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鉴与峄山
三年报政愧无奇,何事堪留去后思。
自有是非千载见,若云德怨寸心知。
峄峰翠耸云频出,泗水波明月渐移。
试看道傍堆叠者,尘封多少昔人碑。
上面的诗句作者王尔鉴(公元1703年—1766年)是清朝雍乾时期的邹县知县,这首诗写于他离任邹县(今邹城市)知县时。当时邹县士民要在峄山上立去思碑以纪念,被王尔鉴写诗制止。王尔鉴时年33岁,接下来要赴任益都县(今青州市)知县,继续他在山东的从政生涯。
王尔鉴
乾隆时期是清朝的极盛时期,也是历史上的天朝盛世之一。这一时期,无论是朝廷还是郡县,人才济济,名臣辈出。在山东地方官员中,就有“三才子”之说,他们是邹县县令王尔鉴、潍县县令郑燮(郑板桥)、滕县县令李觯。郑燮、李觯都是江南兴化人,同为“扬州八怪”,同一时期在山东为官。郑燮(公元1693年—1765年),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科二甲进士,乾隆七年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乾隆十一年署潍县县令。李觯(公元1686年—1759年),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六世孙,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中举,乾隆二年任山东临淄(今淄博市一部分)知县,后调任滕县(今滕州市)知县。
上图为王尔鉴在峄山卧虎石上刻下的“邹鲁秀灵”四个大字
“十天的案子三天断,留下七天爬峄山。”三百年过去了,邹城的老百姓还在口口相传。突兀于邹鲁大地的峄山,等待了亿万年,终于等来了她的知音。王尔鉴多少次登临峄山?没有人能说清。他给峄山厘定了二十四景,作《峄山二十四景诗》二十四首,他的《峄山种桃》诗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峄山二十四景诗》和《峄山种桃》碑刻
王尔鉴熟悉峄山,熟悉不同季节的峄山,他为峄山写下了上百首诗,流传下来的有几十首,如《登峄山四望作歌》《峄山胜迹二十首》《观峄山牧牛歌》《雨后望峄山》《雪后望峄山》等,王尔鉴对峄山的热爱写在了诗里,也嵌入了石头,他在峄山卧虎石上刻下了“邹鲁秀灵”四个大字,峄山与王尔鉴已融为一体。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争,峄山的树木被砍伐焚烧,峄山成了一座秃山。王尔鉴决定要补种桃树,让峄山开满桃花。他号召邹峄的老百姓把一个个桃核包在泥团里,晒干后,站在峄山顶上用弹弓往涧谷里弹射。几年后,漫山遍野都长满了桃树,春风吹过,落红满地。“峄山红雨”至今是峄山胜景之一。
上任之初,王尔鉴为时时警醒自己,将五代蜀后主孟昶《令箴》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四句话刻在木牌上,随身携带。虽是初任职,但他有断才,多惠政,百姓争诉,都能迅速决断。除了办案之外,就是走向民间,了解民情,亲自下地劳作,其间写出了《田间行》《春日山村》《春郊》等大量诗作,反映了农民的劳动和生活。有一年,邹县大旱,在当地有往峄山祈雨的传统,看着干裂的大地,王尔鉴准备亲自为民祈雨,从县衙到峄山有二十多里地,他独自步行,沿路虔诚跪拜,一路走来,观者感泣。精诚所至,大雨倾盆。《邹县志》记载:“俄顷雨集,岁则大熟。”
三年的任职实践,王尔鉴并不满意,士民要立去思碑,被王尔鉴制止。“三年抱政愧无奇”,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三载于兹,仰止典型,事事有所矜式”,面对亚圣孟子,临斯土者无不有所矜式。然而士民立碑之意已然说明,年轻的知县已经通过了百姓的“大考”。
乾隆九年,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因王尔鉴“捕盗有功,明白干练,人颇有才”,奏请升任济宁知州,官居五品,时年四十一岁。王尔鉴离任之时,士民相送数十里,攀辕不忍别,立感恩碑,无怪乎当世就有人称赞他“政声为海岱之最”。
转自:邹普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