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可救人,园丁亦摘花(三)
阅读第1186天
相对而言,自己是吃教育这碗饭的,所以各类书看到的内容,总会忍不住往教育方面扯。扯得越多,对于教育,对于其他行业,也许就更清晰了吧……
01
有时候走过南充的那些小巷,会看到那些摆摊的牙医或者“华佗再世”,面前散落着一些零碎。我就在想:是不是有人会去好好“探寻”下?
事实证明,还真有人会去这么做。一来,人家的牌子和锦旗看着还是多正规的;二来,价格嘛,也比去医院要便宜得多。
想到和身边的几位朋友聊天,谈到看牙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个人的偏见,感觉身边一大半的人牙齿都有点问题。
有问题怎么办?那就看医生啊。有时候还涉及到拔牙,好嘛,一问价钱,吓死人哟。
哪怕在南充这种四线城市,去川北医院拔牙,一颗也是四位数。但是,你不敢不拔呀。毕竟,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可是,在街边的那些小门面,还是有的人穿着白大褂坐在那里玩着手机,门口挂着“XX口腔”的牌子。问下价格,也许就是只有医院的一半。
你会不会做?这时候就是考验你的判断力了。反正身边做了牙齿手术的,都没有在那里做。原因很简单:不放心啊!
技术不放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卫生条件。口腔是相当隐私的地方,如果用的器具有点点问题,那么最后遭的绝对是自己。
哪怕价格再便宜,也不敢开这种玩笑。当然,世上总会有人不怕死,或者觉得这类“便宜”居然被自己发现。
三个多月之前,那些报道的口罩例子举不胜数。虽然一次性口罩原来只要几毛钱,但是随着疫情到来,绝对是直接攀升。
那时候还能几毛钱买到的口罩你敢带?只有外面薄薄的一层蓝色布料,能够有什么用?或者用手指头一搓就破。
生而为人,有句话是一定要记住的: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就像有人问我们班课的价格是多少,一听,是隔壁竞争对手的几倍。别人只有500一学期,我们就要1800!
但是,500元一学期的,大教室能够装多少人就装多少人,抓个人就过来上课,上课完之后老师就撤,那么学习的意义何在?
大多数家长真的心痛这点钱吗?不是……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时间。花了便宜的价钱,学了劣质的课程,然后呢?
哪怕对方能够赔钱给你(当然,这个假如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又如何呢?孩子的时间浪费了,那就是浪费了。一千块,一万块,都是买不回来的。
在我现在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一般就是买正版物品或者去正规卖场,价格也许稍贵点,但是相比而言,质量好的概率会大些。
我不能否定,有时候价格高,也会有次品;但是相比花那种占便宜的钱,买到多好的东西,至少前者要靠谱。毕竟,我不太敢赌啊。
02
学科主管有项重要的工作职能,那就是调度任课老师。一旦有新生进来,咨询师问到安排哪个老师时,我都会问一个问题:孩子是什么情况?
这个情况指的是孩子几年级,哪个学校,哪个班级,最近成绩如何,年级排名如何,过去一个学期成绩如何,性格如何……
根据这些信息,再来安排老师也许相对合理点。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孩子做一个知识测试,让老师能够更了解孩子情况。
为什么上课前要做这些操作呢?可不可以直接上课?我觉得肯定是不行的,虽然也有人会这么干。我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我们去医院,医生会问我们情况,顺带做下各种检查,然后有可能会给我们开药;严重的情况下,进一步检测情况。
这些操作的目的就是一个,了解你现在的到底是什么样子,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或者治疗,提供参照。
两国交战,都没有把对方情况侦查清楚就随便开打,那要么就是目中无人,要么就是二缺一个。反正,结果一般不会太好。
前期诊断,了解情况,是为了接下来能够让你变得更好。但是教培行业,还会有一个交流过程,了解下期望,谈一下接下来的授课思路。
你现在60多分,以前是90多分,那么你现在的期望是什么呢?100多?不好意思,有点高了。
高,不意味着绝对完不成,只是对这个期望进行一个直白的表述。现在60多分,不要说只是什么不小心,百因必有果嘛。
这一点,需要适当地达成一致。如果家长和学生还是完全的迷之自信,强调这点。然后再说教学思路。
如果病人稍微严重的情况,一般也会有一个什么治疗方案:用什么办法,花多长时间,达成什么效果。这个,是必须要了解的。
我们前期做评估,是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两方沟通,是了解期望,做出学业规划。也许,会存在分歧,这时候就可以逐渐磨合。
上课时间,上课时长,辅导时间,授课重难点,预期效果,需要配合的各类事项,一一罗列。
这个过程,不仅是老师单独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更是学生的事情。家长和学生有权知晓,也更应该去知晓。
最怕碰到的,就是愣头青。把学生一甩,钱一砸,完全不管。不管是对于医生还是老师,这类情况碰到,也只能哀叹。
最后结果好,那就皆大欢喜;不符合他的预期,也许就会悲剧。因为在有些人看来,做好这件事,根本就是你一个人的事嘛!
03
愣头青的家长会碰到,也会碰到急功近利的。三四十分的基础过来,两个月要达到七八十分。那是一件极有挑战性的事情。
我想到扁鹊的那个故事,看到君主的疾病,进行了提醒,但是没听。等到后面病发,扁鹊已经无能为力,赶紧跑路了。
教学也是如此,中间会有一个快与慢的过程。有的学生那么差的基础过来,两三个月过去,考试能够上一百多,怎么样?好不好?
太好了!家长很高兴,非常生气地退费了,原因是英语下降了!!!
好吧,从业几年,各类奇葩也碰到过,并不奇怪。只是,当时我和前台都不急,因为我们知道,他一定还会回来的。
果然,那个学期结束没多久,又回来了。回来的成绩又降到了三四十分,整个初中再也没有爬上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以先想一件事:你感冒了,医生开了九副药,需要吃三天整。你吃完第四副,感觉不咳嗽了。那么剩下的药你吃不吃?
我会吃,全部吃完、我说过,我是很怕死的。这几天吃药的时候,饮食也会注意。哪怕药吃完,也好好修身养性。
但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抵抗力很好,吃到中间。好了,那就不吃了。药扔掉,或者下次感冒再吃。请相信,下次……没那么走运了。
一旦复发,也许不一定那么容易好。为何?因为前期的快,只是一个突然地短暂性过程,是为了后面的慢做准备的。
感冒好了,继续吃药是进行巩固啊。成绩上去了,还要把前面的内容重新复习啊!可是,很多人看到这个“快效果”,自我顿时感觉良好,不管不顾了。
说来也是讽刺!那些成绩突然这些上涨的,觉得自己脑子开窍了;那些吃两副药就康复了,觉得身体免疫力杠杆的!
他们从来不会想想,要是真如此,他们还用得着有前面那个过程吗?不过,哪怕告诉他们,也不会信。因为脑子里面的水,不是那么容易倒得出来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医生和老师有时候会采用一种“慢”的方式。就像我看牙齿,跑了七八趟:换药、检查、换药、检查、钻孔……
教师的慢,就从前面地内容开始,慢慢走。搞懂了前面某个知识点,再继续向前;现在的这些知识点,不懂?那就先放这里。
这样造成的诟病,就是被认为“骗钱”。这种慢,会不会增加经济收入,肯定会,而且还很大。但是有没有效果?有,也不小。
可不可以快速解决,好继续帮助下一个呢?可以啊,但是很难。教书和治病,是没有什么狗屁捷径的。
有时候好不容易发威,快速出效果了,别人就不治了;等到了复发,又被骂成庸医。那怎么办?还不如被骂作贪财,至少还能真的治好。
【结语】
人生在世,就是会有各种无奈。生活也好,工作也好,管理也罢,皆是如此。扛得住,坚持对得出,那就做。扛不住,撂下担子,也可以歇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