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乐于奉献——九江柴桑区城子镇老党员江昌周
“只要我还能动,就要为家乡作贡献。”这是2020年,柴桑区城子镇火龙村老党员江昌周,在防汛关键时刻,积极请缨,面对镜头说出的实在话。
江昌周出生于1944年,在家排行第二,兄弟5人。也许正是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从小他就具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采访时,江婶特意拿出一张四十年前,保存至今却又发黄的证书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兴奋地展开。原来才知道江昌周老人不仅是位共产党员,而且还是全县劳动模范。
八十年代初,生产责任制还没有完全实行,江昌周正当年富力强时,就成为火龙村一位领导干部。江昌周家里穷,没有读过几年书,可是他有的是一身力气,就是凭着这点,他每天带领群众用双手劳动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前,城子镇火龙村底子薄,吃上顿、愁下顿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江昌周以身示范,带领群众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终于让大家有了盼头。
那时候,城子镇还是以经济作物棉花种植为主,随着市场经济渐渐打开,棉花价格出现直线上升,江昌周仿佛遇到春天,每天起早摸黑精耕细作,不仅使本村棉花单产得到大面积提高,而且,还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毫不保守地传授给附近农民,就是这样,他也唯一被评为全县劳动模范。
江婶一边讲述,一边抹着眼泪,只可惜九十年代末大儿子不幸去世,给江昌周心里上带来了沉重打击。
儿子去世,媳妇相继改嫁,唯一给两位老人留下的是一位不满周岁的孙子,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江昌周决定回家。
回家时,他和老伴商量决定一边种地一边做些小买卖。可是做买卖没有资本,那时他就靠每天打烧饼走村串户叫卖维持生计,后来,火龙村商店承包,江老和老伴商量决定接手过来,可是没经营几年,由于村里大量劳动力外出,结果,他还是重操旧业继续耕种心中一直未曾放下的土地,直至小儿子成家,孙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城子镇火龙村位于长江岸边,2010年以来,长江多次出现历史罕见的洪水灾害,面对防汛人手不足的情况,江昌周老人想到自己是位党员,在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怎能无动于衷?因此,期间连续四年,他主动请缨上堤防守。无论烈日当顶、无论事无巨细,只要是跟防汛有关的事,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
近些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创建文明示范村目标实现,火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善华介绍,老党员江昌周依然不忘初心,经常免费定期为该村主干道做好清杂、除草等工作。
江昌周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建功立业新时代不仅为年轻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而且永远是我们心中一面旗帜。
(通讯员:朱承星/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