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医学的五运六气1
简介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第一部分)
说明: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国农历历法中干支纪法、二十四节气来研究每年四季气候变化和这种气候变化对自然界、人类(人)的影响的学问,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古有“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不明五运六气,读尽方书无济。病有标,复有本;求得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之说。但历代中医书籍没有把它阐述清楚,且少有运用,更无从谈论客观完整的验证。其内容包括流年之气、司天之气、主气、客气、(在泉之气)及这些气之间、这些气与人体之气如何制化的问题。并通过对相关历史事件的五运六气分析,验证其科学性、正确性、适用性。
个人的认识有限,只有不断学习和验证,不断修改、修正、完善,欢迎指正。有问题,请私信。谢谢!
一·五运
1·简介阴阳五行的起源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西伯(西伯即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拘羑里〔羑(yǒu)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4.5公里处〕而演周易”。《易经》应该成书于商未(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初(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易经》之易者,变也,即万事万物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它孕育和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受《易经》“辩证”思想的影响,至战国(战国时期:东周后半期,即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末期《易传》成书后,标志着阴阳学说的建立;至西汉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主撰的《淮南子》,同期的大儒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的《春秋繁露》成书后,标志着五行学说的形成。
阴阳五行学说形成后,在医学、天文、地理、历法、术数、律学等各学科中得以广泛运用,并成为运用学科的理论基础,使我国在医学、天文、历法等许多科技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医学方面,阴阳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在以后二千多年的中医药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秦汉至清代,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科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并由此而形成中国人的世界观即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
参考《略述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作者:陈德述,男,1937年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儒学和易学研究)一文。
2·五运
五运即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合称。即五行木、火、土、金、水之气运化在天地之间,生化万物。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八篇》“论言五运相袭(袭:调和、制化)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
《穷通宝鉴·论五行》『五行者,性本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里的哲学概念。阴阳本乎(本源于)太极,太极即宇宙。阴阳即是宇宙里互相关联的事物、现象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对立(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制约)又统一(同根互存,同生同死)且运动变化(不断消长变化: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阴阳同消或阴阳同长。消长发展到极或重的程度则可以互相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互相作用、运动变化推动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在太阳系里,太阳与地球即是相对的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日即是天、属阳主动,地球即是地,属阴主静。中国农历历法中干支纪法的天干即代表天,地支即代表地。《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的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即君臣之火,指阳火丙火和阴火丁火。
五行即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五行性情(后叙)。它们有相生相克的作用。
生理上: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病理上:
(1) ·反生为克: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塞。
(2) ·泄多为克: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则土虚。
(3) ·相侮(反克):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荡;水能克火,火旺水干;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4) ·克制过度为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依次循环。
(5)·五行极端情况:盛极为亢,谓太过;弱极为衰,谓不及。太过易折,弱极易绝。旺中有衰依,衰中有旺存,旺极不可抑,衰极不可益,制之以盛,不若化之德,顺其气势,引其流通的性情。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为害。五行的生克制化则维持万物的平衡协调、推动万物稳定有序地变化发展。亢为害,承乃制(承:通“乘”,欺凌、欺压。相承之气,即相克之气。木的相承之气是金、火的相承之气是水、土的相承之气是木、金的相承之气是火、水的相承之气是土。制:制约、节制),制则生化: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既济;水旺得土,方成沼池;土旺得木,方成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栋樑。
五行存在于天地之间,有阴阳属性,其生克制化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永不停息,无穷无尽。非特言四时春夏秋冬之气候。
二·中运
因天气在上,地气在下,五行运化之气居于天地之中,统司一岁之气,故名中运。出自《黄帝内经素问·本论病篇》。中运,即运化在天地之间的五行之气,含流年之气、司天之气、主气、客气四个方面。
中国农历以六十花甲子纪年,流年之气、司天之气、主气、客气、(在泉之气)用十天干代表。十天干有特定的阴阳五行属性、喜忌、性情特点和生克制化关系。
1·六十花甲子表
2·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
木-----火------土-----金-----水
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
乙甲--丁丙---己·戊---辛庚--癸壬
卯寅--巳午-丑未·辰戌-酉申--亥子
3·天干地支的方位旺相
方位 旺季 天干 地支
东方 春 --甲乙-寅卯
南方 夏 --丙丁-午巳
中央四季-戊己-辰戌·丑未
西方 秋---庚辛-申酉
北方 冬---壬癸-子亥
4·天干地支配人体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头肩额-齿舌-鼻面筋胸胫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耳-胞肚-手指-肩胸-面眼-脊梁-经络-精血-命门-头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
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
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
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膈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
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
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
乾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
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中求。
5·天干地支配脏腑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寅卯--午--巳-戌辰·丑未-申--酉--子--亥
胆肝-小肠-心--胃---脾-大肠-肺-膀胱-肾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也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6·论气
气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是古代哲学里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极微细的物质,其形态大小目力难极,只有通过它的运动,才能表现出它的存在;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即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气有阴阳之分,运动是它的根本属性,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与形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变化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类经·摄生类》:“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说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甴“天地之气”而产生,并随四时规律而成长、变化。
气的概念包含物质和功能两方面的意义。中医学中,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人体的脏腑经络的一切生理、病理功能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的表现。贯之于脏腑,则有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贯之于经络则有经络之气;机体的抗病能力,称之为“正气”,致病的物质,称之为“邪气”;四时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之为“六气”;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作用,称之为“四气”。而且中医学是把人体当作一个运动着的生命过程来研究的,病理上的表现,是指人体正常的气化功能失调,而非西医学所指形态器官的损伤程度。气是一个哲学概念,贯之于五行,则为木气、火气、土气、金气、水气。气有阴阳之分,阳气主动,主升发运化,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阴气主静,收敛纳藏,是万物成形的条件和原因(如每天辰时,壬水入墓而阳气将尽,阴水癸水发生,受初出太阳的升华而形成雾露)。五行之阴阳二气同根互存,同生同死,且随四时之月令而此消彼长,不断运动变化的。
命理学《十天干生旺死绝表》里,天干的十二个生死历程,是命理学者把事物的生存发展概分为十二个简单的阶段,如同一年分成十二个月,一日分成十二个时辰一样。这十二个阶段是比照地球万物与天体运转的生灭轮回而设定的,并非凭空想像杜撰出来的。历代命理学家的解释:“无而有者谓之生,有而盛极谓之旺,盛极渐消谓之衰,有而无者为之绝”,并以简代名词分别来代表这十二个阶段。简述如下。
(1)·长生:如婴儿之初生或苗芽之初长。
(2)·沐浴:如婴儿出生后沐浴除垢,或苗芽出孢后,脱去种壳。
(3)·冠带:如人长成少年,需穿带衣帽。
(4)·临官:如人长成青年,必须就业或就职,治事生产。
(5)·帝旺:如人到壮年,体力精力旺盛到极点,也喻事业、事物发展到顶点。
(6)·衰:如人到中年或更年期,体力精力由旺而衰,也如午后的太阳,逐渐偏西。
(7)·病:如人到老年,身体抵抗力下降,体弱多病,如夕阳西下,暮气沉沉。
(8)·死:如人之死,气息已尽。
(9)·墓:如人之死后,入殓于棺材或埋葬于墓穴。也如造化收藏于地下。
(10)·绝:如埋于墓穴的尸体消失绝灭,来于黄土,融入黄土。
(11)·胎:如人的精卵结合而受胎,比喻新生命的孕育。
(12)·养:如像受胎后,新生命孕养于腹中。
《穷通宝鉴·论五行·论木》原文有死木活木之分,是以十二宫方位论的。甲木是阳木,代表木的生机功能;乙木是阴木,代表木的形质部分;甲乙木是木不可分割的阴阳两方面。生死代表的是木的生机功能的相对旺衰。
生木者,言木的阳气存在或相对于阴气生旺,木有生机,甲木生机畅遂,阴木乙木相对衰弱的过程,指从“养”位至“病”位的阶段;死木者,阳消阴长,甲木生机衰弱或阳气衰微,木的阴质部分(乙木)逐渐增强,聚而成形,深埋地下,指由“死”位至“胎”位。甲戌、乙亥:戌和亥位,是木的阳气由孕育而发生的阶段,木之初生(亥位是木的阳气发生阶段,即是木的阴质部分乙木死的阶段);甲寅、乙卯,木之旺地;甲辰、乙巳,木之余气:辰巳位,甲木之衰病位,乙木之冠带沐浴之地(木的阳气存在,木有生机,只是强弱之别);活木也。甲申、乙酉,木气绝:申酉为甲木乙木之绝胎之位,阳气阴气收藏于地下;甲午、乙未,木气死:午未位,甲木的死墓之地,阳消阴长,乙木的养、长生位,生机全无;甲子、乙丑:子丑为甲木的沐浴、冠带位,乙木衰病之位,阳气初出而生长,但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甲木盘曲地下,生机被窒息,毫无升发之象;皆死木也。徐乐吾先生说甲子、乙丑为死木,甲戌、乙巳为活木是参杂纳音五行而言,乃附会之说。《穷通宝鉴》是《滴天髓》的姐妹之作,全文无谈纳音五行之处。
《滴天髓》中:“阴阳顺逆之说,《洛书》流行之用,其理信有之,其法不可执一”。刘基先生的解释是:“阴生阳死,阳顺阴逆,此理出于《洛书》。五行流行之用,固信有之,然甲木死午,午为泄气之地,理固然也,而乙木死亥,亥中有壬水,乃其嫡母,何为死哉?凡此皆详其干支轻重之机,母子相依之势,阴阳消息之理,而论吉凶可也。若专执死败绝之说,推断多误也”。任铁樵先生也禀承这个观点,朱祥先生也是这个观点:否定阳顺阴逆,阴生阳死;否定《十天干生死表》对阴干旺衰变化过程的论述;也否定了该表的合理性和作用。造成这些的原因是:(1)·对天干五行的阴阳属性和五行的阴气阳气运行变化规律认识不足。如甲木(甲木是木的阳气方面,代表生长、发育、升发、运化等功能活动)和乙木(乙木是木的阴气方面,代表阴质、形质部分)是木的两个既对立又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且这两方面同根互存互用,是不断消长变化而维持着五行木的一种动态平衡。而他们把甲木乙木看成了单独存在的两种木。(2)·生死概念的模糊。生死是指五行阳气的相对旺衰、多少,言生机的旺衰。如亥位,木的阳气初生,生机勃勃,阴气灭息,甲木生乙木死即木的阳气生阴气死,并非指木死。午位,木的阳气发泄已尽,甲木死,阳尽阴生,乙木长生,也非木死,只是表示木生长的生机停止,转而聚气成形。当然,论日主旺衰不可只看《十天干生死表》,按任铁樵先生的方法取用。
“金木相等,为之斫轮”:十天干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调候),遵循一一对应的关系。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阳干顺行,阴干逆行)
7·十天干的阴阳五行属性、喜忌、性情特点和生克制化关系
《滴天髓》论天干
『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阳干以刚健立论,喜财杀的克损,以财杀取贵;如甲木以庚杀取贵),五阴从势不从义(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五阴干以柔弱立论,喜生喜扶,配合印绶,以食伤财星取贵;如乙木以丙癸取贵。但,日主为阴干的命局,命主一生多不能承受名利富贵,故,一生名利富贵多虚浮)。
注:这段原文是总论五行的阴阳属性。五行分阴阳,阳气部分代表功能活动,阴质部分代表形质构成,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又互相转化,是五行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木分阳木甲木和阴木乙木,千万不要认为甲木、乙木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木;五行的阴阳属性问题,犹如历代书籍中不断争论的天干与地支到底那个重要的问题,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问题,并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
甲木参天(甲木为木之阳气部分,主功能活功,其性质特点是升发、向上,能伸能曲,有参天之势),脱胎要火(喜丙火、丁火泄身发荣)。春不容金(春为木乡,木坚金缺),秋不容土(秋土虚薄,畏木之克)。火炽乘龙(丙火能泄甲木,但有焚甲之忧;喜阴柔卑湿的己土泄丙火猛烈的威势以扶身;戊土阳刚燥烈,遇旺丙则火炎土燥而焦裂;但,土众生慈,土多又可以晦丙火之光芒;故,丙火生旺,喜壬水制火、癸水济火而扶身生身。晦:昏暗无光泽。龙者,辰也。辰支戊土司令,辰为壬水之墓地,即言带水之土),水荡(言水势旺盛)骑虎(虎:寅,木地也。言水多木漂,喜运行木地或得甲木比肩帮护,泄水护身)。地润天和,植立千秋(甲木喜土而盘根,但土燥物枯、土湿物病,无生发之机;甲木喜火发荣,火旺则有泄木太过或焚甲之忧;甲木喜金收敛,金多乘木而木凋;水能生木,水多漂木;故,应阴阳五行制化得宜,而无偏枯之病,谓之地润天和,则甲木得以长生或生旺)。
乙木虽柔(乙木是木的阴质部分,多指形质,以阴柔立论。甲木、乙木是木的阴阳两个方面,并非两个单独存在的木),刲羊解牛〔刲(kuī):割也。羊:未土,代表己土。牛:丑土,代表己土。刲羊解牛:言乙木虽为阴柔之木,可以克制己土〕。怀丁抱丙,跨凤乘猴(言乙木有丙丁相助,不畏庚金辛金的克制。凤:酉,辛金。猴:申,庚金。跨:骑。乘:骑、坐)。虚湿之地,骑马也忧(言乙为阴木湿木,喜丙火温暖发荣;湿木伤丁,乙木用丁,多主常人也。若生于亥子月,四柱干不透丙丁,支不见未戌燥土,虽支有午支,也不能生发、发荣。马:午,火地)。藤萝系甲(得甲帮护),可春可秋(乙木阴柔,喜帮喜扶;春天木旺之乡,得助固然为宜;弟从兄义,也不畏秋金之砍伐。辛金克制乙木,甲木不畏辛金的克制;甲乙木互损阴阳之性,乙庚不能贪合而羁绊)。
丙火猛烈(言丙火之性阳刚,其气猛烈),欺霜侮雪(言丙火能解冻除寒,温暧万物)。能煅庚金(言丙火能克制庚金。煅:同“锻”,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然后用锤子打),遇辛反怯(言丙辛相合而化水;合而不化则羁绊)。土众生慈(土能泄火晦火),水猖显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古人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为水与火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典型,其特性最具有阴阳的代表性:因水性寒凉润下,可代表阴性的事物和现象;火性温热炎上,可代表阳性的事物和现象。壬水阳刚冲奔,能克制丙火,能羁绊丁火;癸水阴柔,可以克制丁火,滋润丙火的阳刚燥烈之性;水能克火,水是火之君;但,火能暖水;《滴天髓·坎离》“坎离(坎离:水火)宰主天地之中气,成不独成,而有相济(相济:互相调济。济:补益。此处有的版本是“相持”。相持:相互对立)者在(在:存、居)”,即水火相辅相存,互相调济为用。水猖:言水旺。猖(chāng):纵恣狂妄。节:操守、忠节。中气:《类经》“中气,中见(见:接触,遇到)之气也。如少阳厥阴互为中气,阳明太阴互为中气,太阳少阴互为中气,以其相为表里,故其气互通也”,即指阴阳相交之气,主生杀万物。《穷通宝鉴·丙火》里“丙火以壬水取贵,谓之水辅阳光,广映太阳,文明之象,光辉显著”〕。虎马犬(寅午戌合火局,言丙火旺)乡,甲来成灭(丙旺能焚甲木)。
丁火柔中(丁火是火的阴质部分,其性阴柔,虽不失火的功能、特性,但无丙火的阳刚猛烈之性。柔中:阴柔中和,或阴柔温和、平和),内性昭(昭:显著、明显,言丁火有火刚烈的一面,得时能化千斤铁)融(融:融和、和悦。言丁火外表温和之态:不卑不亢,文明之象)。抱乙而孝(丁火能克辛金,使辛金不伤乙木),合壬而忠(丁壬合木,或丁壬羁绊,使戊土不能伤壬水)。旺而不烈(烈:太过之病。不烈:无太过之病),衰而不穷(穷:竭、尽。不穷者,无不及之病)。如有嫡母(甲木为丁火之嫡母。乙木非丁火的嫡母,乙木有湿丁伤丁之病。虽少干柴犹可引,即言甲木引丁火;纵多湿木不能生,即言乙木不能生丁火),可秋可冬(秋生不畏金,冬生不畏水)。
戊土固重(固:坚固。重:重量。戊土为阳土,代表土生长、收藏万物的功能,其气既坚且重,其性阳刚燥烈。把戊土比喻成城墙堤岸是不恰当的),既中且正(中、正:中心的意思。言土居中央,寄旺于四隅。四隅:辰未戌丑)。静(言秋冬之性)翕〔翕(xī):乖顺、收藏。言戊土秋冬收藏万物的性质,万物土中灭;也言秋冬戊土休囚无力〕动(言春夏戊土之性)辟(辟:开辟,君主开疆辟土,发生也。言戊土春夏生长万物的性质,万物土中生;也言春夏之戊土生旺有力),万物司命(春夏戊土气动而辟,万物发生;秋冬气静而翕,万物收藏。故为万物之司命:土为万物之母,有生长、承载、受纳的特性)。水润物生,火燥物病(戊土之气固重,其性阳刚燥烈,喜润恶燥,水润则生化万物,火炎土燥则物枯。但,水多宜火暖之,湿则物病)。如在艮坤〔艮坤:寅申之月。艮(gèn):东北之卦也。坤:古以八卦定方位,指西南方〕,怕冲宜静(春土受克,气虚宜静;秋土多泄,体薄怕冲)。
己土卑湿(卑:衰弱、衰微。己土是土的阴质部分,其性阴柔寒湿,其气衰微,其功能主要是蓄藏万物),中正蓄藏(蓄藏:能羁绊甲木、制癸浊壬、泄晦丙丁火、生辛污庚,有滋生万物之妙)。不愁木盛(甲木见己土则贪合,甲木不能克制己土;乙木克制己土),不畏水狂(己土可以制癸浊壬)。火少(无根之火不能生湿土;也言丁火,丁火阴柔,己土晦丁火,丁火不能生己土)火晦(所晦者:丙丁火也),金多金光(湿土能生金润金,辛金也;己土生庚乏力,但可以污庚金而培木之根基)。若要物旺,宜助宜帮(喜丙火去其阴湿之气而滋生万物)。
庚金带杀,刚健为最(庚金为阳金,其性阳刚,其气肃杀,有砍伐之功能)。得水(壬水可以泄通庚金刚杀之气;癸水可以润庚金,但不能泄通庚金之气)而清(清:清秀,淬厉晶莹),得火(丁火、丙火也)而锐(丁火阴柔,不与庚金为敌,良冶销熔遂成剑戟,洪炉煅炼时露锋砧。丁火有洪炉之称谓。丙火猛烈,能煅庚金,丙旺则有熔庚之患)。土润则生(有水之戊土,能生庚金。己土阴柔卑湿,生庚乏力,而有污庚的功能),土干则脆(带火之戊土可以脆庚金)。能赢甲兄(庚金可以劈代甲木),输于乙妹(乙庚有相合之意,合而不化则羁绊)。
辛金柔软,温润而清(辛金为金的阴质部分,其性阴柔,其质清润)。畏土之叠(辛金阴柔,泄戊土之气乏力,戊土多可埋没辛金;己土能生辛金,辛金可以泄通己土之气,己土多则辛金也不能完全泄通己土之气而埋没。注意五行生克制化中一一对应的关系),乐水之盈(壬癸水均可以泄通辛金之气)。能扶社禝(辛为丙之臣,壬为丙之君,丙辛合而化水,或丙辛贪合而羁绊,使丙火不与壬水争战而臣服于壬水),能救生灵(辛为甲之君,丙辛合而化水,或丙辛贪合而羁绊,使丙火不焚甲木)。热(火多制身)则喜母(丙火见辛金则贪合而羁绊,辛金不畏丙火之克;丁火克制辛金,同性之克,其必尽克。己土晦丁火而生辛金;戊土可以泄丁火而生辛金,但,戊土阳刚燥烈,得丁火之生而火炎土燥,则有埋辛金伤辛金之患),寒则喜丁(丙能晒辛暖辛,忌丙辛贪合。八字里无丙火,有壬水为忌神,运途宜用丁火羁绊壬水。如无壬癸水,辛金为珠玉,丁火为红炉,辛金见丁多销熔)。
壬水通河 (壬水为阳水,其性阳刚,其气冲奔、流通,代表水的功能活动,流通于江河湖海),能泄金气(壬水可以泄通庚金辛金之气)。刚中之德,周流不滞(其性阳刚,其气奔流不息)。通根透癸,冲天奔地(这句本身和历代的解释都是错误的。壬癸水相见则互损阴阳之性,使壬水失去阳刚冲奔之性而发挥水的滋润作用,使壬水与丁火、癸水与戊土不相羁绊,且壬癸水不失克制丙火、丁火的功能)。化则有情(丁壬化木,能助木生火。壬水能克制丙火;丁壬合而不化则成羁绊),从则相济(丙火、戊土生旺,则壬水可以和湿火土而有调济之功)。
癸水至弱(癸水为水的阴质部分,代表水的滋润功能,其气至弱,其性阴柔),达于天津(通达、上达、转化成,或与天津相联相通。津:液体、分泌物。天津指雨露雾气,言其滋润之功)。得龙﹝龙:辰支、辰地、辰时。辰者,伸也,阳气(万物)刚从地下出来,舒展一下身体。辰支:壬水之墓地;丙火进气,其进无涯〕而运(运:运化,运转,言发生。壬水是水的阳气部分,代表水的周流不滞、阳刚冲奔的功能活动;癸水是水的阴质部分,代表水的滋养作用;壬水、癸水是水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两个单独的水,把壬水比作江河湖海,把癸水比作雨露甘霖,都是不恰当的;阴阳同根,阴阳消长,两者是互相可以转化的。辰支,壬水之墓地,癸水之养地。养者,孕养、蓄养、培养。早晨7-9点太阳刚出来,壬水之气将尽而收藏,阳消阴长,壬水化成阴柔之癸水,得初出阳气的蒸腾而转化成雾气露水,遍布大地。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有早晨7-9点起雾气、结露水这种体会),功化斯神(癸水有滋生甲乙木、润己土、羁绊戊土、济丙火、克制丁火、泄辛金、养庚金之功效)。不愁火土(癸水有济丙火、制丁火、润己土、羁绊戊土之功效。另言:癸水至弱,见火土多即从火土而化),不论庚辛(癸水有滋养庚辛金、泄辛金之功,而无泄庚金之力。癸水阴柔,庚金多反浊)。合戊见火(戊癸相见,有丙丁引化),化象斯真』。
“达于天津”、“逢龙而运”两句是历代注家没有解释清楚的。
8·《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八篇》『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应是错误的,存疑。
理由:(1)·天干地支的合化是有条件的,甲己之年、乙庚之年、丙辛之年、丁壬之年、戊癸之年,两流年均相隔五年,两流年的天干根本不能相遇,何谈相合?(2)·即便某一流年的天干遇到可以相合的天干,极大多数情况是合而不化成羁绊,羁绊者,两五行失去生克制化的作用,也各失去有为之志,即《滴天髓》“出门要向天涯游,奈何裙衩恣意留”。(3)·十天干有特定的阴阳五行属性、喜忌、性情特点和生克制化关系。各流年之运气就是该流年天干的本气。
三·六气
六气是指一年四季中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即风、火、暑(湿)、热、燥、寒,它有一定的顺序和变化规律。包括主气、客气。
1·主气
主气,即主(主:主持、掌管)时(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之气,主治(主治:主持、掌管。治:管理、统治)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变化。
主气分主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即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六步,每步为一气所主,共4个节气,计两月。
主气之六步年年不变,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帝曰:“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的分定: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主大寒至春分;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主春分至小满;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主小满至大暑;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主大暑至秋分;五之气为阳明燥金,主秋分至小雪;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主小雪至大寒。谈论五运六气的资料,通常都是按这种方法分定六步主气。但与节气气候不符。
清·高士宗注《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愚按:地理(地理:地之五方五行也)应六节(六节:时之六气六位也),论南北四隅方位,非六气主时之位也。六气主时,以正月朔日(朔日:朔日,指每月的第一日)平旦(平旦:天刚亮的时刻)为始,一气主六十日,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太阴湿土,四之气少阳相火,五之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太阳寒水。《六元正纪大论》云:“六气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也”。其气当以立春为始,大寒为终(?应止于次年立春),此三阴三阳之气从阴而阳,由一而三,环转运行,天气如是,人气亦如是。前人图式,讹以地理相应之位,为六气主时之位,又扯大寒之气为六气之首,未免节气有乖,三气少阳,四气太阴,不无阴阳倒置。且于《五常政》,《至真要大论》诸篇,次序不合。前人因讹传讹,亟当改正』。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和平:温和、不猛烈),少阴所至为暄﹝暄(xuān):温暖、炎热﹞,太阴所至为埃溽﹝埃溽:土气湿润。埃:尘土。溽(rù):湿润﹞,少阳所至为炎暑(炎暑:火气,炎热),阳明所至为清劲(清劲:清正刚直),太阳所至为寒雰﹝寒雰:空中凝聚的寒气,泛指寒冷。雰(fēn):雾气、气﹞,时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wèn)启﹝璺(wèn)启:开启,喻万物萌芽。微裂未破为璺;拆开为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舒:舒展。荣:发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员:同“圆”,周也。盈:满也),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行出:出行,见于户外),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庚:通“更”, 变更、更换;也指西方庚金的肃杀。苍:苍老),太阳所致为寒府、为归藏(归藏:收藏),司化之常也。
厥阴所致为生、为风摇,少阴所至为荣、为形见(形见:形显于外。见:显露),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云雨:湿化),少阳所至为长、为番鲜﹝番鲜(fān xiān):茂盛而鲜明﹞,阳明所至为收(收:阳明主深秋,肃杀万物)、为雾露(雾露:清寒也),太阳所至为藏、为周密(周密:周致深密),气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风生,终(终:极,结果)为肃(肃:清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中:与“始”“终”程度不同,指中间、里面。少阴、太阳兼禀水火阴阳之气,故用“中”而不用“终”)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注雨:大雨、暴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蒸溽(zhēng rù):闷热而潮湿、湿热﹞;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凉:温度低、冷(指天气时,比“冷”的程度浅)﹞;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高士宗先生的评注是正确和合理的:(1)·符合六气在四季节气的正常变化规律。(2)·符合十天干在四季节气的旺衰变化规律。(3)·符合《黄帝内经素问》里“三阴三阳”流通变化顺序。
主气的顺序和节气(时间)
初之气,为缺阴,厥阴风木(甲木),始于立春,止于清明(农历正二月)。
二之气,为―阴,少阴君火﹝丙(丁)火﹞,始于清明,止于芒种(农历三四月)。
三之气,为二阴,太阴湿土(己土),始于芒种,止于立秋(农历五六月)。
四之气,为一阳,少阳相火(丁火),始于立秋,止于寒露(农历七八月)。
五之气,为阳气明显,阳明燥金(庚金)﹞,始于寒露,止于大雪(农历九十月)。
六之气,为二阳,太阳寒水﹝壬(癸)水﹞,始于大雪,止于次年立春(农历十一十二月)。
2·后天八卦图简介
后天八卦图
八卦分为先后天,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情况。
后天八卦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后天八卦图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节气,于此可见卦图的实质了。
后天八卦图的排列顺序和含义:
(1)·震,排在东方,东方属木,木旺于春。
(2)·巽(xùn),为风为木,排在东南方,万物齐于春夏之交。
(3)·离,为日为火,位在南方,南方属火,火旺于夏,草木畅茂。
(4)·坤,为地,为柔,为阴土,坤自土出,南方火生土,位在西南方,言夏末秋初,草木归根,致养于大地。
(5)·兑,为说,为悦,人悦秋实收获,西方属金,金旺于秋。
(6)·乾,其性刚健,于物为金,时值秋末冬初,戌亥之月,阳气剥而阴气生,阴阳相薄相战于乾之方,草木折损之时。
(7)·坎,为水为月,北方属水,子月万物已归,草木退藏,休息慰劳于子之中,故曰坎。
(8)·艮,为止,为终,次于坎,一年四时之气循环至冬春之交,万物之生机停止。
3·十二地支简介
(1)·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滋也,阳气刚刚萌发,滋生于地下。
丑:纽也,地寒气冶,万物屈居地下。
寅:演也,阳气想出世,它在地下不停地演化。
卯:冒也,万物从地下冒出来。
辰:伸也,万物从地下长出来后,可以舒展一下身体了。
巳:已也,阳气已经遍布大地,阴气收藏。
午: 通“啎(仵、迕)”,抵触、违逆、不顺从,阳气旺极,阴气冒地而出迕逆阳气,即阴阳初次交配,双方惊愕、不顺从。
未:昧也,日中则昃﹝昃(zè):太阳偏西﹞,趋向幽昧,阳气逐渐衰减。
申:楔也,言阴气用事,肃杀万物。
酉:就也,言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收藏,阳气衰微,下入于地。谓万物皆衰灭。
亥:荄(gāi)也,草根;核也。言万物把生命的精华归藏于根、核之中。
(2)·十二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参前述)
(3)·十二地支配四时
寅卯辰司春,巳午未司夏,申酉戌司秋,亥子丑司冬。
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
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以十二地支纪时:从前日23点开始至当天23点止,地支从子时开始至亥时止,一个地支代表2小时,一天十二个时辰。
(4)·十二地支合化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5)·十二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辰戌丑未合土局。
(6)·十二地支冲克
子午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丑未相冲。
(7)·月令十二地支藏干的旺衰
子月:前十天中壬水旺,后二十日为癸水气。
丑月:前九天中癸水旺,接着三天金(辛金)进气,余下己土为旺气。
寅月:前十四天分两段,丙火、戊土各旺七,后十六天甲木兴。
卯月:甲木初旬仍当旺,中下旬由乙木承。
辰月:前九天中乙木兴,尔后癸水三天气,余下戊土来执承。
巳月:前九天中专生金,再来十六丙火令,余下戊土接火荣。
午月:丙火掌权只一旬,中旬让给丁火兴,余下己土得权柄。
未月:前九天中丁火盛,乙木仅得三天兴,余权交由己土行。
申月:上旬交由土(己土)当权,尔后壬水掌三天,余下十七庚自行。
酉月:前十天中庚金旺,中下二旬交给辛。
戌月:前九天中辛金盛,过后让丁三天兴,余属戊土独丰荣。
亥月:前七天中戊土荣,接着甲木五天兴,余下壬水步后尘。
注: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的时间是从交该月节令﹝节令(月令):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之时起,至交下月的节令止。二十四节气与公元纪年历(公历)相同,属于太阳历,所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节令(月令)是6日、节气﹝节气(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是21日,下半年是8日、23日,前后相差不到1―2日。中国农历纪年历法中历年历月长短﹝指天(日)数)不一,不准确。
4·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素问》以三阴三阳代表六气,规定了其流通顺序和一一对应关系。流通顺序:厥阴之后为少阴,少阴之后为太阴,太阴之后少阳,少阳之后为阳明,阳明之后为太阳,太阳之后为厥阴,循环无端。一一对应关:厥阴对少阳,少阴对阳明,太阴对太阳。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滴天髓》开篇的《通神颂》即是本书的精髓,也即论命之至理:欲识三元(三元:天、地、人)万法宗(宗:主旨、宗旨。万法宗: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则),先观帝载(帝载:天地、阴阳之谓也。帝:天;载:承载,引指地)与神功(神功:五行播于四时而生克制化不息)。坤元(坤元:指天地、阴阳。坤:地;元:干元,指天、帝)合德(合德:和谐)机缄(机缄:机理,生机)通,五气(五气:五行之气)偏全(偏全:旺衰)定吉凶。戴天履地(戴天履地:天地之中)唯人贵,顺者吉兮凶则悖(悖:逆)。要与人间开聋聩(聩:耳聋),顺悖之机(顺悖:察日主旺衰喜忌,命局、命宫、大运、流年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调候为日主所喜,为顺;反之为悖逆)须理会。理(理:阴阳五行旺衰之真机、真理)乘(乘:随也)气(气:四季春夏秋冬之气)兮岂有常(岂有常:阴阳五行的旺衰随四季之气的变化而变化),进(进:来。将来者进,是谓相;进而当令,是谓旺)兮退(退:去,离开。行之盛而退,谓之休;退而无气,谓之囚)兮宜抑扬(抑扬:言声音高低起伏。相则方长之气,其进无涯;相后即旺,旺极则退,其退反速。宜拿捏其浅深)。配合干支(注意干支:四柱干支、命宫干支、大运干支、流年干支。审日主旺衰喜忌,当扶则扶,当抑则抑,吉凶祸福自然明白)仔细详,断人祸福与灾祥。
即《黄帝内经素问》中“三阴三阳”的制定(命名)和其代表的六气的意义(含义),是根据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而确定的。
(1)·厥阴风木:厥者,尽、缺。
寅卯(正二)月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丁火坐死、病之地,丁火进气;癸水坐沐浴、长生之地,癸水退气;癸水可以克制丁火,因克制丁火而丁火、癸水互相耗损其气。
乙木坐旺坐禄;己土坐死、病之地;乙木克制己土,因克制己土而乙木、己土互相耗损其气。
庚辛金坐绝、胎之地,庚辛金不可用,庚辛金可以互损阴阳之性。
丙火坐长生、沐浴之地,丙火进气;壬水坐病、死之地,壬水退气;壬水克制丙火,火旺侮水,耗尽壬水其气。
戊土生于春月,木旺土虚,其势虚浮。
甲木坐禄坐旺,木性升腾而无所止。
甲木代表阳木,代表木的生长、升发、柔和(顺)、能伸能屈、条达、舒畅的特性和功能活动。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厥阴所致为和平、风府、开启、摇动,终为清肃。
故,缺阴(阴尽)而甲木主时,取名厥阴风木。
(2)·少阴君火:少者,数量小,跟“多”相对。
辰巳(三四)月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乙木坐冠带、沐浴之地;己土坐衰、旺之地;乙木克制己土,因克制己土而乙木、己土互相耗损其气。
辛金坐墓、死之地,辛金不可用。
戊土坐冠带、建禄之地,戊土进气;甲木坐衰、病之地;甲木克制戊土。
壬水坐墓、绝之地,壬水不可用;癸水坐养、胎之地,癸水不可用。
丁火坐衰、旺之地,取一阴。
丙火坐冠带、建禄之地,丙火进气。
丁火耗损丙火的阳刚之性,丙夺丁光而司权,丙火旺而不烈。
庚金坐养、长生之地;丙丁火克制庚金而庚金不可用。
丙火为阳火,代表火的炎热、焚烧、温暖、上升、光明的特性和功能活动。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少阴所致为暄、火府、舒荣、形显于外、热生,中有寒(中有丁火耗损丙火的阳刚之性,火旺而不烈)。
故,丙(丁)火主时,旺而不烈,取名少阴君火。
(3)·太阴己土:太者,大、最。
午未(五六)月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甲木坐死、墓之地,甲木不可用。
壬水坐胎、养之地而不可用。
癸水坐绝、墓之地而不可用。
丙火坐旺、衰之地;庚金坐沐浴、冠带之地;丙火克制庚金,因克制庚金而丙火、庚金互相损耗其气。
丁火坐建禄、冠带之地;辛金坐病、衰之地;丁火克制辛金,因克制辛金而丁火、辛金互相耗损其气。
五六月戊土坐旺、衰之地,戊土固重,承载万物,不能化为六气。
五月乙木坐长生之地;五月己土坐建禄之地;乙木克制己土,乙木、己土互损其气。
六月乙木坐养地;六月己土坐冠带之地;乙木不能克制己土;己土阴柔卑湿,得火热蒸化而化为暑湿之气;取二阴。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趋下、易袭阴部。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太阴所致为埃溽、湿生、雨府、员盈,终为云雨。
故,己土主时,取名太阴湿土。
(4)·少阳相火
申酉(七八)月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甲乙木坐绝、胎之地,不可用。
丙火坐病、死之地;戊土坐病、死之地;丙戊不可用。
癸水坐死、病之地不可用。
己土坐沐浴、长生之地;壬水坐长生、沐浴之地;己土浊壬。
庚辛金坐禄旺之地;丁火坐沐浴、长生之地;七八月,暑湿之气退气,阳火丙火的生机将要熄灭,但炎热(丁火:它是火的阴质部分,不代表火的功能活动,但不失火炎热、光明、刚烈的特性)尚存,六气以炎热主时;丁火克制庚辛金;辛金阴柔,见丁火则消融;庚金得丁火之制而良冶销熔遂成剑戟,洪炉煅炼时露锋砧,庚金收杀万物;秋实收获,人有欣悦之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少阳所致为炎暑、热府、行出、番鲜、终为蒸溽;因克制庚辛金而耗损丁火之气;庚金为阳金,取一阳。
故,丁火主时,取名少阳相火。
(5)·阳明燥金:阳者,阳干也;明者,明显、显露,也指多。
戌亥(九十)月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乙木坐墓、死之地,不可用。
己土坐养、胎之地,不可用。
丁火坐养、胎之地,不可用。
丙火坐墓、绝之地,不可用。
戊土坐墓、绝之地,不可用。
庚金坐衰、病之地;辛金坐冠带、沐浴之地;壬水坐冠带、建禄之地;癸水坐衰、旺之地;甲木坐养、长生之地;壬癸水泄通庚辛之气而生甲木,但甲木初生之时,其气柔弱,甲木不耐水之生,水多反克,有损精神,窒息甲木的生机。庚金、壬水、甲木均属阳干,但辛金、癸水耗损庚金、壬水的阳刚之性,壬癸水阻遏甲木的生机,所以,取名阳明,即阳干明显或阳干多。
九十月,时值秋末冬初,戌亥之月,阳气退而阴气生,阴阳相薄于乾之方,草木折损之时;庚金(辛金为金的阴质部分,代表形质)者,其性阳刚,其气有清洁、肃杀、沉降、收敛的功能作用;壬水,指水的阳气部分,其性阳刚,其气奔流趋下,癸水为水的阴质部分,多指形质,代表水的滋润功能,壬癸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的功能作用;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阳明所致为清劲、司杀、庚苍、收敛、燥生,终为凉,皆指庚金的功能作用。阳明者,也指阳干的功能作用明显。
故,庚金主时,取名阳明燥金。
(6)·太阳寒水
子丑(十一十二)月四季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戊土坐胎、养之地;己土坐绝、墓之地;戊己土不可用。
乙木坐病、衰之地,乙木不可用。
丙火坐胎、养之地;丁火坐绝、墓之地;丙丁火不可用。
庚金坐死、墓之地,庚金不可用。
甲木坐沐浴、冠带之地;辛金坐长生、养之地。
壬水坐旺、衰之地;癸水坐建禄、冠带之地。
十一十二月壬癸生旺,水冷冰凝,天寒地冻,封藏万物,辛金也不可用,壬癸水也不能互损阴阳之性,见甲木、壬水两阳干,命名为太阳;但,寒极生热,冬至后阴极而一阳复生,大寒后二阳复生(丙火坐胎、养之地,历代喻丙火为太阳),所以太阳也指冬腊月两阳复生。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太阳所致为寒雰、寒府、归藏、周密,中间为温热。
故,天寒地冻,壬癸水主时,二阳复生,取名太阳寒水。
5·司天、在泉
(1)·司天、在泉:“司天”与“在泉”相对。司者,职掌,主管。泉者,黄泉,在地下。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确定司天、在泉的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后天八卦图中六气的相对、相应和一年中六气流转关系,司天主治(主治:职掌、掌管)流年上半年运气,即是流年上半年中最旺的气;在泉主治流年下半年运气,即是流年下半年中最旺的气。司天是以流年地支来确定的,司天确定后再按照“三阴三阳”――对应的关系,确定该年的在泉。
司天、在泉确定后,按照“三阴三阳”的流通顺序,以司天、在泉来确定四季的客气:司天定居于客气第三步气位,在泉定居于客气第六步气位。
年支---------司天-----------在泉
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2)·《黄帝内经素问》确定司天在泉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滴天髓·坎离》“坎离(坎离:水火)宰主天地之中气,成不独成,而有相济(相济:互相调济。济:补益。此处有的版本是'相持’。相持:相互对立)者在(在:存、居)”;《滴天髓·震兑》“震兑(震兑:木金)主仁义之真机,势不两立,而有相成(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成全)者存”。刘基先生、任铁樵先生对这两句话的解释都是含糊不清的。实际上这两句均是阐述阴阳的既对立又同根互存互用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就是根据阴阳的既对立又同根互存互用关系和二十四节气特点,取两相冲的地支中,月令运气最旺者,为这两个相冲地支所代表的流年的司天运气
子午相冲:后天八卦图中,子在坎位,午在离位;相冲的两地支在地支排列顺序中相隔六位;子支中藏干壬水癸水,午支中藏干丙火、丁火、己土;两支相冲则己土浊壬制癸,唯存丙丁火,丙丁同存时代表的是少阴君火;所以,子午之年取少阴君火丙丁火司天;根据三阴三阳的对应关系,则阳明燥金庚金在泉。
丑未相冲:丑支藏干癸水、辛金、己土,未支藏干丁火、乙木、己土;两支相冲,癸水克丁火,辛金克乙木,唯存己土生旺;未支属坤卦,为地,为柔,为阴土,坤自土出,位在西南方;六月含小暑、大暑两个节气,暑湿之气生旺;所以,丑未之年取太阴湿土己土司天,太阳寒水壬癸水在泉。
寅申相冲:寅支藏干丙火、戊土、甲木,申支藏干己土、壬水、庚金;两支相冲,壬水克丙火,庚金克甲木,戊己土互损阴阳之性而承载万物;戊己土属坤卦,位居西南方(申支),夏末秋初,丙火已病,丁火坐沐浴;七月立秋后,暑湿之气渐消,炎热仍存;所以,寅申之年取少阳相火丁火司天,厥阴风木甲木在泉。
卯酉相冲:卯支藏干甲木、乙木,酉支藏干庚金、辛金;两支相冲,庚辛金克制甲乙木,庚辛金属阳明燥金;酉支属兑卦,为说,为悦,人悦秋实收获,位于正西方,金旺于秋,庚金主清劲、司杀、庚苍、收敛、燥生;八月含立秋、处暑两节气,庚杀生旺,暑湿之气消退;所以,卯酉之年取阳明燥金庚金司天,少阴君火丙丁火在泉。
辰戌相冲:辰支藏干乙木、癸水、戊土,戌支藏干辛金、丁火、戊土;两支相冲,癸水克丁火,辛金克乙木,愈冲而戊土愈旺;秋冬戊土之气休囚,收藏万物;戌支属乾卦,位居西北,时值秋末,丙火坐墓、丁火坐养,阳气剥(剥:衰微、减少)而阴气生,阴阳相薄相战于乾之方,草木折损之时;戌月含寒露、霜降两个节气,寒露者,寒冷显著也;所以,辰戌之年取太阳寒水壬癸水司天,取其寒凝封藏万物之特性和作用,太阴湿土己土在泉。
亥巳相冲:巳支藏干庚金、丙火、戊土,亥支藏干戊土、甲木、壬水;两支相冲,庚金克制甲木,壬水克制丙火,愈冲而两戊土愈旺;春夏戊土气动而辟,万物发生;巳月的开始是立夏,立夏前后往往有连续几天的大风(东南风),称为震雷风,预示着雷雨季节的开始;巳支在后天八卦图里属巽(xùn)卦,为风为木,位在东南方;所以,以月支而推流年,亥巳之流年取厥阴风木甲木司天,少阳相火丁火在泉。
6·客气
主气是指各流年中,主时四季的,固定不变的六气;各流年的主气均相同。
客气则指各流年中,除主气外,主时四季的六气;每个流年,有其特定的四季客气。客者,寄也,寄居于流年四季,除地支相冲的两个流年主客气均相同外,不同的流年有不同的客气。客气是按“三阴三阳”的流通顺序,根据每年的司天、在泉来确定的,每年的第三步客气即是该年的司天之气,每年第六步客气即是该年的在泉之气。
四·五运六气的制化应用
五运六气的制化问题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详细的论述,但含糊不清,难以应用。
实际上,五运六气的制化就是流年中流年之气、司天之气、主气、客气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
1·流年之气与司天之气的制化,可以判断这一年上半年气候的大概情况;流年之气与在泉之气的制化,可以判断这一年下半年气候的大概情况;并由此而推断这一年气候对自然界的影响。
2·流年之气、司天之气、主气、客气的制化,可以判断一年中某一季节(某一时间段,两个月)气候的大概情况,并由此而推断这一时间段中气候对自然界的影响。
3·五运六气的制化结果与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五行相联系(制化),分析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由此诊治疾病和判断预后。
4、五运六气与命局、命宫、大运、流年(含月、日、时)干支的阴阳五行制化,可以判断某一时间段的命运结果。
小结:阴阳五行本乎天地之间而不穷,五运六气的制化也施布于天地间。
当然,五运六气作为一种学说,需要客观的,完整的证据来验证其科学性、正确性、适用性。
待续:1840年---1900年历年历月(历日)有关历史事件的五运六气分析(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