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 民国第一写手

互联网的出现,不亚于一个新世界的产生,把人类生活一下子层叠化了。比如网络小说家,每天动辄更新上万字,这是旧时代一笔一画地写作所难以比拟的。不过,万事都有例外,民国有位人称“怪胎”的作家叫张恨水,创作效率堪比天蚕土豆不说,水平更是高出许多层楼,其独创的九字回目可以自成对子。至于他的影响,可以说大到旧日的梅兰芳加上今日的周杰伦。凭借着一生的三千多万字书稿、救活的数家报纸,以及养活的一家数十口人,他当之无愧地荣膺“民国第一写手”称号。

张恨水,原名芳贵,字心远,改名据说和女作家冰心有关系。有段时间,他对冰心神魂颠倒,据说书信传情后有过会面,但冰心周围尽是“高富帅”和才女,冰心显然未能对他动心,何况通俗文学还处于“屌丝”层面,这事只能不了了之。张先生自是心有不甘,取笔名“恨水”,隐含“恨水不成冰”之意。这段公案的当事人都三缄其口,张先生自己说,他改名是因为李煜的那首《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897年5月18日,张恨水生于江西广信。祖父做过湘军参将,武功奇高,可以用筷子夹住活的苍蝇。父亲张钰也很了得,一次江西乡下近千人械斗,被他一人一马压服,未酿成流血事件。张恨水小时候号称神童,有过目不忘之本领。一次,母亲为了考量他,从别处找来一本新书,顺手用纳鞋的锥子奋力一扎,力透半本。次日清晨,小家伙朗朗上口,竟然全部背出,众人惊诧不已。

十岁时,张恨水随父亲去各地,喜欢上了《三国演义》一类闲书,不顾家人反对,偷买偷看,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光看正文,还阅读批注与书评,给周围的小伙伴们讲故事。十三岁,他就创作了第一部小说,还配了一幅打虎插图,由于锤子大、老虎小,被嘲笑为“英雄打狗”。十五岁那年,张恨水的父亲患了一种叫“走黄疔”的怪病撒手人寰,他只能终止了留学日本计划,与母亲返回老家安徽潜山。

次年,张恨水考入孙中山所办的苏州蒙藏垦殖学校,开始投稿生涯。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流落江湖,参加了一个汉口文明戏剧团,扮演各种角色,品尝人间冷暖。其间,每次回潜山,都是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所以,家乡人并不看好他,管他叫“大包衣”,意思是像生完孩子的胎盘一样无用。多年以后,该地的招商广告词“一山一水”,山为天柱山,水就是张恨水啊。

那时的年轻人偏爱两种故事题材,即金榜题名、英雄救美,这也是张恨水的永恒的故事主题,可他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并不美好,包办婚姻被人玩了掉包计,美丽的徐家二小姐换成了相貌平平的老大。难得的是,此女贤惠,一心照顾婆婆,对丈夫不闻不问。二十二岁时,张恨水来到了北京,本想去北大做个旁听生,结果去了两家报社打工,晚上去夜校学英文。

晚年张恨水在看书

成功的人往往会遇到贵人,继而成为命运的拐点。张恨水先是得益于郝耕仁,推荐他接任《皖江日报》总编辑;后遇到了成舍我,把文艺副刊《夜光》全权交给了他,张恨水大唱独角戏,为版面绞尽脑汁,开始动笔写作长篇小说《春明外史》,意外引起轰动,达到洛阳纸贵的程度。由于是连载故事,每天下午两三点钟,很多读者聚在报社门口争取第一时间阅读,读者排队等张恨水更新故事,一时成了北平一景。有一次,书里的女主人公积劳成疾,眼看要死了,读者们心急如焚,寄来了雪花般的来信,都是为女主角请命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张恨水有次在贫民习艺所看到了许多女孩子的照片,交费可以领为童养媳。有个姓胡的很是清秀,被他和一个商人同时看上了,费用差不多,就看当事人的选择了。女娃子是从重庆小镇被拐卖后,又从杨大户家逃出来的丫鬟,眼光还算不错,她选择了张记者。半是父亲半是老公的张恨水一时柔肠百转,比起今日的职业写手,幸福多到不知哪里去了。

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张恨水的创作高峰期,他同时写作《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六部小说,而且在不同的报纸上连载。每天晚上各家报社都来张家索稿,在门外排队等候,张恨水则在书房内奋笔疾书,数千字的文稿一气呵成,晚九点以前不同的稿子交给不同的人。据说有一次,张恨水居然左手打麻将,右手写稿子,玩起了一心两用,那情状该有多牛!

经常有人问张恨水会不会把故事弄混了,张恨水笑了笑,反问:“自己的孩子,会乱吗?”其实,他是有诀窍的。他会列出故事大纲,把人物故事主线制成表,贴在墙上参考,这也是最早的“填坑”写法。有时,他先写一部书稿三天的连载量,再去写另一部的三天量,然后留下每部书稿的最后三四行,方便下回续述。张恨水虽然是红人,但是口碑极好,有约必应,从不拖稿。只有《金粉世家》因女儿患猩红热夭亡而断更,不过一天后,他就把稿子补上了。

张恨水的书迷几乎涵盖社会闻达。吴宓日记曾记载,陈寅恪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曾重病卧床,双目几近失明,还托吴宓去图书馆,借来张恨水的《水浒新传》,让他每天读给自己听,成为他卧床期间唯一的消遣。张爱玲十三岁的时候,在地摊上读了一本张恨水的小说,由此确定人生方向,步入文坛。鲁迅倒是没这闲工夫,但他老妈爱看,所以他也紧追不舍。

张恨水书迷中的达官贵人就更多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曾登门拜访过他,只是没有张学良那么感性,张学良迷到想请张恨水做文化顾问,每月奉一百大洋,但张恨水拒绝了,理由是君子不党,不过他同意把《春明外史》刊登在奉天《新民晚报》。某次见四川水利厅厅长,被问及恨不恨那些泛滥如黄河的盗版者,张恨水回答说就恨你,搞得全场哑然,他却一笑:“你是管水的,我是恨水的,不恨你恨谁?”众人皆大笑。

张恨水一生不参加党派,不担任公职,靠写字为生,信守“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坦言:“写字就是个营生罢了,跟摆摊做生意一样,平淡如斯,实在如斯。”

抗战伊始,张恨水回到潜山,与两位孪生弟弟组织抗日游击队,为此写了大量抗日题材小说,得到国民政府限量版的一千人之内的抗日勋章。1944年,张恨水家里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军官,请他为八千抗击六万日寇的五十七师写传,战役后全师只剩下八十三人。书出版后,一位漂亮的苏州小姐喜欢上了书里的师长余程万,后来竟真的做了余程万的太太。

1946至1948年间,张恨水把历年版税所积换成黄金存入银行,但未立存折,只开了一张收据。北平解放前夕,张恨水的好友王锡恒携黄金逃往台湾,令他全部积蓄化为乌有。张恨水只好将赵登禹路有三十多个房间的大院子卖给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以此维持全家的开销。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时,张恨水和沈从文均未获代表资格,因为他们被人分别贴上了“粉色”和“黄色”的作家标签。1954年以后,张恨水主动创作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故事新编。新中国成立后靠稿费生存的,他算是凤毛麟角了。

张恨水在20世纪30年代追求到了高中文艺女生周淑云,周淑云后改名周南,陪伴他到了1959年。“文革”开始后,红卫兵闯进张家,他拿出中央文史馆的聘书,告诉红卫兵是周总理安排的,庆幸安然无恙。可是,那么多藏书怎么办呢?张恨水千思万想,接受老家土改时十二箱书稿被烧毁的教训,在书柜玻璃柜门上糊上白纸,竟然糊弄了过去。

1967年春节,张恨水的老友们大多遭批斗,或被遣送回原籍。大年初六的早上,张恨水在包油条的传单上看到了老舍投湖自尽的消息,情绪极为消沉。第二天清晨起床,家人正为他穿鞋,张恨水却软软地向后倒了过去,再也没有起来,享年七十岁,死亡原因是脑溢血。

到了2002年,张恨水所住的砖塔胡同拆迁,后人希望以故居名义保留,终未如愿。张恨水一生全靠着自己的一支笔谋生,自谓一匹推磨的驴子:

除了生病或旅行,没有写作,会比不吃饭更难受。

【公众号介绍】了解民国人物,感受民国风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