马迁《报任安书》里说: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没有经历,就没有写作素材,没有经历,就没有“愤”,没有需要表达的思想,你看,大文豪鲁迅也是“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并认为这样可以让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曹雪芹生于大富之家,到雍正六年,曹家遭抄家之后全家坠入困顿。其实这也是曹雪芹成为伟大作家的先决条件。所以,曹雪芹在自序里说:“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这当然是故作姿态,他当然不是一技无成,他只是要告诉读者:我是一个有经历的人,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心里憋了一肚子话,想要表达一些自己独有的东西,这跟时下流行一般的志怪、言情、侠义小说绝不相同的。清代,特别是雍正朝之后,“文字狱”大兴,曹雪芹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不能痛快表达,他只能以文字特有的隐喻或影射作用,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深层思想内容,这些内容是不为朝廷允许的,所以,他要想办法,于是他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名‘甄士隐’云云……”
又说:“虽我无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还怕读者不明白!又说:“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言下之意:大家别看我字面的意思,很多我想表达的真实意思,藏在表面文字之后,或者用谐音,或者用“梦”、“幻”等字眼加以强调。这实际上是重要提示,《红楼》中存在大量的谐音,这些谐音所表达的,往往才是曹雪芹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贾家姐妹的元、迎、探、惜,实际是“原应叹息”,英莲,实际是“应怜”,卜世仁,实际上是“不是人”等等。
这实际上给了读者重要的线索,读《红楼梦》这本书,一定要注意谐音,注意特别的字眼,因因为文字之后所隐藏的东西,才是曹雪芹想要表达的真正东西。实际上,《红楼梦》所记述的人物,也是以女性为主的,曹雪芹“重女轻男”。阶级批判视角的文学观会再推而广之说: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反封建的,由此再引申生发,这里面还有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对现实社会各种制度(包括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的批判,甚至是社会统治思想及道德观念的抗争与反叛。
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女儿我便清爽,见到男人,便觉得浊臭无比。”实际上,这种女性为尊的视角,并不是贾宝玉的视角,而是作者的视角,他在自序里已经先行说明了:“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所以,《红楼梦》又叫《金陵十二钗》,因为曹雪芹这本书记述的重点,是女子们不同的命运,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这是一本读来让人唇齿留香的“雅”书,仅仅是一个开头的作者自序,他传递出来的信息量已经是惊人的丰富了。想要了解中国文化,想走入中国语言文学大门的人,《红楼梦》是必读之书,并且,它需要一点点,一段段、一回回地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