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艺术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镂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因形生意的字体,距今已有三、四千余年的历史。因为是刻在牛胛骨、鹿头骨、龟甲上的文字,故名甲骨文。亦称“龟甲文”“卜辞”“贞人文”“契文”“殷契”等。主要出自河南安阳殷墟,间有少量与占卜相关或其他类别的记事文字。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中文名
甲骨文书法艺术
外文名
Kaogu
类 型
艺术
作 用
学习考古
甲骨文书法
编辑
含义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这类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组合为新句子。内容是新的,字却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笔文字一般饶富雅趣。但是甲骨文总共才二千多字,其中还有不少尚未释出的怪字(特别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场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没有的字,而所书写的对联、题词中又无法代替,就只好进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讨救兵。进行这项创作的首要人物是罗振玉。1921年他在研究之余,将甲骨文用毛笔书写成楹联,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继之有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创作。一些古文字学前辈如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也擅长甲骨文书法,这是本真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
另一层意思是指借鉴甲骨文特征加以自行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他们将甲骨文视作一种灵感,仅仅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点启示,而并不在于追求“形似”。因此,他们并不严格按甲骨文的书法特征去写,可能是综合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多种古文字的特点而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与古文字学虽有关系,但不是亦步亦趋。
特点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一、雄伟期:
二、谨饬期: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五、严整期: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风格
甲骨文风格类型:一是劲健雄浑型;二是秀丽轻巧型;三是工整规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丰腴古拙型。总之尽管甲骨文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间,多有书法之美。
甲骨文
编辑
含义
甲骨文随着原始人类意识的发展而诞生。众所周知,原始社会阶段,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认识肤浅,导致迷信盛行。每当在生产、生活等重大活动,如祭祀、射猎、婚庆、丧葬、灾害、收成、出行等无一不占卜,以测凶吉。占卜后恐遗漏忘缺,用刀将占卜之果,琢刻在甲骨上,以侯使用研析。这些镂刻者,当时叫“贞人”(即史官),甲骨刻好后一般都留下他们的名字,现在看来这些刻字者就是当时的“书法家”,后人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把他们刻写的甲骨文称作殷商时期的“贞人”文字。
甲骨文自1899年为学人发现,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前后出土累计达10余万片以上,单字量约有5千左右。此外,郑州商城还出有商代前期两片有字卜骨;在山西洪赵县坊堆村、陕西长安张家坡、岐山县凤雏村、扶风县齐家村和强家村、河北邢台南小汪村、北京昌平县白浮村等地,又有数量不一的西周有字甲骨出土,计300余片,总字数约千余个。无疑是甲骨文字系统上下限时代的扩大和内涵的充实。这大批难能可贵的地下出土新材料,对中国上古史,特别是商代文化及古文字学研究,均具有极重要意义,同样,对现代书法艺术的推陈出新,对书学演进史的慎终追远,考竟源流,也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 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书法艺术
编辑
甲骨文书法艺术家
罗振玉(1866~1940) ,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又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客籍江苏省淮安县。曾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农学社,1897年创办《农学报》,次年创办东文学社。1901年在上海创办《教育世界》杂志。1904年创办江苏师范学堂,后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督监,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法国大学院公举为东方通信员。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甲骨文的收集研究、铜器铭文的编纂印行、简牍碑刻等古文字资料的搜罗与刊布等方面。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他对甲骨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他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原始资料。著有《五十日梦痕录》《殷虚书契前编》(1913年)、《殷虚书契菁华》(1914年)、《铁云藏龟之余》(1915年)、《殷虚书契后编》(1916年)等书。1933年又编著《殷虚书契续编》。同时他还编有《殷虚古器物图录》(1916年)及《附说》各一卷。
2.他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之地望。他指出卜辞属于殷商时代,是王室遗物;断定它作为文字学资料能代表中国文字的来源,作为史料,它比正史更可靠。同时他还指出甲骨出土地小屯即殷虚遗址,也就是殷朝国都。这对后来的甲骨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3. 他考释出大量的单字。他以甲骨文字本身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参照《说文解字》,并将甲骨文与金文、古文、籀文、篆文做比较,以阐释文字的渊源与流变情况。他还利用字形或后世文献资料推求字的本义及其通假关系。先后于1910年在《殷商贞卜文字考》中释出单字近三百个,于1915年在《殷虚书契考释》中释出单字近五百个,其中多得到学界认可。1916年,他还将未识别的卜辞中的千余字编成《殷虚书契待问编》,供大家探讨。
4.他首创了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8类,为后世的甲骨分类研究开创了先例。
5.与王国维一起,确证了甲骨文中的合书的现象。在金文研究方面,他也搜集与刊布拉大量的资料。著有《殷文存》(二卷,1917年)、《秦金石刻辞》(三卷,1914)、《贞松堂集古遗文》(16卷,《补遗》3卷,《续编》3卷,1931~35年),收录以前诸家著录中未见之器铭2427件。《三代吉金文存》(20卷,1937年),收录当时见到的已著录和未著录的4831件青铜器铭。集一时铜器铭文原始资料之大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还提出通释古金文的设想,提出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出金文在文字学上的价值。他研究石鼓文,著有《石鼓文考释》(7卷,1916年);他搜集整理汉晋木简,著《流沙坠简》(合作,1914年)、《流沙坠简考证》(1934年)等书。此外,他还著有《干禄字书笺证》《俗说》《集蓼编》等多部著作。他的工作内容丰富,甄别谨严,成绩浩瀚,方法崭新,“为我们提供出了无数的真实的史料”(郭沫若语)
丁佛言(1878—1930) 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后字佛言,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黄县(今龙口市)城关宋家疃人。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古文字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艺,19岁为县庠生员、补廪生。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遭父训斥,负气出走,就读于济南师范学堂。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去日本东京法政学堂学习。学成归国后创立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占山东矿区,后执教于山东法政学堂。1910年(宣统二年)当选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开始从政。 次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 各省纷纷响应。他与徐镜心、丁惟汾共同拟订了《独立大纲》,并协议成立了山东各界联合会,推举夏莲居为会长,丁佛言为秘书长,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于11月13日宣布山东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他当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国会议员)。1913年,被推举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先后任审查委员会委员、委员长,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主编《中华杂志》 ,撰文针砭时政,反对专制,为袁世凯所忌恨。二次革命时,反对袁世凯称帝。1914年3月,徐镜心被袁世凯逮捕后,他闻讯曾多方奔走营救。1916年,袁世凯死后,他再次任议员职, 在黎元洪继任总统后任总统府秘书长。1917年7月,张勋复辟。他赴上海拜访孙中山后,去南方游说,力促恢复国会,继续制宪。1918年旧国会恢复,他再次赴会。不久,隐退归里。1923年后,回乡研究古文字学。1928年,为避张宗昌裹胁由原籍抵京,暂住西城一住宅。以卖字为生,埋首于断碑古籍中。所得龟甲、彝鼎、泉玺、陶玉之属、拓片不下七八千种,潜心研究,造诣极深。留有《说文古籀补补》《续字说》《说文抉微》《还仓室述林》《古玺初释》《古陶初释》《说文部首启明》等著述。1930年病逝于北京。噩耗传开,海内外贤达名流敬赠仪幛、挽联,《大公报》发表社论《悼丁佛言先生》,推崇其人品、气节、学问,称之为“一代之范”。
丁辅之:(一八七九——一九四九)原名仁友,又名仁,字子修,又号甫叟。因得赵之谦为其外祖父魏稼孙所刻「鹤庐」印,遂袭用其号 ,浙江杭州人。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曾将所收印章《西冷八家印选》四卷及《秦汉丁氏印谱》二卷 。 擅画蔬果、梅花,笔意工致,韵味清雅,有书卷气息 。其于古文字学精思博览,尤其精深甲骨和金文研究。甲骨文书法笔力沉厚,气息醇古。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原籍浙江嘉兴。 国学大师。兼为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於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
简经纶 (一八八八·十二· 一·——一九五○·三·三十一·),字琴斋,艺事皆以字行,号曰琴石,别署千石、千石楼主、万石楼主;斋名有千石楼、万石楼、千石居、千石室、千万石居。祖籍广东番禺,而诞於越南。闻其父於辛亥革命与侨众曾予鼎力资助云。 琴斋往在海外,於治泰西文字之余,笃嗜汉学,已孥刀刃石遣兴。及长回国,曾问经史於简竹居,叩书艺於康有为。任职侨务机构於上海,公余之暇,颇攻究古籀文字及诗文书法。沪上名家,若易大厂、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千、王秋湄、马公愚、邓散木等,皆时相往还,研讨艺术。有印曰『海外归来始读书』者,盖言始深究之也。尝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宣传事,以抗争外资英美烟草公司之欲独霸中国市场,压制民族工业发展。日寇侵华,一九三七年冬自沪达难南归,於香港利园山设『袖海堂』,以为授徒之所,或曰『琴斋书舍』,慕名学书者不鲜。—九四—年末,日占香港,翌年移家澳门,赁居利为旅酒店,仍以课徒为事。战後返港,居缆车径一号,颜曰『在山楼』,叶遐庵为之书。教学之余,隔岁或举办展览,力倡风雅,深为同道所称许。 琴翁天资睿敏,於书法篆刻辞章无所不擅,学古能变,巧夺其神,而不为桎梏所限。其於书,甲骨、彝铭、汉魏碑刻简牍皆遍习,时甲骨与简牍初出,尤所究心,甲骨大字多以茅龙,便面小字则借助钝嘴钢笔蘸墨成之,峭劲遒峻,与刀刻之意相合。康有为称其篆分苍深朴茂,深入汉人之室;篆法三颂,亦雄奇古厚,殊非溢美。余少时於冷摊得其所书各体字册十二开,细品用笔,以为多出宿羊毫及麻笔挥写,用取古拙,曩余撰《广东印人传》尝论及之。後琴翁交好高伯雨先生撰文,复引余说,以为知言。工具与艺术效果,关系不可不讲求也。承李乔峰先生见告,琴翁课徒,主张楷书从锺繇『三表』入手,不涉唐人,以其天然韵味已泯;又谓字之要诀,曰神韵、气象、布白、意态及起伏疾徐。 其治印也,初喜汉凿—路,章法谨严,冲刀驰骋,杂以残连,《琴斋壬戌印存》所载,盖卅五岁时之作。後书艺益进,从亲炙易大厂中又得引发,印风至是丕变,更臻苍奇古茂之境。拟古玺固绝工;而以甲骨文字入印,白文之作,布白错落有致,运刀劲利老到,妙得卜辞之遗,即作朱文,其用刀之率真瘦硬,均不失殷人意趣,苟非深探其奥,安可得耶!元有楷字押印,然瑜瑕互见,琴翁撷魏晋碑刻佳书入之,恍若缩摩崖於方寸,小中见大,顿觉神采焕然。至其所谓印识,实取刀石以抚金石碑版文字,与—般印款未尽相同,与清人缩摹汉碑於砚背者略近,而稽之古来印人,迄未拓此途辙,亦别开生面也。阅《琴斋印留初集》、《千石室印识》,皆可赏其佳制。 其为画也,年五十方为之,会所筹展览仍有数月,欲多—品类,乃以作画之法试写之,初作枯松,後及竹石山水人物,张大干以『渴笔澹墨,有松圆穆倩两家意』誉之。有己卯、丁亥《琴斋书画印合集》两辑。 自甲骨出土,集其文字为楹帖及诗者,罗振玉实启其先,继踵者有章珏、高德馨、王季烈、丁辅之诸家,琴翁之《甲骨集古诗联》较後出,得联约一百五十,得诗三十有七,集句成章,和声合律,俱见辞章工巧,而其摹写之工,更允称後来居上也。 琴翁晚年,忙於教学,时为肝疾所扰,仅逾周甲,即溘然长逝,未能竟其所诣,艺苑惜之!遗命火化後,以灰扬诸鲤鱼门外大海中。殁後之三十八年,即琴翁诞生之一百周年,其人室弟子王汉翘先生以所藏琴翁各体书作三十三件、篆刻三十一方、画三幅,及王秋湄与琴翁论学书札、手卷等,一并捐香港艺术馆,该馆旋即刊行图录,举行展览,以资纪念。其二子而廉,曩曾识之,亦能书,惟风致与父迥殊;女文舒习山水,今授画於美国。(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马国权增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号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古文字学家、诗人。为“甲骨四堂”之一。以历史唯物史观研究甲骨文,著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一系列在中国学术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作。
容庚(1894.9.5~1983.3.6)古文字学家、金文专家。字希白,号颂斋。因古代“容”“颂”相通而取斋名为“颂斋”广东省东莞县人。在书宦之家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他幼年时即熟读《说文解字》和吴大澄的《说文古籀补》。1922年,经罗振玉介绍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燕京大学襄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兼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岭南学报》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等。他的成名作为《金文编》(贻安堂,1925年;香港商务印书馆1939年出修订本;科学出版社,1959年出增订本)。这是继吴大澄的《说文古籀补》之后的第一部金文大字典,是古文字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之一。1935年,又集秦汉金文而撰成《金文续编》。1959年出版的增订本《金文编》,据历代出土的青铜器三千多件的铭文,共收字18000多。商周秦汉铜器铭文中已识与未识者,从中可尽览无遗。这是一部相当完备的金文字典。《商周彝器通考》(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是他的另外一部重要著作。这是一部关于商周青铜器的综合性专著。分上下两编。上编是通论,详述青铜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分15章。下编是分论,将青铜器按用途分为4大类。全书共30多万字,附图500幅,征引详博,考据详备审核,堪称材料宏富、图文并茂。这是一部对青铜器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并加以科学分类的著作,是研究青铜器的重要参考书。在这方面他还著有《殷周青铜器通论》(合作,科学出版社,1958年)。他精于鉴定青铜器,经多年积累,他编印了不少青铜器图录,如《宝蕴楼彝器图录》(1929年)、《秦汉金文录》(1931年)、《颂斋吉金图录》(1934年)、《武英殿彝器图录》(1934年)、《海外吉金图录》(1935年)、《善斋彝器图录》(1936年)、《秦公钟簋之年代》(1937年)、《兰亭集刊十种》(1939年)等。其中《武英殿彝器图录》开创了印铜器花纹的先例,为花纹形式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善斋彝器图录》所编的是刘体智收藏的青铜器。《海外吉金图录》所编为日本所藏铜器。这为国内学者提供了流失海外的铜器资料,很有意义。在书画碑帖研究方面,他著有《伏庐书画录》(1936年)、《汉梁武祠画像录》(1936年)等多部著作。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 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他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灵岩的磅礴山势,烂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 ,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其甲骨文书法用笔老辣苍润,结体峻拔奇肆,章法遗失宕起伏。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草劭翁,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平湖新仓镇人。我国现代教育家,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曾任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助教。其后,在杭州女中、秀州中学、松江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1960年,自杭州大学中文系调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设诗词题跋课。1963年,任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主任。曾任政协浙江省三、四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其书法真、行、草、隶、篆,各体皆精。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现代“螺扁”,人称陆维钊字体。陆维钊的山水画格高意远,以书法入画,配以诗词题款,以诗、书、画并著于世。他独创的“陆维钊体”,在书法界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陆氏为镇上书香门第。1920年陆维钊负笈南京高等师范,5年后应聘在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助教,为王国维的助手。他在艺术上有两件事值得一记:一是独创“蜾扁”书法,非篆非隶、在书坛独树一帜;二是1960年调浙江美术学院后,首创书法篆刻科,填补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空白。
董作宾(1895~196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河南省南阳人。原名作仁,字彦堂,号平庐。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习甲骨文。曾任教于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928年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任研究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后到台湾,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语言所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早年从事方言、民俗调查,后来专门研究甲骨文。他对甲骨学的贡献在于他曾于1928~1934年间8次主持或参与了安阳殷墟的甲骨的发掘,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和出土的甲骨文及文献记载进行综合研究,他第一个发现了殷墟甲骨卜辞中记“贞人”之名的现象(他把“卜问的人”称为贞人)。所著《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根据所记的商王对先人的称呼、贞人之名以及卜辞字形、书体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甲骨文断代的10项标准,建立了甲骨文断代研究的学说,对甲骨文的断代研究有开创性的贡献。
沙孟海(1900-1992) 原名文若,中年后以字行。号石荒、沙村、决明、兰沙等。浙江鄞县人。早年从冯君木学古典诗文,从吴昌硕习书法、篆刻。后又与著名学者朱疆村、况蕙风、章太炎、马一浮等交往,受益良多。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曾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63年起在浙江美术学院兼课,1979年起为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导师。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强"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堪称旷世罕见。沙氏学问渊博,识见高明,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真行草书集》、《兰沙馆印式》、《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论书文集》等。并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等。沙孟海是中国当代书坛巨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
诸乐三(1902—1984),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号南屿山人,孝丰鹤鹿溪(今安吉塘浦乡)人。幼得父献庄启蒙,14岁能赋诗作字,常为乡邻书写楹联匾额。19岁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医,得名医丁甘仁器重。同年又从吴昌硕学艺。先后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中华艺术大学执教;抗战爆发后返里,在设于安吉孝丰的省立浙西第二临时中学、省立浙西第二临时师范学校教美术。抗战胜利后,先在省立湖州师范学校任教,后重返上海美专执教。不久,应聘于杭州国立艺专(后改浙江美术学院),一直任该院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及浙江省四届政协常委。其画擅长写意,工花鸟、山水,作品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朴素醇雅、浑厚华滋、古茂雄秀特色。吴昌硕称:“乐三之作,能得我神。”书法以钟繇入门,后攻汉魏碑及二王、倪(瓒)、黄(道周)等;篆书则习石鼓文,兼收钟鼎、甲骨与砖瓦文字。著有《诸乐三书画篆刻集》、《希斋诗抄》、《希斋题画诗选》、《希斋印存》等。
甲骨文的艺术价值
1.文字学价值。
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2.历史学价值。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3.书法价值。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甲骨文风格类型:一是劲健雄浑型、二是秀丽轻巧型、三是工整规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丰腴古拙型。总之尽管甲骨文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间,多有书法之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