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月 | 前童古建筑(三):上堂屋、大夫第、童保暄故居 、戒烟所
前童古建筑(三)
文/泰山月
上堂屋
上堂屋 位于书院巷内,坐北朝南,初建于明末清初。由三道台门、前天井、前座、后天井、后座、两厢、边厢组成。现第一道台门已毁,留有石门槛一道,边厢已改建为砖混结构。后座正厅面阔三间二弄,五架梁、硬山顶、穿斗结构、六柱落地、柱为圆柱形,柱础为圆鼓形,额枋平板枋上设斗拱4攒,檐柱头有座斗,变体云头拱,有圆雕件“倒挂狮子”、“凤鸣朝阳”。单步梁随梁枋上雕刻有“习武”、“尊师”等图文,还有小鹿、鹦鹉、麒麟、犀牛望月等,剔地深雕瑞禽、瑞兽,精巧细腻,刀法娴熟。
整座院子通面宽33米,通进深约54米,占地面积约1782平方米,墙体裙肩为卵石叠筑,墙身为摇斗式到顶。正厅明间无宝壁,墙体上设一龛,供奉家神或观音。龛下置放香案桌一张,以置供品和五时祭具。因院内藏有清嘉庆24年(1819)颂发的圣旨一道及三幅清代童氏祖宗“容像”,故又称“圣旨楼”。
圣旨长1.68米,宽0.28米,绢质绫裱,朱砂底色,墨书250个字,内容是表彰童桂林父母教子有功。祖宗“容像”工笔重彩,虽不是写真像,却也惟妙惟肖。童桂林,字芳五,号燕山,前童举人。读书异常用功,且非常孝道,有孝名,晚年德高望重,曾为多位祖先写过谱记,并留有多首赞美前童的诗词。因童桂林是个举人,孝名声闻朝廷,皇上下旨表彰其父母教子有方,其实已肯定了童桂林的孝子地位。孝悌是儒家美德的核心部份,为历代帝王所接受,并以各种手法加以提倡,从汉代的举孝廉到清嘉庆的下旨表彰,无不如此。
更为奇妙的是第一道台门前的卵石地面上嵌有一个很大的椭圆形黑石子。宅内一位80多岁的老者说,此石是“取中”作用,即台门的中心座标。中心座标,称纵轴线,与横轴线相交,即风水上所说的“十字线”,即院落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之位置。这四个位置是吉位,容不得污秽之物⒃。这个黑石子似乎是一个警示,要宅内成员循规蹈矩,方正为人。另外,前童也与其它地方一样,讲究寓意,即心理上的一种期盼,“取中”不也有“考中”的寓意存在吗?二台门前是照壁,已无字迹可寻。第一道台门前,有一座楼,叫八角楼,原先戗角起翘,后改建,但屋顶还有旧的痕迹。院子东北角有一小宅院,只一巷之隔,台门上嵌有石质圆雕貔貅一只。貔貅,似狮,食而不屙,主财,北方人视为财神,南方人多作解煞用。凤鸣朝阳,《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各有婉雏,子知之乎?夫婉石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东为青龙居住的地方,也是朝阳升起的地方,凤鸣则天下和,日升则天下兴。这也是童氏祖宗希冀后代子孙能有理想和抱负,鼎襄天下,成为贤才的意思。鹦鹉,可谐音为“英武”。希冀童氏代代文有贤俊,武有英才。还有一则“童子习武”图,是中国百戏艺术在前童的建筑物上反映。从夏代的“乐舞”,到周代的“讲武”、“散乐”;从夏桀的“奇伟之戏”,到秦代的“角抵俳优之戏”,在这个一脉相承的基础上,汉代出现了“角抵戏”,亦即“百戏”⒄。它汇集各项技艺,包括民间的歌舞、武术、杂技、幻术等 。宁海古建筑常见童子舞刀,举石锁,耍花坛、抛花砖、舞龙灯,走高跷等“百子图”雕刻,这其实就是清代沿承了上古时代的“百戏”,并在雕刻艺术中的真实反映。
前童的雕刻中,还有多块雕板反映的是战争的场面。战争,除了有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份就是战马 。我们知道,战争时期也是人们共同挑 起社会责任的时候,在血与火的拼杀中,一种患难与共的意识不自觉地主宰着每个成员,精神境界为此得到升华,凝聚力极强。此时,会显现出无数英雄,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来。就是动物,或许受到人类的精神感召,也会作出一些非常理,且十分忠义的事来,特别是表现在战马身上。而忠义与凝聚力则 是一个宗族内最要提倡的,所以,在宗族的公共设施中,往往会描绘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战争场面,让曾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的忠义人物得以永久展现,并伴随着出现忠贞不渝的坐骑,使后代子孙为之感动,为之振奋,为之孝悌,为之捍卫宗族的繁衍而不惜自已的性命。再者,这种精神的扩大,即是忠于国家的一个潜在力量。这方面的雕刻题材曾激励过前童的数十代人。
龙是汉族先民们最早崇拜的吉祥物,也是汉民族的图腾,在封建社会中作为帝王的化身,皇权的象征 ,使龙与普通百姓之间产生了遥不可及的距离。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已 “天子 ”的地位,几次下令民间不许用龙的图纹⒅。而大量应用于民间建筑上,多是清代中后期的事了。在前童,龙纹在每座清中晚期建筑中都有出现,民国初期的更是比比皆是。靠行政手段来阻止民间对龙图的应用,这是行不通的。走进前童的古建筑,龙纹随处可见,便是这个缘故。
此宅的另一个特点为台门有二道,前有照壁。照壁在风水学上是用来解煞气的,免得对面山头有不正之气直冲宅内⒇。此宅第一道台门朝东,二道台门朝南,属侧入式庭院。这种台门,往往是正门有冲,再在另一个方位设一门,以期解煞。从建筑伦理学上说,照壁 与侧入门都是为了宅内的隐蔽,使外人一眼看不到宅内的人事活动。另一个特殊现象,即此宅分前后二个院子,俗称“穿堂”屋。此宅还有“边厢”,往往有边厢的院子,规格是较高的,称得上真正的大宅。有的更大的宅院有数道边厢,再加后厢,台门并列五洞,在宁海就存在一处,上堂屋与它有相似之处, 依稀显现昔日圣旨楼的辉煌。来此,会使人想起宁海平调戏里一首探花归里的歌:“去时节桃花初放柳青青,今日个衣锦归,桂花酒香风阵阵。入庭院景物依稀,读书人,换罢了旧时行装。”
该院为明末清初时童永昌所建。当年,童永昌之父童应处,寄寓于古岫岭 ,父子全家克勤克俭,家境日益昌隆。于是,童永昌归里筑庐,原址为今天的里道地(即院子)。室庐新建后不久,即遭祝融之灾,台门及东边厢房全部烧光,只剩下堂前屋和西厢房。童永昌不气馁,第二年就在废墟及车门外盖起茅屋。及至乾隆年间,由后裔童桂林重建其宅。上堂屋自明末失火后,直到乾隆年间重建,说明了前童人的建房确非易事,建房的资金有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前童有句话,说是“砌屋先买瓦”,即是造房子要需要很大一笔钱财的,是人生第一件大事。一般人家不是有了足够的钱再去建房,而是今年有钱买点瓦,明年有钱买点砖。靠勤俭节约,逐渐备足材料。但从童永昌的“不气馁”,我们似乎看到了前童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历古以来,民间的宅院不知有多少化为灰烬。灾难来临后,有多少人家从此妻离子散,家道中落,多少人从此心如槁灰,一蹶 不振,有的甚至四处流浪,客死他乡。而童永昌宁可在废墟上建起茅屋遮风避雨,也不离开故乡,这就是前童人的志气,他们的生存能力显得特别顽强。
大夫第
大夫第 位于石镜山路北边。建于清道光年间。三合院,由台门 、天井、正厅及两厢组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走进一条东西向的卵石幽巷,巷口就是一座台门,东头也有一座相同的台门。据传,旧时两个台门一关,在大门内再夹立厚厚的木板,强盗就进不了这巷内的三个院落,这样,这些院落就有了安全保障。大夫第就是此巷内的院落之一。
台门一道,西南向,仪门一道,朝西,为侧入式院落。第一台门为重檐楼阁式,门簪上刻有“爽挹南薰”四字。挂有清同治六年(1867)浙江总督左宗棠题赠的《大夫第》匾额一块,黑底沥金,二暗抹头,高约1.2米,宽0.7米。仪门为牌科式,肚兜上堆塑有人物故事、福禄寿喜以及动物花草。并堆塑有额联:“秀挹塔峰拥旭日,兰斜晖祥开鹿阜。”仪门后背堆塑有刘海戏蟾、福禄寿三星、麻姑献寿,左右马头墙上有“瑞兆鹿鸣”等泥灰堆塑大字。阳文,圆润娟秀。墙体为摇斗到顶。正厅为三开间接两畏,硬山顶,五架梁,前单步梁,后双步梁。明间为穿斗结构,六柱落地。顶柱石上柱础为圆鼓形。柱头略有卷杀。檐廊有额枋、平板枋,柱 头上有四个悬雕梅花鹿饰件。厅内宝壁上有浅浮雕隔扇八片,上镌刻有山水诗文。两厢明间有粗厚的“福禄寿喜”大格扇,格心盘为篆体字,显得非常大气。明间双格扇门,二竖五抹头,绦纹板上有戏剧故事浅雕,工字形格条,格棂心为圆形,内镌刻高士逸人。墙体裙肩之上为摇斗式直达墙肩。天井为长方形石板错缝铺筑,平整干净。
此宅是民国初年第一任县长童建侯的住宅,2000年初毁于火,仅存台门、仪门。前童人历代都注重保护自已的家园,最重要的是他们很注重防火。防火在古时的前童就受到高度重视,它又可分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某种俗信,二是落实到具体措施。俗信方面:如明经堂房顶正脊上有一条砖灰堆塑的脊饰,是一个道家的太极图,俗称阴阳双鱼。俗信以为这样的脊饰能调节阴阳,起到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的防火作用,使人们心理上有了一个免遭回禄的安慰。鸱尾是海中的一种大鱼,俗信以为它能吸海中之水起灭火作用,所以古建筑中多见它的造型,特别是古戏台顶部正脊两头,几乎都有。前童特别明显的,就是致思亭正脊上的鸱尾,俗呼“双龙”。马头墙上的鱼龙堆塑,虽以“鱼跃龙门”、“鱼化成龙”的五子登科愿望为主,但不排除它起着防火消灾的镇宅作用,俗信以为这些动物都是与水有关的。
在防火的具体措施方面:前童祖辈采取了开砩引水的方法,辅以村内数十口饮水井,进行防火。在正月上八上灯、下八落灯时,也是村内用火较多的时候。这盏灯,也叫“天灯”,最早只有庙里挂,庙前竖一根长竹竿,灯就挂在竹梢头。日里不点,夜里才点亮。后来,正月上、下八时,家家户户都点灯,这是用火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正月,户户都要放鞭炮,元宵还要放铳花,点香烛,灶用明火也增多,是个用火最多的季节。再加前童是个干旱地区,有时长期不下一滴雨,虽有白溪、梁皇溪之利,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历来用敲锣的方式提醒人们注意防火⒆。前童的建筑除了利用水源保护外,还采用高高的防火墙进行隔离。这些俗称马头墙的高墙,几乎每个院子都有,它能隔离火势蔓延到相邻院落,起隔离带的作用。它还能防风,免使院内建筑遭受风暴袭击,故亦称风火墙。它的形状有的做成马头形,有的做成元宝形、观音形,墙头上堆塑有动物饰件,给古村以壮观嵯峨之势,是前童祖辈留下的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特色。到了民国年间,族里还从外地买来一台灭火机,中挂一个铜钟,两头可挤压,人俗称“拗龙”。拗龙要配水枪,消防队员要戴铜帽,这种铜帽帽顶生脊,前后有沿,很是威风,好似国外的仪仗队。
前童的民居一般都沿袭了明清的风格,以四合院为多,俗称“四檐齐”。房子的构架均为木质结构,分楼上楼下二层。正厅与厢房多成奇数。一般台门面朝南,正厅称堂前,两侧次间为东西大房,开双扇长门,内框外板,不刻花,不镂空。紧贴大房称畏下间,一般用作厨房,是供宅内人员膳食或红白喜事烧菜的地方。畏下间内,砌有灶台,多用三眼灶,烧杂柴。灶门前用长石条隔成长方形,称锅灶膛。一来可防柴火掉下引发火灾并保留火种,二来可在灶膛内用灰火煨白鲎咸肉粥等文火煨煮的营养食物,味道非常香美,可供产妇或年老体弱者食用,效果往往很好。过年时,这个灶台就更加派上大用场,灶膛内烧柴火,锅上放淘蒸,一笼笼热汽腾腾的麻糍花就从这大灶上蒸熟。红白喜事时,一桌桌鲜美的佳肴就从这里烹烧出来。关于灶台的方位,风水上也有讲究:“炉台向东或东南大多吉祥”⒇。畏下间与与北方的稍间或尽间都不同,它的前檐廊柱即为厢房隔断板的支撑柱,屋面相交之处用天沟(夹邻)泻水,这是浙东建筑的一大特色。前童人称正厅明间为“堂前”,台门称“车门”,天井称“道地”。这三个地方往往是兄弟析产以后的公共场所,院内不管哪户遇红白喜事,其它住户都要无条件搬走堆放的杂物,服从大事。与正厅相对的叫倒厅、倒座、或轿厅。宽若正厅,深减倍。大户人家有客轿进门,在此下轿。东西两厢一般各为三间,中间一间,俗称“小堂前”。关于“堂前”的俗称,可能是一种谐音,“堂前”意义不通,原意可能是“轩”。“车门”,也是一种谐音,应该是“阊门”。还有“后拔步”,叫“后厢”或“后进”。
童保暄故居
童保暄故居 又称柏树院。童保喧(1886-1916),字伯吹,辛亥革命时被推举为浙江临时都督,为指挥杭州光复立下功劳,为此这里面又称都督院,坐北朝南,建造于民国早期,位于前童村停车场旁。整座平面建筑,依中轴线,依次为三角地、前台门、坛场、后台门、天井、前厅、月洞门、后天井、北墙门、预备房(后拔步)。 二台门为重檐建筑,前进有倒座及东西两厢;后天井为石板铺设,有东西厢房。厢房前设二廊,东西南北贯通,称四大廊。廊中东西两向开有小门,东为花园,西为马房。花园内种有桂花、古木、小竹;马房里养有马。后厅前后各开设大门三扇,平时走边门,遇大事开中门;宅院墙外东南北三方有渠水流经。墙体为摇斗到顶。嵌设封候挂印,喜鹊登梅等石花窗。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解放后,改建为粮库,现有部分建筑尚存。
这座名人故居,也有特色,它是一座由住宅与花园连为一体的民国时期的名人建筑,这在宁海县城有好几处,但在前童却仅此一家。小型私家园林要值景而造,采用借景和屏障等方法,以山池为中心,使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不断发生变化。花园已毁,但从前童老辈人的口中能知道一些信息,并由此而想象出当年的布局。这是个袖珍式的花园,离不开水石二个两个基本条件,山石可能是海岛礁石,这水却是前童自已的,即杨柳洪砩之水。另外,关于宅内的“四大廊”建筑,东西南北贯通,又设在二进厢房前。这似乎不是居住的正房,它或许是一个与花园配套的十形廊轩。可惜这座将军府第解放后改建成粮站,已难觅当年的风采,只存留于老人的记忆之中。
戒烟所
戒烟所 为前童村童宏曹住宅,建于民国初年。童宏曹〔1884-1957〕,字远洲,一生务农,并兼卖猪肉。当年鸦片危害乡里,人为槁木 ,村为鬼域 ,以至妻离子散,满目凄凉。童宏曹出于爱心,集本村及邻村吸毒者于己宅,免费提供食宿,帮助他们戒烟。对此义举,县长李涵夫题赠匾额“急公好义”,以示褒奖。
戒烟所坐落在前童大祠堂西侧,东为村道,南为民居,西为村道,北为村道。台门朝南,用铁皮裹板门扉。额枋上有门簪4个,无字。倒座面阔3间2弄,单檐硬山顶平房。两厢面阔各3间1弄,重檐硬山顶二层楼房。北厢门面改建。两厢明间用团寿棂心,北厢槛窗用软棂条和寿星骑鹿棂心。天井为长方形,方形石板错缝铺设。正厅面阔3间2弄,,畏下各2间,重檐硬山顶。明间6柱落地,檐廊柱头用月梁穿插枋,枋上雕刻人物故事。栌斗出跳,挑尖梁头上用十八斗,斗拱承托挑檐枋梁。柱础为高足圆鼓形。明间内额上挂“急公好义”匾一方,左上方题“宁海县县长题”,下钤“李涵夫”长方形印章一方。右下方题“童宏曹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黑地金字,四暗抹头。此宅建筑风格简洁明亮,素净恬静,没有太多的装饰,但它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宅主童宏曹操刀卖肉,少有积攒,就能识大体,不忘国忧,倾其所有,劝民戒毒,真实地反映了一介正直国民的爱国热情。
以上是前童古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七百余年,这些住宅为一代代的前童人遮蔽着风雨,给前童人带来了家的温馨。一个家,一片木构架的建筑群,看似那么的平淡无奇,但为了它,人类付出了多少艰辛。前童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木构架建筑发展到最高峰的范例,值得后代子孙珍惜。
(待续)
写于二十年前2021年10月修改
END
作者简介:
滕延振,笔名泰山月,古道等。浙江宁海文物办退休。国家文物博物副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宁海民间文艺家学会顾问、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专著多部。也兼写小说、剧本、小品等文艺作品,并获市、县奖。
□图片:网络
□题字:储吉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