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讲堂 | 要把金针度于人——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下)

要把金针度于人--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下)

02.

一张文化的大地图——文献目录的三个里程碑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文献目录的第一座里程碑。汉志把天下之图书分为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一个总说,不能算一类,也就是把图书分为六大类;每一类下面又有隶属的小类。这样,第一个文化的版图就建构起来了。
这个版图里面,六艺是最核心的,启示人们读书要从六艺开始,以六艺为圭臬;诸子是从六艺里面派生出来的,称之为九流十家;兵书,术数,方技三大类在当时已是显学。
七略已经奠定了中华文化学术的格局,所以,时人有言: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隋书.经籍志》是中国文献目录的第二座里程碑。距离《汉书·艺文志》已经过了五百多年,对文化重新作了一次大的整理,这样,第二个文化的版图就建构起来了。
这个分类,最重要的变革是出现了四部分类法。道佛两家,自成一类,这就是四部两家分类。从此一千多年,这个图书系统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后来的正史中都有《艺文志》,如《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综括了一个朝代的思想文化学术。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文献目录的第三座里程碑。可谓是文献目录学的集大成,这样,第三个文化的版图就建构起来了。
提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要提一提《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缘起于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此建议一经提出,就成为当时朝野之共识。
《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是一项特大的文化工程,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件盛事。在功德无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在编纂的同时,大兴文字狱,禁毁图书3100多种。
《四库全书》的命运极为坎坷,极为传奇,开始缮写七部,分藏文华殿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热河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可是在不到二百年年间,竟然毁掉了一半。
呜呼,一些中国人呕心沥血创造了这些文化,然后被另外一些中国人把它轻易毁掉,毁掉了之后再呕心沥血地重新创造;这个过程,从秦始皇焚书,西汉末王莽之乱,东汉末董卓之乱,西晋末八王之乱,南北朝侯景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难,明代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火烧圆明园,庚子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愈演愈烈。经常想想这些文化的浩劫,也许可以升起一份对文化的难遭难遇,倍感珍惜之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中国文献目录的集大成,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文献目录的全景。
全部书籍首先分为四大部,即经、史、子、集,故名四库。这是第一级目录。
经、史、子、集的开头都有一篇总序;比如经部一开始就是一篇经部总序,对中国经学思想学术史,作了一次高屋建瓴地梳理和介绍,出自纪晓岚之手笔,言简意赅,信息极为丰富。
每一“部”下面再分成若干“类”,共计44类。这是第二级目录。
比如经书分成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等十个大类。每一类前面都有一段精辟的概述。这44类就好像44门学问的思想学术史,总和起来,就是一部中国学术简史。
一些比较大的类里面再分出属来,比如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全书共计66属,这是第三级目录。
“属”下面就进入具体的书籍,每一本书籍不是只罗列一个书名而已,而要对书的作者、版本、内容、流变,作一个精炼地梳理介绍;不过寥寥几百字,但都是古人读书的心得体会,和古人神交,趣味盎然。
经过这样一个系统地分类,中华文化典籍尽管卷帙浩繁,但都纳入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其源流本末,来龙去脉,上下前后,都变得有条有理,繁而不乱,一目了然。一旦摸清楚这个大系统、大纲目,就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大典籍、大人物、大精神;一言以蔽之,掌握了中华文化的大体,具备了中华文化的通识,成为中华文化的通人。
通人不是什么书都读,什么知识都知道,皓首穷经,一天到晚都在读书,而是有一个格局、视野、眼光。“胸中有了丘壑”,再面对海量的书籍信息,可以准确地定位,判断其价值,把握其精髓,行云流水,天马行空,这才是一个通人的气派。
而且,这个通人并不是多么高不可攀,因为文献目录这门学问并不难,中人以上都可把握,但受用却是终生无尽。
当然,文献目录只是提供了一个大的文化版图之后,提高了吸取信息的效率,终究不能替代读书;就好像拿到一张长安的地图,不代表亲到长安。正如金人元好问有诗云:
眼处心声句自神,
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
亲到长安有几人?

03.

中华文化的密码——经史子集的内涵

隋唐以后的文献目录,都遵循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这四个字一字千钧,懂得了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中华文化的学问也就大体上明白了。

那么,何谓经、史、子、集?

所谓经书,就是“道之体”,特指把那个天地人生的“大道”揭示得最圆融最中正最永恒的典籍;经书是天下之公理,可以永垂万世而不朽,放之四海而皆准。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曰: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

所谓史书,就是“道之用”,即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表现“大道”。类似于今天的历史学科。

所谓子书,就是“道之端”,即是对“大道”某一个方面揭示得特别深刻,可以自成一家,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就没有顾及到,甚至还可能有偏差谬误之处,还没有达到最圆融最中道的境界。类似于今天的哲学学科。

所谓集书,就是“道之华”,即是侧重用美善的方式来表现“大道”。类似于今天的中文学科。

经史子集的关系:

首先,经史子集这四个字不是孤立的并列关系,不是机械的排列组合,而是一个文化的生命体;这个完整的生命体,是四位一体基础上的一分为四。也就是说,经史子集不是分科,四个都要学,四个都学才能会通。会通了之后,再进入具体的技术层面,才开始专业分工。如果没有这个会通,上来就学问分家,互不相通,就等于破碎大道,肢解生命,搞成了死板僵硬的学问。

其次,这一体中的四位,等级分量不同,有轻重缓急大小之别,不可等量齐观,平等并重。所谓是“中国之书,总以四部。四部之学,经史为大”;维持着一个“尊经、广史、狭子、卑集”的格局。所以,弘扬中华文化,重点是复兴经学和史学,其次才是子学和集学。

综上所述,笔者以四部传统为基础,结合时代的新要求,把中华文化的学统规划为七大板块:

一、文字开基。二、童蒙养正。三、儒经道统。四、历史经验。五、子集悠游。六、道家逍遥。七、佛教解脱。

前面两个字是内容,后面两个字是宗旨。比如“童蒙之学”,其目的是养成健康理性正当之人格。

这七个板块的安排,不是某个权威的发明,也不是某个强权的规定,而是千百年来的中国读书人反复思考,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历史的传统,是合乎人性,合乎人心的一个结构和顺序。

按照这个次第去学习,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稳扎稳打、首尾相接、前后呼应,心里的感觉是井然有序、从容不迫、稳当踏实、不急不火、事半功倍。

这就好比按照最佳路线登山,拾阶而上,无限风光,次第展开。这时才知道中国历史上产生那么多文化精英,那么多大通家,除了必要的天赋,就是取法乎上。反之,我辈学子今天东打西撞,劳而无功,终无所得,就是不得其法;因此,学习国学,最明智的还是先回到这个次第,跟着传统亦步亦趋,然后再天马行空,也只有跟着传统走过之后,才可能在未来纵横驰骋。

END

特别说明:文章经张之锋先生授权,转载自“乐学人文通识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