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鲁王府重修漕河永济桥

鲁王府重修漕河永济桥

郭景华

一、大明万历三十年(1603年)鲁府重修永济桥

高吴桥村人称永济桥,俗称南新桥。永济桥是漕河上的重要桥梁,和上游的铁板桥是姊妹桥,上下相距六里。漕河为古洙水之流,上游来源宁阳县的山水,河水沿西南方向流入兖州地,今称宁阳沟。漕河自漕河铺又西南方向流过高吴桥村东头,到屯头村西南河口并入洸河。民间传说:古代漕河铺人曹国舅,从济宁水路航运粮米等物质到漕河埠而得名为漕河。

永济桥位于高吴桥村的东南二里的漕河上,同溪水(今称中原沟)洸河上的高吴桥、村中的月亮桥,都是古道兖州——汶上大路必经通过的三座桥梁。这条古道从兖州府城伸向西北行,过宋家村、大南铺、官路口、西北店通过漕河上的永济桥,到高吴桥村,再走新驿、店子街入汶上。兖州——汶上的这段大路在明朝时是南京——北京官道的中间一段,历经辉煌功不可没。清朝时又是广州——北京的官道,大清国闭关锁国,外国人到北京,都从广州弃船登陆进北京,广州——北京官道又叫“使节路”。

永济桥和铁板桥一样,都是漕河上的石板三孔桥,桥下能航行运粮船只,从漕河埠到济宁的天井闸。永济桥桥面长25米,宽6米,大汽车上下道同时通行。桥中间孔洞宽5米,高4米,用大石条板劵成,两边劵洞小一些,孔洞高3米,宽4米,拱劵基础石宽1.5米,北边迎水尖石突出1米,两边雁翅堤长5米,桥孔劵洞之口有石雕龙头,往外伸处劵石,能震慑水怪,保桥平安。桥面由长条石板铺成,两边石板宽出劵洞各0.5米,增大了桥面宽度,桥西两边有石栏杆、石栏板构成,后来脱落了,据老人们说,是民国时期、抗日和解放战时,多次被过路军队的汽车、炮车给碰撞坏了,洸河上的高吴桥北边的栏杆也是被国军汽车多次碰落桥下的。

漕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河里杂草丛生,鱼虾蟹鳖、乌螺壳蚌样样俱全,特别永济桥下夏天是大人、孩子洗澡、摸鱼的好地方,这是水深又清凉,雁翅石板上方便放衣服,大人都乐于在此洗澡,孩子在此玩耍。

1958年公路改造拓宽,兖州至西北店经永济桥到高吴桥再去汶上。国家发展交通运输,后又三次重修公路。1965年兴修水利,洸河在高吴桥村东改道与漕河、杨家河合流,在永济桥址南重修公路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三孔平板漫水桥,原永济桥废止拆毁。1971年又改建加宽漫水桥,建成双道三孔平面水泥板桥,桥北修了漫水铰板拦水闸。2011年公路扩宽,公路桥又扩建为四车道高架七孔现代桥,今称“洸河大桥。”

二、永济桥的历史沧桑

春秋时,孔子做中都宰,在曲阜——兖州——汶上的这条古道上通行,必须经过泗河、漕河、洸河三水。从西北店经漕河永济桥,过洸河高吴桥到新驿这段路上,路两旁路沟有的地方一二米深。特别是高吴桥到王楼村有两道路沟,一条在兖州二中后走高吴桥村北门,经郭家老林前到王楼村、新驿,一条在二中前,经高吴桥村西门再经砖窑场高地,过王楼村南至新驿,路沟两米多深,从中可见千年古道两次改道的沧桑。

《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齐乌余以廪丘奔晋,逐袭我高鱼城(即今高吴桥)。军队先要过漕河水。

《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末年,后梁皇帝朱全忠(907—923年),曾派大将庞师古、葛从周攻打瑕丘城(今兖州)泰宁军节度使朱谨与其交战,战场在高梧(今高吴桥),军队赴战场先经过漕河水。

《旧五代史·葛从周传》记载:“乾宁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言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潜归寨。朱瑾军兵出一外壕,我军士突出,掩杀千余人,生擒都将张汉筠……”。

这些古代战争发生在高吴桥村,都必须经过漕水才能去参加战斗。

三、永济桥的历史记载

1、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于慎行编《兖州府志》卷二96页记:“滋阳县:桥梁,曰高吴桥,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曰永济桥,在高吴桥东二里,跨洸水。将军当㴐为记。”鲁王府族谱记载,朱当㴐是鲁王四代孙,钜野王子孙封镇国将军。这里记载应当是高吴桥跨洸水,永济桥跨漕河水。说永济桥跨洸水有误。

2、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滋阳县志》土地部、卷一56页记:“永济桥,去高吴桥二里,跨溪水,建于弘治(1488年),庚戌 (1490年)之秋俗号新桥。山东参议长(1672年)安萧谦有记。”这里记永济桥跨溪水有误,是永济桥跨漕河水,而跨溪水的桥是高吴桥村中的溪水月亮桥。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54页记:“永济桥距高吴桥二里,跨溪水,明弘治中建。”这里记永济桥跨溪水,有误,是永济桥跨漕河水。明朝弘治(1488)中建过一次永济桥。

四、出土漕河永济桥《鲁府重修》碑

2017年笔者见到此石碑。石桥碑高185cm,宽75cm,厚15cm;石碑题字:碑额“大明”二字,中间大字“鲁府重修”,落款“万历三十年(1603)仲冬之吉立”。此碑说明鲁王府重修时间,万历三十年(1603),上次鲁王府建桥是弘治年间(1488)两次相距115年。

这次立碑文字简单,只说明鲁王府重修建。高吴桥二村郭宗臻先生(81岁),说:永济桥头西边路北有三通石碑。第一通字迹不清;第二通是四棱大碑,四面都有刻字,上面有修桥及捐钱物人的名字;第三通就是出土的《鲁府重修》碑。他小时常跟大人去永济桥下洗澡、摸鱼。他家里开油房,规模大,有大石磙地碾,用骡马拉动轧豆编一天几千斤,再打出油,用小船往济宁州来回装运货物,在桥下装运,他随大人到济宁去玩过。

永济桥原址在高吴桥第八生产队地方内。1964年挖路基,修公路,1965年修公路桥,原永济桥废止,拆毁,桥碑被拉倒在河堤外边,1970年第八生产队盖牛屋,把碑与其地石块拉去做了地基石,大四棱碑被砸成块拉回,“鲁府重修碑”被当作了过门石。

1984年生产队把牲口屋卖给了本队社员,1991年社员又拆牲口屋自己盖新排房,永济桥鲁府重修碑又拆出来,重见天日。因社员盖房不用碑石当基础石,认为不吉利,不用放置闲地。今被古董商人收集而去,现仅留一断碑照片。

永济桥没有始建桥的记载,和同一条大路上的高吴桥,在万历十八年(1590)重修,相差十二年。高吴桥上次重修是元朝至元元年(1264)修建,离今755年。再往前如果有的话,就在宋朝了。永济桥也会像高吴桥一样成为千年古桥了。

社会在前进,历史在发展,近八百年的古桥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被取代,成为永远的记忆。今日永济桥遗址在水闸西的过河堤流水口处还有痕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  END  ——

大家都在看

@大兖州厉害了,这个视频必须看……

@天朝忠孝无双士,鲁国人文第一家

@他不仅是一代帝王,写的诗也很霸气!

@兖州明代鲁王府的沿革与兴衰(续)连载三

@兖州明代鲁王府的沿革与兴衰(续)连载二

@兖州明代鲁王府的沿革与兴衰(连载一)

@艺术 | 朱宁飞: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

@艺术 | 朱本群:丹青抒雅韵 大笔写神工

@艺术 | 朱丹:教师之家 书画艺韵

@兖州历史上曾显赫300年的明代鲁王府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 (五十二)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 (五十一)

@艺术 | 朱恺杰: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