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四十二)

题组层级快练(四十二)一、选择题(2018·海淀模拟)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①地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为外流河,A项错误;②位于大兴安岭和贺兰山之间,降水量在200~400 mm,属于温带草原,B项错误;③为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区,C项正确;④为我国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项错误。第2题,图中①到②为我国西北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A项错误;②为温带草原,是内蒙古牧区,③是东北平原,为种植业区,B项正确;③和④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C项错误;⑤为青藏高原,由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主要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18·福建4月质检)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3~5题。热量(1 012千卡)蛋白质(万吨)脂肪(万吨)甲1 401.84 3551 792乙30.9281208丙47.1764123净进口食物121662564合计可供养人口数量20.6亿人22.8亿人12.1亿人3.表中甲、乙、丙三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  )A.草地 农田 水域        B.农田 水域 草地C.农田 草地 水域       D.水域 草地 农田4.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       B.食物需求的多样化C.绿色食物需求增大       D.人口数量大幅增长5.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A.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答案 3.C 4.B 5.D解析 第3题,表中数据显示甲的各项数量都最大,表明各类食物产量大,应为农田;乙的脂肪较高,符合畜产品食物特点,为草地;丙的蛋白质较高,符合鱼虾食物特点,故为水域。第4题,表格数据显示,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结构不合理,脂肪合计可供养人口数量较少,需要大量进口脂肪类食物,故B项正确;与饮食习惯、绿色食物需求、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关系较小,故A、C、D三项错误。第5题,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各食物营养成分中脂肪的供给稍有不足,现代生活中要求营养更加均衡化,而“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则可以充分地补充营养成分中的脂肪含量,减少营养失衡的可能性,D项正确。(2018·福建厦门模拟)当强冷空气经过渤海上空时,受海水加热加湿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冷流云”,继而在山东半岛北部形成“冷流雪”,12月是月冷流雪量最多的月份。据此完成6、7题。6.山东半岛南部冷流雪量远少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地形阻挡C.气温较高       D.地势低平7.冷空气南下时,山东半岛北部12月比2月更易产生冷流雪的原因主要是(  )A.海陆气温差异较大       B.南下冷空气较频繁C.渤海表层水温较高       D.半岛上空尘埃较多答案 6.B 7.C解析 第6题,山东半岛的冷流雪是气流经渤海加热加湿后遇地形阻挡而成的,北部处于气流的迎风坡,南部处于背风坡,降雪量要少于南部,故选B项。第7题,冷流雪量的多少取决于渤海的加湿加热能力,12月与2月相比,渤海的12月比2月表层水温较高,温差更大,强冷空气更易凝华成冷流雪,故选C项。(2017·南昌期中)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潜在蒸散量)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当其等于0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完成8、9题。

8.图中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9.导致①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日趋回升       B.降水呈减少趋势C.降水呈增加趋势       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答案 8.B 9.A解析 第8题,四大流域中,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最少,水分亏缺最严重,故②表示黄河流域。第9题,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多,全年多数时间水分有盈余;结合上题可知,①流域应为松花江流域。读图可知,3~5月,①流域水分亏缺明显加大,是由于3~5月气温快速回升,蒸发力(潜在蒸散量)不断增大,而该时期雨季未到,降水量少。(2018·福建莆田模拟)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重心移动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下图示意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据此完成10、11题。

10.推测中国电力强度重心(  )A.1985~2003年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B.2003~2014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C.1985~2003年大致向东南方向移动D.2003~2014年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11.影响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消耗       B.产业规模C.技术水平       D.能源结构答案 10.D 11.C解析 第10题,根据经纬度,中国电力强度重心1985~2003年位于中西部地区,A项错误。2003~2014年位于黄土高原地区,B项错误。1985~2003年大致向西南方向移动,C项错误。2003~2014年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D项正确。第11题,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影响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技术水平,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比中西部高,C项正确。能源消耗、产业规模、能源结构不是影响电力强度的主要因素,A、B、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2.(2018·河南六市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 505 mm。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材料二 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潟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饮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材料三 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其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2)地壳挤压抬升(隆起)使甘泉岛周围海水较浅。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3)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4)完善通信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海潮;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解析 第(1)题,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可从温度带和季风两方面分析。第(2)题,注意要解释“环岛”“沙堤”成因。环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沙堤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第(3)题,海岛中井水(属于地下水)为淡水,从补给上看,应该是海水补给较少、雨水补给较多,这又与材料中提及的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环绕、中间为平地有关;另外,注意材料中提及“出露最晚”说明蒸发积累的盐分少。第(4)题,该岛远离大陆,必须要有通信设施;位于热带海洋中,房屋建设要注意防台风与海潮;海岛生态脆弱,要注意保护环境。13.(2018·合肥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干流南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3年首次蓄水发电,2006年建成后,一般于每年汛末蓄水,枯水期三峡水库清水下泄,下游河道侵蚀作用加强。三峡水库汛末蓄水造成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2009年,有关部门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方案,该方案遭到长江下游省市的反对。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图,下表为长江径流流入鄱阳湖年平均状况表。

时间项目天数径流量1953~2003年13.1924.5×108 m32003年后9.1718.8×108 m3(1)分析2003年后长江湖口河段枯水期河道侵蚀作用加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2003年后长江汛期流入鄱阳湖年径流量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启用后鄱阳湖枯水期提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阐述长江湖口段下游省市反对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三峡水库拦截泥沙,枯水期含沙量较小的清水下泄,泥沙堆积作用减少;三峡水库调节径流,(蓄水结束后)枯水期水库下游平均径流量增加,流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加强。(2)长江汛期,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长江干流发生大洪水频率降低,洪水位下降,天数减少;建坝后,湖口长江河道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加深,长江洪水不易流入鄱阳湖。(3)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湖口段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与长江水位落差加大,将加速湖水外泄,导致枯水期提前;湖口长江段河床受侵蚀加深,增加了鄱阳湖水向长江的下泄量。(4)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将会拦截入江湖水,长江下游径流量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可能导致长江下游省市枯水期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有洄游习性的鱼类无法正常排卵,处在灭绝边缘,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可能会给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解析 第(1)题,侵蚀作用加强,主要是堆积减少,侵蚀增加。抓住“清水”(泥沙少)和“下泄”(水量增加)两方面分析。第(2)题,河水与湖水的补给关系关键在于水位高低,流入鄱阳湖年径流量减小,主要从洪水位变低、河道侵蚀增强分析。第(3)题,湖泊枯水期提前,主要从湖水外泄原因分析。第(4)题,由题意可知,总体上是湖水补给长江水,因此修建水利枢纽,必然减少下泄到长江的湖水量,使下游水量减少,并带来一系列问题。

(2018·太原二模)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A.大寒       B.立春C.雨水       D.小寒15.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       B.青海C.川西       D.滇东16.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答案 14.B 15.D 16.D解析 第14题,图示为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B项正确。第15题,滇东气温距平负值最大,因此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滇东,所以D项正确。第16题,甲行政区此时段气温较高,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