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且涟猗 || 献给妻子的歌
清 且 涟 猗
风 流 著
心 动
献给妻子的歌
“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唱红全国已有七八个年头了,如今早已不再时髦,但民办教师老陈却始终喜欢它,常常在没人的时候,还小声哼上几句。刚调到这里时,我就听人说过他的故事。
“这首歌也唱出了我的心声。每次听到它,我就想起妻子;每当想起妻子,我耳边就想起这首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知道我喜欢业余涂鸦,他让我写写他的妻子。
妻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不会花言巧语,但心地善良,实在,肯吃苦,会体贴人。我离家七八里在外教书,来回两头不见太阳,妻一个人硬是把地种了,把庄稼收了,把个农家小院拾掇得鸡鸣狗咬兔儿跳,孩子高兴得满院儿跑。上大学的侄子回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首田园诗。
老陈沉浸在诗意里了。
忘不了那个夏日。“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间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倾盆大雨立刻就下起来。闪电一个接着一个,响雷一声比一声大。放学了,望着越下越大的雨,我犯了愁。七八里土路,可怎么走?这时,“老传达”给我送来了一件雨衣。原来,妻怕见人,把家中仅有的一件雨衣托付给“老传达”便走了。一块破油纸,一顶破草帽,渐渐消失在雨幕中……回到家,妻已做好饭,正在搓洗衣服。五岁的儿子抢着告诉我,妻在回家的路上,因天黑路滑,一脚滑倒在路边的泥水里。
老陈的思绪还在回忆中。
说到儿子,我更是惭愧。那次儿子被疯狗咬伤,等我知道消息赶往医院时,正碰到她们母子回来的路上。我埋怨妻为何不早告诉我,妻说:“怕耽误你的课。”
老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妻还非常支持我这个民办教师业余进修。吃罢晚饭,我又翻开了书。劳累了一天的妻子,悄悄地将一杯清茶放在我的手边,然后坐在床头,在昏暗的灯光下又做起针线来。
红袖添香。老陈很自豪。
夜深沉。我不觉又哼起了那首歌……
1993年春于“松竹园”
作者简介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山东肥城人,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室主任科员。文史学者、业余作家。1967年4月生于泰山西南、汶水之阳东军寨村。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由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转任乡(镇)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后调市优化办(纠风办),再调市政协。曾任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泰安市重点社科课题负责人,肥城地方志特约研究员。个人业绩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肥城年鉴(2018)》《边院文化》和新编《边院镇志》以及肥城市情网等,在新浪网建有个人博客(风流的博客)。斋名泰山西麓一鹤轩。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青年文学》《泰安日报》《泰山学院报》等,入多部文选。出版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2017年1月,《甲午书简》荣获泰安市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第三届泰安市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左丘明文化和肥城历史文化。主编、合编(副主编)、参编和策划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党建、史志等各类图书20多部(正式出版11部,将出2部);创办左丘明研究唯一专门杂志《左丘明文化》(省内部刊号),主编(执行)8期;在省级和泰安市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消息与通讯百余篇。多次荣获省市以上文学奖、新闻奖、社科奖。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作品推荐:
清且涟猗:
甲午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