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NZ︱欧南(Outram)与里弗顿(Reefton)的第一之争
欧南(Outram),但尼丁的一个郊区小镇,几百人的规模,毗邻泰伊里河,相当于一个渡口的地位,这座小镇中很大一部分人是从更靠近内陆的方向迁移过来的,本来他们居住在淘金路线上的居民点,结果19世纪后期一次规模很大的洪水导致了这次迁移。
小镇实在乏善可陈,于是绞尽脑汁思考历史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得瑟的点,那就是新西兰最早拥有电灯路灯的小镇。宣布这一学术成果之后,官方FB很是得意洋洋,没想到立刻就有人在下边留个一个问题,问那为什么去往西海岸路上的小镇里弗顿(Reefton)也声称自己是新西兰第一个使用电灯路灯的小镇呢?
沉默,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里弗顿天舒经常走过,确定那里记载着最初使用电灯路灯的历史,而且有图有实物,时间也很明确,1888年!
到底谁是天下第一灯?
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沟通好?街头旺星人眨眨水汪汪无辜的小眼睛,表示无论谁是第一,它压根儿也不在乎。
好吧,就算欧南没有明确的时间,没有官方记载的文件,可也不等于我们就不是第一呀!当时我们这里还有半截子铁路支线呢,你想想如果没有电铁路怎么运行啊?靠蜡烛点亮儿吗?
可这些听起来还是有点脆弱、无力,依我看算了,还是找找其他的点,就比方说这里还拍过一部电影呢,这个可是真有记载的,1935年,在欧南拍摄了新西兰第一部有声音的电影,《Down on the Farm》,导演是李·麦克劳德·希尔(Lee McLeod Hill),他出生在卡特顿(详见《Deep NZ︱卡特顿素描(Carterton)》),当时拍摄是与录音师杰克·威尔士 (Jack Welsh)合作,二战爆发后,希尔被任命新西兰第二远征军的官方战地摄影师,还被德国人俘虏,关在集中营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就连竞逐新西兰第一部有声电影拍摄地这个名头也是十分激烈的,《Under the Southern Cross》拍摄于1929年,《Hei Tiki》则同为1935年,不过这两部的声音制作是在美国进行的,所以一般意义上不符合条件,还有一部《On the Friendly Road》也是同年摄制,但在1936年发行,所以在这四部电影中欧南拍摄的这一部还是靠谱儿的。
希望欧南官府能认清现实,尽快改弦更张把宣传重点转移到电影上去,可惜估计不会有人听到天舒的建议,他们肯定还在故纸堆里埋头寻找电灯的使用历史以及准备跟里弗顿一决高下的申报材料呢!
附:到目前为止,第三已经定下来了,是南部小镇Gore,可谁第一,谁第二,一时还没有最终定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