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过去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到了现在,只要识点字会上网,不出门也能知晓天下事。

但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不敢自称秀才,顶多算是吃瓜群众罢了。

最近也不怎么出门,但吃了不少瓜,茶圈里的。

听朋友说起,上星期去某茶馆喝茶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砖家”。

留着山羊胡,戴着着圆眼镜,穿着茶服,坐在茶桌前颇有道骨仙风的意味。

可一开口,就把全场人都惊呆了:

“我喝茶从来只喝30年以上的老白茶,平常拿'牛肉’当口粮,一天至少喝一泡吧。”

专家二字,原本是用来形容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

并且,绝非某些人的自我标榜,而是他人、公众、媒体的称谓、评价和嘉许。

试想,一个茶人,若自我介绍“我是白茶专家”或“我是岩茶专家”,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但讽刺的是,茶圈里从来不缺砖家,且大多是自封的。

《2》

不难看出,这位砖家擅长紧跟热点。

30年老白茶、牛栏坑肉桂,都是近些年茶圈里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即使是没有喝过茶的人,或刚刚喝茶不久的新人,都听过它们的鼎鼎大名。

然而事实是,真正的懂茶之人,即便没到专家的地步,也知道对方的话中漏洞百出。

首先,30年老白茶在市面上,存量到底有多少?

虽然无从查证,但根据经验来看,极少极少。

我们都知道,白茶复兴的时间不算太久,满打满算,也就十几年左右。

并且等到大家都广泛知晓,白茶能够越陈越香,老白茶有独特的风味,时间又被缩短到了近几年。

因此,别说30年了,存放年份在10年以上的老白茶,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过去的茶农,并没有太多有关存茶和未来升值的意识。

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和水稻、果实、蔬菜等等一样,丰收之后,大多数农民最关心的便是销售问题。

在还只能温饱的年代,产品滞销是很可怕的事情。

如何快速将产品销售出去,回笼资金,以贴补家用,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在10年前对他们说,以后老白茶很值钱,要多存一些下来,想必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

即使相信,但能力不允许,因为这不是让茶农们喝西北风吗?

在十几年前能够有先见之明,把白茶良好储存下来的人,确实有,但极少。

一般是在茶叶收藏家的手中,并且如果没有遇到特殊情况,不会拿到市场上售卖。

毕竟,里面倾注了自己多年的心血。

假若真的要标价,也定然是价值不菲,普通茶客很难承担得起。

按照这样的逻辑,30年以上的老白茶如果真的存在,也不会轻易面世。

秉持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价格不可估量。

但是,市面上却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老白茶”。

在商品介绍中,它们的年份并不低,在10年左右,甚至高达20年,价格却极为廉价。

更稀奇的是,不限量,想买多少就有多少。

于是乎,便出现了一个很魔幻的现象,10年陈老白茶月销量破千。

很显然,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完全不符合。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供应不断的“老白茶”,其实是冒牌货。

《3》

一款优质老白茶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是好白茶必备的三个条件。

良好的仓储,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是白茶能够越陈越香的关键。

最后,便是需要经过耐心地等待,给白茶足够的时间陈化,完成物质转化。

这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也费钱。

存茶,需要一个足够大的产地。

有实力的茶掌柜,往往会租下一个宽敞的空间,作为仓库专门用来存茶。

白茶有不同的品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形态……

先要将白茶进行分门别类,再依次密封后,储存起来。

专业的仓储空间,除了需要场地以外,还需要抽湿机、空调等设备,保持存茶环境恒温恒湿,而不会轻易受到外界气候变化的干扰。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购买设备的费用,还有后续所产生的电费。

最理想的状态,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抽湿机不停歇地运转。

如果存茶空间很大,就需要多台设备同时运行,日积月累之下,所产生的费用可不是小数目。

此外还包括人工费、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等,这些都属于老白茶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老白茶来之不易,且价格不菲的真正原因。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有耐心和实力存下大量的白茶。

此时,在老白茶如此火热的背景下,催生出了一种西贝货,名为做旧茶。

顾名思义,就是将新白茶刻意变得陈旧,通过渥堆、暴晒、高温烘干等方式,去除新茶身上的气息,使众人误将其当作老白茶。

在做旧的过程中,白茶的内质受损严重,完全失去了鲜香醇爽的特点。

既然不需要仓储,也不需要时间,做旧茶的价格自然很低。

并且,做旧茶的外观看起来通体一色,发黑发暗。

某些茶掌柜便借此机会,鼓吹“白茶越老越黑”的观点,再把自己的做旧茶包装成10年,甚至20年、30年的老白茶。

如此一来,才给众人造成了一种错觉:30年的老白茶很常见。

殊不知,自己遇到的有99%的几率,是做旧茶。

白茶圈中,盲目追老,唯老是举的现象,不在少数。

但这种病态的喝茶趋势,既不可取,也不应该被追捧。

决定白茶好坏的不是年份,而是产区、工艺、储存。

那些产区不佳、工艺不当、随便存来的老白茶,未必比高山新白茶好喝。

《4》

喝岩茶只喝“牛肉”,堪称是土豪级别的话术。

众所周知,肉桂≈“肉贵”,价格一直是牛栏坑肉桂最为敏感的话题。

作为来自正岩核心山场的肉桂,产量有限,“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再一次应验了。

真牛肉的产量,一年不过一千五百斤左右,而且还是零散分布在各家。

街边随便一家茶叶店里,都能随随便便拿出来卖的牛肉,是真是假,相信列位看官心中自有定夺。

在如此珍贵的情况下,牛肉作为口粮茶天天喝,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

口粮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频繁喝的茶。

虽然每个人对口粮茶的标准不同,有的人能够接受千元一斤的,而有的人不想在喝茶这件事上花太多的钱,则会选择百元左右的价位。

但无论如何,口粮茶需要保证性价比、适口性强、品质有保障三个要求。

未必一定要把牛肉作为口粮茶,况且,也不可能做到。

暂且不说是否能够消费得起,受到产量的限制,就代表它注定无法成为大众的口粮茶。

牛栏坑肉桂,在茶圈里自带光环。

无论是新茶友还是老茶客,都想一睹它的真面目。

奈何市面上的真牛肉很少,关键还要看分辨力和购买力,还有人脉关系。

与其追求“牛肉”的名字,不如实打实地挑选一款优质的岩茶,作为口粮茶。

在自己的消费能力内,购买品质最好的茶,才是口粮茶的最佳选择。

《5》

可见,这位“砖家”是个外行人。

甚至于,比新人还新,比白纸还白。

若非如此,也不会说出非30年老白茶不喝,非牛栏坑的肉桂不喝的“高论”了。

不是茶圈不欢迎专家,也不是对专家有偏见。

只是现在的部分人,总对一些敏感话题发表一些毫无实事求是的观点。

故而,造成大家对专家的印象总是不靠谱,称为“砖家”!

茶圈里之所以人人皆“砖家”,大多是因为有人好为人师,还因为有人冒充专家。

然而真正的专家,代表知识渊博,领域的权威,往往低调行事。

是专家还是砖家,茶友们还是得仔细辨别。

有些话,听听就好,一笑了之,可别太当真!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