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出来后,她帮 19 家「乡土社会」下的基层诊所成功转型

「我去过最艰苦的地方,是河南的一个村卫生室。医生吃着饭看着病,周围是几十亩麦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一个房子和一个茅房在庄稼边。
厕所像《寻秦记》第一集古天乐出现时的茅房,用干草垫搭的顶,找了两个砖就是蹲厕。好在茅房外角落还长了两朵小花,添加了点意境。」
王园,一名护士,北京慈禄儿科的 CEO,多家医疗机构的运营顾问。
但她却深耕于基层,至今已经帮过 19 家二线以下城市的诊所、门诊成功转型。
为什么她要这么做?一个护士,是怎么做到这么大跨界,又是怎么帮助基层医疗的呢?
王园正在接受基层医疗机构的咨询
护士能做的,本就可以很多
 
「我是学习成绩不行,就只能上护理专业了,不像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霸,就去当医生了。」王园打趣的说。
人青春年少时,对未来大多是迷茫懵懂的,家里人帮她分析,既然考不上医生,做护士也好,毕竟好就业,她也不抵触,于是糊里糊涂地选了护理专业。
进入专业学习后,凭着自己天生的好胜心,她对待学习一直很认真。
「我当时把能拿的奖都拿了,要说当时的护理技能,我应该也是没得说的。」
但她最终却没有规规矩矩的成为一名「护士」。
因为她发现,护理本科的教育背景意义不大。
「同是学医,学科也没少学,每年奖学金也没少拿,但是社会上、亲戚朋友、实习中的多岗位协同上、薪酬认定上对于医生的尊重远远大于护士及其他。
护士平时得不到什么尊重。所谓的尊重,只有在大是大非后的献身,才会引起短时间的关注,回到日子里还会是一样的。」
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值钱。
「我本想接着考研留校当老师(当时护理研究生刚开始),但说起来还是个护士,那不是我想要的。
上大三的时候,当时美国护士执照在亚洲还没有设考点。等到我毕业,香港、菲律宾才可以考了,当时就决定要走这条路,并且感觉不会错。」
本科毕业后,她在北京和香港学习医学专业英语,2006 年、2007 年考了两次美国注册护士执照。
第二次考试成功后,2007 年下半年王园便前往美国工作学习,她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体制。
「中国是主任负责制,在病房里护士就是个干活儿的,国外的科室则是护理总监制。他们医生做完手术、看完了预约的几个病人,就去图书馆搞学术或者做飞刀了,患者的维护、管理和服务,都是护士做,护士自主权要高很多。」
她认识到,对于患者而言,护士能做的,并不比医生少。

她的职业基因,也就此改变。
 
 
干得不开心,一任性我就创业了
 
在美国学习工作半年后,因为家庭的缘故,2008 年她回国,入职上海美华妇儿医院,成为儿科门诊的一名护士。
不过,基于上海美华是一家用国外先进医疗理念运营的高端私立妇儿医院,护士可不是单纯的打针、换药就行。
在那里,护士要负责患者运营及产品销售的事务。产品转化、业务统计、优化患者就诊感受、设计服务工作流程……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跟现在诊所、门诊的门店经理是高度重合的。
她一边做,一边总结,累计了不到两年,却决定创业。
问起原因,她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任性呗!干得不开心,不如就自己来。」
当时的工作氛围并没有让她很满意,她也一直在研究民营医疗的运营问题,有了一定的成果,趁年轻为什么不自己试试?
2010 年,她开始组建团队,专门做私立儿科护士的培训,方向就是如何运营患者。
2011 年起,开始给一些医疗机构担任运营顾问,直到 2016 年末,才开始筹建自己第一家儿科门诊——现在的北京慈禄儿科。
北京慈禄儿科门诊
作为一个技术出生的人,很难想象她这样的跨界。从护士做到运营培训,再到运营顾问,最终自建门诊。
但她依附的核心没有变,一直都是护士运营技能的培养。
「在北京的第一家慈禄儿科门店,10 个月就打平了。因为护士在运营过程中的执行流程是高度标化的,就能保证服务体验。说简单点,护士这个群体就应该是在医疗服务里的主体,而不是医生。医生要负责的是把患者的病看好,把病情解释清楚。
的确,患者就诊大致可分为「诊前」、「诊中」和「诊后」环节,医生主要负责「诊中」部分,提供的是技术输出,解决患者核心问题。
民营机构注重的服务,掰开了讲,就是把围绕患者的「诊前」和「诊后」做好。
这些事,还有谁比护士这个职业会更合适吗?谁还能比她们更了解怎么照顾患者?
王园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将国外「护理总监制」的理念,在中国本土化而已。
去最基层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本土化
 
随着「医药改革」的推进,药品价格越来越透明,基层乡镇医生再想靠药品像过去一样获得丰厚利润已经很难实现。
基层医疗在此情况下寻求转型,但谁指导他们怎么做呢?靠自己摸索,时间得多长,又得走多少弯路?
2017 年,在第一家北京慈禄儿科门诊还在装修的时候,王园跟人吃饭时,偶尔谈了「药改」推进的情况,以及基层面临的难处。
基于丰富的托管与咨询经验,她决定涉足基层市场,帮助他们转型。
从 2017 年开始,王园每月至少一周在基层。在 2019 年业务多起来后,随着模式的改变,她自己亲自下基层的时间没那么多,但对基层的工作时间,占了她所有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以上。
王园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
基层需要手把手、具有切实意义的帮助以外,但也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文章开头那样的一个卫生室,每天流水过 20 000 元,客单价在 150 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一个医生一天的就诊人次可能在 130 人以上。这对于基层医生来讲,劳动强度是巨大的。
「他们根本不缺流量,缺的反而是『时间』。在基层他们的诊所是很赚钱的,但成本控制不好,基本没有运营和管理,一年 365 天,患者都是围一堆的看病,他们赚的是辛苦钱。
现在好了,药品价格一改,诊所营收下降得厉害,没有持续盈利点,之前的辛苦就越来越不值当了。」
国家的政策在逼他们,但没人教他们,帮他们。道理他们不是不懂,但要做到谈何容易?
于是,王园脱下她的高跟鞋,双脚踩到「泥地里」,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转型。
「教他们怎么管理、运营诊所,没那么多理论。你得教他们那些护士,在门口摆个两个柜子,留个缝,让患者一个个进来,才能起到『运营』的效果。你告诉他们要排队、有秩序、要预约,这些都是结果,不是过程和方法。
「另外跟他们讲运营数据和成本管控,他们对报表根本没概念。基层机构的流水很多,也代表不管控的话,成本也可能很高,运营效率可能是很低的。」
王园的培训现场
王园的这些机构,情况如何呢?
举几个例子,一家河南省二级城市的门诊,培训护士如何接待患者、优化进店服务氛围,以及如何做产品转化。
服务稳定后,这家门诊的诊疗费提高了一倍,取消了一定时间内复诊免费的规定,而且没有影响业绩和流量。
另一家河北省四五线城市的门诊,原有 10~12 名护士(有生育期员工),主要在三楼输液室工作。
王园的团队帮她们减掉了 4 个前台人员和 2 名收银,换成由护士从前台接待、跟诊治疗、市场配合、销售转化、收银全程负责。
护士团队从传统打针输液模式,转化成了深度参与整个门诊运营当中,这家门诊的业绩平均增长 37%,最主要的是效果是持续存在的。
写在最后
 
「我后半辈子,如果可以的话,就指着做培训吃饭了。」
这话说着轻巧,但听起来是可以感到欣慰的。
在更基层的地方,受限于长期为周边乡里乡亲看病的「道德」约定,转型是很难得。
也不可能就靠舒适的装修、便捷的交通和信息化工具去优化服务体验,第二天就摆上「诊金制」的架子。
但他们也在想跟上时代。谁不想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尊重?如果可以,哪个医生不想给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呢?
毕竟,基层医疗最缺的,是手把手教他们改变的人。
题图来源:慈禄儿科 CEO 王园提供
内容策划:周天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