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该知道的9种体质之一——3.阳虚质就是红日不那么温暖

点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

让你学会不生病的智慧。

  中医讲究辨证论证,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调养.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占32.75%。你看完之后,就能对症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都可以很好的管理我们的身体,但要点在于:坚持!

今天爱小医就带大家学习9种体质之一的阳虚质,我们一起看看吧~

阳虚质

阳虚质是什么意思?

  · 火力不够,阳气不足。

  · 怕冷!怕冷!怕冷!要吃热,穿暖。

  ·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虚质就是红日不那么温暖。

  •   阳虚即人体脏腑功能活力不足,温煦功能减退,出现的恶寒喜暖证状。因此这种人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对外界的寒湿邪气反应也很敏感,冬天容易生冻疮。当受到病邪侵袭后多也化为寒症,病程中也不容易发热或热势低,等阴盛阳虚的证状表现,因此,补阳的食物或药物都有御寒的作用,尤其入冬后食用这类药物或食物对畏寒的阳虚体质者能提高其抵抗能力。
  •   “阳虚体质”又称为“虚寒体质”。明显怕冷,手脚凉,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有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萎、早泄,女性月经减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有孤独感。
  •   除了怕冷和手脚凉这两个显著的特征外,阳虚质女性往往还会有下面这些特征 :
  •   面色白
  •   这类人看上去白胖胖的,但是白得没有光泽神采,嘴唇颜色也偏淡。有些人眼睛周围还会有黑眼圈。因为眼圈和口唇是反映脾脏情况的区域,黑眼圈和口唇颜色暗淡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肾阳虚或者脾阳虚或者二者兼有。因为脾阳虚很容易影响到肾,从而导致肾阳虚的发生。
  •   口淡不渴,喜热饮
  •   这类人总觉得嘴里没味,而且不爱喝水。如果想要喝水的话一般会选择热饮料,一杯热可可下肚,她们会觉得马上舒服不少。
  •   自汗
  •   这类人抗疲劳能力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时候甚至没有活动,也会不自觉地就出汗,诡异至极,中医将这种不因劳累、炎热、衣着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出现的时时汗出,动辄汗出益甚的情况称为'自汗'。
  •   小便多
  •   这类人夜尿多,晚上起夜两三次,非常影响睡眠,相当令人讨厌。有的人还会有小便解不干净的感觉。这类女性的尿色清白,不像一般小便那样有点黄。
  •   大便稀
  •   阳虚质的大便大多不成形,甚至会'完谷不化',也就是大便里出现没有被消化的食物,吃什么拉什么。有的人还会出现'五更泻':大清早的就得起床上厕所,解出来的还是稀大便。
  •   精神不振
  •   这类人和气虚质的人一样,总觉得神疲乏力,有些提不起精神。
  •   耐夏不耐冬
  •   这类人怕冷不怕热,夏天比较好过,冬天就难受了,很容易感冒,中医看来,就是易被风、寒、湿邪所侵。
  •   性情静
  •   这类人一般比较安静内向,不大说话,不喜欢活动,睡觉喜欢蜷卧。这类人的情绪比其他体质的人更易消沉,容易有抑郁的倾向。
  •   舌淡苔白滑
  •   这类人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一般都是胖胖的,有的甚至有牙齿压迫的痕迹,舌头的颜色偏淡,舌苔呈白色,唾液比较多。某些阳虚质的人,明明阳虚,偏偏要装'热',出现长痘、口臭,甚至心烦失眠一类的'热火朝天'的症状。其实这是假象,是由于下焦阳虚,导致根基不牢,出现阳气虚浮的现象,虚浮的阳气飘到人体的上部,于是出现牙痛、口臭、心烦失眠、面部发红、皮肤油腻甚至冒痘等诸多貌似上火的症状。这种特殊的阳虚类型中医称之为'上盛下虚'或者'上寒下热'。同时,身体下半部分则表现出中医所谓的'寒像':夜尿多、大便不成形、白带清稀、腰膝酸软等。这类人千万不可盲目败火,动不动就吃清热解毒药,一定要致力于解决阳虚这个根本,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参考:舍胖嫩与慢性营养障碍,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有关。还有人认为某些疾病时舌体淋巴回流障碍、结缔组织增生或内分泌功能低下、水代谢障碍均可造成舌胖。舌体胖大压迫齿缘因而形成齿痕。)
  •   阳虚其实分很多种:脾阳虚是阳虚中最常见的类型。脾阳虚的女性通常食欲不好,容易犯恶心和打嗝,甚至干呕、反酸,大便清稀不成形。这类美人也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暗;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胃阳虚的女性总觉得胃部不舒服,胀胀的,闷闷的,严重的话会出现火烧一样的疼痛。
  •   体格检查:手足不温,腰腹部冷,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黑,舌淡白,舌体胖嫩,脉搏沉弱无力。阳虚体质的血压偏低,免疫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性激素水平下降。
  •   根据临床经验,辨阳虚体质可参考以下各项:1、常年四肢不温,体温低于常人,是阳虚体质的特征;2、具有气虚体质的基本特征(见首篇“气虚体质的表现”~节);3多见于老年人;4白天容易打磕睡;5有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或慢性泄泻。
  •   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困扰有哪些?

  · 怕冷,尤其背、腹部。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 没到老年,总起夜,小便多,清清白白。

  · 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吃凉的更容易腹泻。阳虚没有火力,水谷转化不彻底,就会经常拉肚子。

  · 脚跟、腰腿疼痛、下肢易肿胀。

  · 低血压,头晕,心悸气短。

  · 「肾其华在发」,所以肾气容易不足的阳虚质会有头发稀疏、脱发等问题。

  · 情绪消沉,容易有抑郁倾向。

  · 耳鸣、色斑。

  · 睡眠轻、容易惊醒。

  · 常常咬到自己的舌头。

  · 黑眼圈、口唇发暗。肾阳虚通常拖累脾胃阳气而导致脾肾阳虚,眼圈口唇则会反映脾脏的问题。

  · 上热下寒。常牙痛、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同时也有尿频、夜尿、便烂、腰腿冷痛。这种表现,下寒是真,上热是假,勿擅自吃清热解毒败火药物。

为什么阳虚?

  · 熬夜,总是超过23点也不睡觉。

  · 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

  · 离空调近一点,才够凉快。

  · 冬季,还习惯光脚穿鞋。

  · 冬季露着膝盖穿短裙。夏季空调下穿露脐装。

  · 过度控制饮食,营养不良。

  · 先天禀赋不足,父母为阳虚质。

  · 吃了太多的生冷寒凉或者工作环境湿冷。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

  · 久病损伤阳气。

  · 长期大量运动,或喜欢桑拿 ,出汗过度。

  · 汗出当风,大汗淋漓之后,总是要吹风,甚至洗凉水澡。

最需要警惕的

  · 肥胖:如果你是一个又白又软的胖子,那么减肥首先要考虑加强阳气的补养,绝对不要忍饥挨饿。

  · 骨质疏松:阳虚质到了更年期、老年期很容易患骨质疏松。

  · 关节炎、类风湿:阳虚的人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从而导致血脉痹阻不通。

  · 水肿:体内水液不能蒸腾,会出现小腿或脚踝水肿。

  · 色斑:两颧、眼睑周围、口角部出现褐斑,这是体内阴寒盛,气血淤滞的外在征象。

  · 痛经、宫寒:因寒性收引,常有痛经,月经延后,甚至闭经,严重可导致宫寒不易受孕,或子宫肌瘤。

  · 冠心病、心率失常:有一种冠心病是因阳气不足,心(胸)阳不振,痰浊凝聚,气血瘀滞,痰浊、阴寒、瘀血痹阻心脉导致。

  · 脾胃虚寒症:吃凉腹痛,平日容易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或有堵塞感,或呃逆、反酸等。

  · 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别怕冷,特别没精神,血压低。

  · 过敏性鼻炎、哮喘:体内寒气过重,天气变冷,或遇冷空气就喷嚏不断,发展出鼻塞,鼻息肉,甚至严重会发展到哮喘。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国粹古医论坛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服用哦。

想改善,怎么办

  · 饮食有原则:

  · 多吃温性、容易消化的补益食物。

  · 忌食生冷: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一定不要再碰,寒凉最伤脾胃。

  · 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 吃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

  · 注意保暖:

  · 腹背,小腹(女孩子的子宫所在,需重点保护),腰部,脚和腿是保暖的重点。

  · 空调要远离,尤其在出汗的时候,更不能用空调、电扇直对身体吹凉风。

  · 每晚烫脚,搓后腰。后腰暖融融最养肾。

  · 多运动:

  · 动能生阳,选择温和的运动,最好在户外阳光里。

  · 轻松愉快:

  · 阳虚的人大多安静、内敛,所以不宜选择过于兴奋、亢奋,张扬的活动和工作。因为阳虚虽然很容易兴奋,但是很快就会消沉,接下来就会心神不稳。

  · 多听轻松、活泼的音乐。

  · 拒绝熬夜:

  · 23点前睡觉是底线,子夜是养阳的最佳时机。

  · 关注穴位:

  · 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艾灸、推揉都可以。

  护理方案

  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饮食调理

  多食具壮阳效用的食品,诸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进补热量食物

  可以日常进食少量阿胶,进食方法参照说明书,可以有显著效果。天气冷,为增加热量,改善手脚冰凉要有意进补。北方冬季寒冷,可补温热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才更加适合;而且要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荠等。

  自我调养

  每天泡脚

  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有氧运动

  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穿棉袜

  纯棉袜子不仅柔软舒适,还可吸收脚汗,让双脚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适。

  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阴精蓄积。

  按摩手脚心

  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经常揉搓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并具有手脚温暖的效果。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勿把食疗当万能妙方,缓和病症,无捷径,而且个人病况有别,病人要治本就应先征求医生的意见,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开始啦,希望爱小医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哦。爱小医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服用哦。由于网络局限性,更多关注我,带你飞!愿你成为自己的神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