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钱币伪造中的改刻法

在众多文物造假之中,古钱币造假是不容忽视的重灾区,不同于其他文物领域,古钱币领域门槛低、人气高、受众广,大量仿造古币令人深受其害,不少朋友曾向文瀚乐拍吐槽过假币的祸害,在这里文瀚乐拍就来仔细说说古钱币伪造中的改刻法。

改刻法是古钱币造假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择古钱币中比较厚的铜钱,然后通过改刻仿造的方法,伪造成另一种稀有的古钱币。

改刻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

直接阴刻文字

有些仿造者会在直接钱币表面刻上一些吉语或意义隐晦的符号、数字和文字,出现阴刻文字的钱币大多是秦半两和五铢钱两种,没想到价格便宜的五铢钱也遭了难,这些附加在钱币上的文字、符号、数字和花纹,由于是后刻上去的,往往与整个钱币不相协调,给人有一种多余感。

利用流铜改刻

古代铸钱的时候,由于技术所限,在古钱币的表面有时会留下浇铸时遗留的铜液结晶,一般这样的小疙瘩就被称为流铜,流铜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古钱币的美观。但是这种技术缺陷却总是被仿造者利用,他们将这些流铜雕刻为特殊的文字或者图形,由于流铜的位置不固定,这些雕刻之后的图文,往往位置也都不正。

原有钱文改刻

改刻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对钱币面文的改刻,一是对钱币背文的改刻。有些仿造者会直接用工具将古钱币中的文字的部分铲去,例如将太平天国背圣宝小平钱的“天国”两字铲掉,或者将有些版本中康熙通宝的“熈”字铲去第一笔撇划成简体字“熙”形等等。

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大化”三字刀发现较多,算不上什么珍贵,而“齐返邦张大化”六字刀却不然,发现较少,于是,作伪者利用六字刀不易得而收藏者又急想得到的心理,将三字刀改刻成六字刀,混水摸鱼。

有些仿造者会利用旧有的光背铜钱,然后文字进行改刻,例如有的半两钱,在制作、锈色、包浆等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细看之后会发现,“半两”二字与钱面一样平,这在秦汉半两钱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半两两个字就是人工琢刻而成。

改刻法的流行范围非常广,是不少造假者的惯用手法。文瀚乐拍认为,如果朋友发现古钱币上的文字缺乏生气,或者古钱币整体看起来不自然或者不协调,那就大概率是遇到了仿造品。此外很多造假者在改刻之后往往会在改刻的地方加上假锈,而假锈通常在热水中,是很容易脱落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鉴别一部分仿造的古钱币。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