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是怎样学习书法的?
本系列文章,到今天算个收尾,因为今天是《论书绝句》的第一百首的介绍。
启功以大匠之心,梳理了中国书法源流脉络,成诗一百诗,供我辈后人学习,这是先生的大功德。一百首诗当然不能写尽中国书法史上所有的名家和所有的书法,但理出个脉络骨架对学习书法者大有裨益。
既是最后一首,就把原诗写上:
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
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自第97首到这一首都是总结性的,而100首中后八十首是启功老先生1961年至1974年之间所作,自1912年启功先生出生算起,也都是先生50岁后的诗作了,而本首当是启功在60岁以后对自己的书法学习经历进行的总结。
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先摹,先行临摹。赵,赵孟頫书法。董,董其昌书法。后,后来(学习)。欧阳,欧阳询书法。
第二句,晚爱,到了最后特别喜爱。诚悬,柳公权,字诚悬。竟体芳,遍体都是芳香。
第三句,偶作,偶尔写。擘窠,写字、篆刻的时候,为了使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竖界线画出格子,然后依照格子写字,叫“擘窠”,这里借指写楷书。钉壁看。钉在墙上看。书法界有俗语,叫“好字不上墙”,平铺着写出来的字,往往一挂到墙上,就不好看了,于是,在判断一幅字的好坏时,经常要挂在墙上看。
第四句,旁人多说似成王,很多人都说楷书字写得很像成王永瑆。永瑆,是乾隆的第十一子,封为成王,斋号为诒晋斋,特别擅长书写楷书。
本首诗的注解里,启功先生对自己的学书经历作了一下梳理:
先生六岁入家塾(皇族还是有点余荫啊,至少小时候的教还不成问题,想想辛亥革命过去几年了,家里还有家塾,想来还有不错的条件。),书法课就是依照先祖自己临写的《九成宫》碑字当仿影,十一岁的时候见到《多宝塔碑》,大略认识笔墨之趣,但还根本算不上学习书法,完全没有入门。
(《九成宫》)
(《多宝塔》)
到二十多岁,得到赵书《胆巴碑》,特别喜欢,于是临写的时间比较长,有人甚至说先生写的字很像京城里专学赵体的英和。那个时候,先生刚刚开始学画,画得还算有个样子了,但是每次一到题字,就写不成样子。(具体可以参看《启功》电影,甚至有亲朋友好友来求启功的画之后,不让启功题字,因为字太难看了。)
(《胆巴碑》)
(董其昌书法)
于是,查找原因,原因是落款没有学过行书,因此题署板滞,不成行款。对症下药,开始学习董其昌,渐渐书写字迹有了行气,就是上下开始连贯了,但又发现所写字迹,骨力全无,写出来的字,连贯倒是连贯,软弱无力。
幸而先生又得到上虞罗氏精印宋拓的《九成宫碑》,有刘权之跋。觉得书法精妙,于是先生逐字以蜡纸钩拓而影摹之,想想,这是什么样的功夫,一字一字的来啊。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先生写出来的字行笔上虽然有点顽钝了,但是字的结构能抓得非常准确了,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是,到这个时候,自己的书法,才算扎牢了根基,也就是开头诗里的第一句,先摹赵董后欧阳。
(智永《千字文》)
后来又开始杂临碑帖与历代名字墨迹,其中临习最久的当属智永的《千字文》墨迹,用功也最勤,在这个阶段,先生的心得是,这个阶段的书法,最难做到的是“骨肉不偏”,就是或者太过瘦硬,或者太过肥软,而能做到骨肉不偏其实是先生在运笔上也有了很大进境。
(《玄秘塔》)
再后来,先生为了使自己的书法骨格更健,又临柳体的《玄秘塔》碑若干遍。到这个阶段,启功先生书法大成,偶然为别人书写对联,见到的人都赞赏他写的楷书,非常像成王的楷书。尽管先生从来没有临习过成王的书法。
以此看来,大致是,欧体颜体启蒙,初学赵体,自董其昌处学行气,以欧体筑结体,自智永处知肥瘦,从柳体处强筋骨!并不见先生从篆书、隶书里下过功夫,因此,先生也自认不会写篆书隶书。
(《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