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版权纠纷频发,主播如何才能“想唱就唱”?

撰 文丨邱   祎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在未经著作权方授权的情况下,三年间,“冯提莫”等12名主播在直播间演唱歌曲《小跳蛙》共计59次,并与在线观看粉丝实时互动,接受粉丝巨额打赏礼物,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终,忍无可忍的音乐版权方北京麒麟童公司将直播平台诉至法院。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该案,二审判决平台方赔偿麒麟童公司经济损失2.9万元及律师费支出1.2万元。
经历了诸多波折的麒麟童最终等到了正义的判决,然而,这只是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对音乐侵权使用的冰山一角。
不论直播还是短视频,音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在平台和主播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大家好像都习惯了把音乐当成一道“免费午餐”。据不完全统计,绝大多数短视频中使用的背景音乐,以及大量音乐主播在直播时播放或演唱的他人歌曲,都未经音乐权利人授权。音乐人的命运,似乎只能追着别人去要钱。
与此同时,短视频和直播的PGC+UGC生产模式、更加高频的音乐消耗、更难监管的分散性,让音乐作品的确权、授权和交易变得异常复杂。针对长期横亘在行业面前的问题,9月5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正式推出正版直播音乐服务系统——音速达引擎,这个平台、主播与版权方之间的“连接器”,有助于解决直播平台在音乐使用上的诸多痛点,小工具却有着大价值。
在目前的音乐版权语境下,需要麒麟童这样的“版权卫士”,一次次的维权行动可以提升公众的版权意识。不过,在表层意识的唤醒之后,如何保护音乐人权益,如何提供广泛且高效的音乐版权解决方案并建立正向良性的版权商业生态,对行业而言其实更为重要,这条路虽然荆棘丛生却又不得不走。
 维权太难,直播越火音乐人越愁
早在2009年7月,麒麟童公司就取得了歌曲《小跳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著作财产权,依法享有该歌曲的词曲著作权之表演权。在申诉书中,麒麟童公司认为,在未获得其授权、许可,未支付任何使用费的前提下,“冯提莫”等12名主播59次在直播间中演唱《小跳蛙》,严重侵犯了公司的合法权利。
去年6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该系列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直播平台行为构成侵权,赔偿麒麟童公司经济损失3.7万余元。被告对一审判决表示不服,辩称公司并非涉案行为的实施主体,仅提供中立的网络服务,不参与直播的策划与安排,也未对直播视频进行推荐与编辑,作为受让人不应对权利转让前的主播行为负责。随后,被告上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要求撤销一审判决。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该案,裁定直播平台应当承担直接侵权的法律责任。
历时两年多,麒麟童公司终于等到了公正判决,但最终2.9万元的赔偿比起主播们侵权获得的收益以及自身付出的时间成本,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如果当时有“音速达引擎”这样的正版直播音乐服务系统,“冯提莫”等主播就可以在小程序上享受选择歌曲、获得授权、费用支付等服务,放心使用正版音乐。麒麟童则能通过授权费用实时分账,保证自己的收益,这场官司很可能就不会再发生。
事实上,麒麟童的遭遇在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并不少见,这两年,在巨头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作为短视频创作和直播的灵魂,音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点开那些流量惊人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使用了爆红的音乐作为配乐。在助力主播和作品出圈的过程中,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6月,歌曲《热爱105℃的你》在互联网上突然爆红,在TME多个音乐软件里飙升到榜首,洗脑的旋律、甜甜的风格直击年轻人的心灵,让人一秒“上头”。随后,这首歌迅速从音乐软件破圈,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引发了各种类型的二次创作,截至10月27日,抖音上#热爱105°C的你话题下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了44.7亿,为无数短视频创作人和主播提供了创收甚至出圈的路径。
然而,在短视频平台和主创主播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这些热门音乐的创作人和版权方却很难介入分成。据业内估算,仅是直播中的在线娱乐市场,就已达千亿规模,而相关音乐人由此获得的收益却只有寥寥两三亿,收益占有率仅占市场规模的0.3%。
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享受着新兴经济模式带来的巨大红利时,其中的音乐侵权数量却十分惊人。相当一部分主创和主播对相关法律管理条例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低,也没有“先获权、再使用”的习惯,使用音乐二次创作时一不小心就走上了侵权的道路。而版权方和音乐人的维权流程又相当麻烦,侵权成本过低让很多人吃起“免费午餐”更加肆无忌惮。
另一方面,在“音速达引擎”这样的正版直播音乐服务系统出现之前,主创和主播即使有版权意识,也很难精准对接音乐版权方,市场链条缺失让那些守法的创作者缺少便捷的版权购买途径,无奈之下,只能先使用后付费,被迫侵权等着版权方找上门再说。
对于音乐版权付费面临的诸多挑战,直播平台方也是深有感触,9月5日,在“音速达引擎”发布仪式上,虎牙总法律顾问柯磊就表示,直播行业非常尊重音乐版权方的合法权益,但平台方在音乐版权治理方面确实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希望音乐行业上下游一起协同努力。事实上,无论是直播平台、公会、主播等需求用户,还是厂牌、音乐人和曲库等版权方,都渴望“音速达引擎”这样的一站式服务系统早日上线,真正消除授权过程中的诸多痛点。
告别草莽时代,版权规范势在必行
在治理这些乱象方面,国外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7年,风头正劲的YouTube被传媒巨头维亚康姆集团起诉,索赔金额高达15亿美元,原因是YouTube上大量的短视频内容,包括主播在玩的游戏、剪辑所用到的背景乐、背景中出现的电视画面等都存在盗版问题。版权问题官司缠身、舆论口诛笔伐,最终让YouTube付出了巨大代价,也迫使YouTube不得不正视版权问题。
最终,YouTube在网站上加入了一个叫Content ID的系统,智能识别版权内容,并与版权方分享广告收入。另外,YouTube还实行了堪称最严格的侵权惩罚政策,对无视版权的创作者永久封号。在严厉的处罚政策下,目前已经少有YouTuber会冒着侵权风险制作短视频盈利。
日本的版权保护措施更为激进,不久前日本首次逮捕了三名制作影视解说类短视频的博主,这三人制作的大量短视频都截取了盗版影视画面并以此获利,严重损害了电影片方的权益。日本内容海外发行协会(CODA)表示,根据2021年的一项调查,至少有55 个YouTube帐户发布了 2100 多个“速看电影”视频,其中一些被观看了数百万次,给原版电影造成了956亿日元(约55.8亿人民币)的损失,逮捕这三名博主无疑是日本对短视频侵权行为重拳出击的开端。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版权保护不足问题。今天,中国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已经走过了要不要正版化的争论期,加强版权保护已经是行业共识,也是创作者和平台必须接受的现实。发布仪式上,太合音乐集团高级副总裁刘鑫表示:“推动网络直播音乐正版化,我们更希望是一个全行业行为,作为内容方,我们也希望一起推进整个行业的正版化。”
对于这种现状和呼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已经提前布局,去年,在《网络音乐版权保护与发展联合倡议书》中,TME等各大机构平台就版权相关的法律法规、授权传播、应用保护、付费模式、运营模式等领域达成共识,共同促进数字音乐产业的健康繁荣。
不过,在短视频和直播音乐从草莽时代向正版化规范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现实问题又相当棘手。对平台方或公会来说,处理版权问题并不容易,一方面要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能因为素材而扼杀创作者的活力,要维系平台的内容生态。如果没有“音速达引擎”这样懂行、有技术的第三方出面,链接起上游版权方和下游平台方,这样兼顾两头的平衡很难实现。
今年6月1日,新《著作权法》正式实施,不仅将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的内容囊括入监管范围,还增加了录音制作者的获酬权。这就意味着,短视频或直播使用的音乐,除了向词曲权利人支付费用外,也需要向唱片公司(录音制品的权利人)付费,否则就属于侵权。这样繁杂细致的新规对于使用者而言学习成本极高,也很容易“踩坑”,在直播中不经意使用的一段配乐,如果不向创作者和录音制品的权利人付费取得授权,很可能就会侵权。
另外,音乐作品的确权、授权是极其复杂的专业技能,以主版权为例,其涉及完整唱片,此版权通常由唱片公司拥有,且可将其授权给位于他国开展业务的子公司,而主版权还可能随时间推移进行转让或重新包装。接下来是作曲版权,如果不同音乐家在同一曲目中合作,或者某首歌曲成为专辑中的封面曲,那么其版权最终会以多种方式进行拆分。对于平台方和个人而言,权利人、上游版权方非常多,作品权属并不清晰,授权链条彼此交叉,非专业人士很难界定。
“音速达引擎”上线后,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单曲授权成本高、授权手续复杂耗时,甚至找不到版权授权途径等难题都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大大简化了直播音乐授权流程,主播可以用最便捷、最轻松的方式获取授权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这无疑给行业下了一场“及时雨”。
破除壁垒和乱象,音乐产业才能良性循环
作为新《著作权法》实施后,首款适用于网络直播场景的正版音乐授权服务系统,“音速达引擎”旨在通过为主播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音乐版权服务,解决直播场景下的多元音乐需求,精准化解音乐授权过程中的种种痛点和难点。
作为直播平台、主播与版权方之间的“连接器”,“音速达引擎”就像一座桥梁,将三方之间的沟通壁垒完全打破。主播或主创只需要打开小程序完成“登录-试听-付费开通-选歌授权”四步,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歌曲的授权,昔日繁琐的确权、授权流程,被简化成了一键式操作,助力主播想唱就唱。

更重要的是,在链接直播产业上下游的过程中,“音速达引擎”对主播和版权方的权益实现了双向保护,让所有“内容创作者”的价值都得以保护和彰显。昔日维权困难的音乐人和版权方终于可以摆脱追着别人要钱的窘境,只要自助入驻“音速达引擎”版权曲库,上游音乐创作者就能在线享受授权费用实时分账,不必再担心版权收益问题。

对主播和平台而言,音乐授权流程一键式简化的同时,音乐版权的价格也更加优惠,“音速达引擎”将音乐化买为租、按需付费,把过去按歌曲、按年采购的死板模式灵活化、定制化、个性化,使用者可以按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大大降低了音乐授权费用。门槛的降低对很多新人主播来说非常友好,灵活的版权购买形式让每个人都用得起,避免了因为版权和费用问题扼杀他们的创作热情。

除了正版合规与精准匹配,为适应直播行业升级需求,“音速达引擎”还提供了深度运营、场景标签、副歌片断、唱歌打分、实时合唱、音效修音等热门功能,满足主播直播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在打通音乐版权全渠道链条的同时,也为主播们提供了各样的创意和玩法,助力他们的创作。
在促使音乐版权保护更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音速达引擎”也用强大的技术整合和行业服务能力提升了音乐的价值,丰富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内容生态。
其实,不仅仅是“音速达引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用技术和实力为音乐产业保驾护航,促使其更快发展的大招还有很多。10月26日,TME首届技术盛会“TechME技术周”在深圳开幕,TME技术领域专家、音乐行业科技公司、权威科技与行业媒体在一周时间内,将以“Rock N Code,让技术发声”为主题,聚焦音乐娱乐技术交流与前瞻趋势畅想,助推音乐产业发展。

结语

作为国内引领助推音乐科技发展与探索的领先企业之一,近年来,TME一直在发掘音乐产业的更多可能性,这不仅能为创作人提供更多机会,也必将为音乐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打开更多想象空间,有助于构建更为良性的正版音乐生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