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有幅“村庄”的名作,为何被人当作瀑布画买走,其实是误会了

“高山流水觅知音”这句话讲的是“知音”的重要性,艺术家无疑是伟大的,他们醉心于创造美的事业中,但有很多艺术家却在死后才名誉双收,高更有一幅名画,画的是村庄,就曾经闹了一个大误会,被人当瀑布买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让绘画摆脱世俗的控制,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这就是保罗·高更对绘画的态度,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高更、梵高和塞尚被合称为“后印象派三杰”,高更的绘画风格贯穿着神秘、原始、象征和主观,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位伟大的画家属于“半路出家”,他在25岁时才开始学习绘画,在此之前他做过海员和股票经纪人。高更一生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1919年英国小说家毛姆还以他的生平为素材,创造了传世之作《月亮与六便士》。

高更一生的创作风格有着明显的转变,从一开始的热衷于印象派,到后来逐渐地走上批判印象派的道路上,因此在高更创作的早期,仍可以看到大量印象派的风格,印象派是以瞬间的印象作画,只着重考虑作品的总体效果,顾及不到枝节细部,《卡塞尔街冬天的花园》就是前期的代表作,我们可以看到整体寒冷凛冽的气氛,但细节的刻画却有些模糊。

高更最为著名的作品是一幅叫做《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画作,这是高更晚年的作品,从中不仅可以看到高更艺术风格的变化,更可以看到他对于人生的思索。高更在晚年,还创作了一副关于严冬的画作,这幅画的名字叫做《雪中的布列塔尼村庄》,它不仅与《卡塞尔街冬天的花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它背后还隐藏着很多故事。

今天的高更已经成为了名满天下的画家,但在他生前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因为他没有正式工作,还陷入了长期的贫困。1887年,三十九岁的高更又一次决定远行,因为不喜欢城市文明,所以他几乎一生都在远行,甚至为此抛下了幸福的家庭。在他来前往塔西提岛的途中,偶然间住在了一个叫做布列塔尼的小村中,此时已是严冬,忽然天降大雪,高更只好停留数日。

著名的《雪中的布列塔尼村庄》就在此时创作而成,由于画的是雪景,因此色彩较为素静,在构图方面,高更采用了焦点法,找到教堂中心对焦,进而形成金字塔结构,这样就使画面显得平稳,在画的右边有几棵有枝权的树,以其树枝的变化活跃了全画,避免了静止、沉闷的气氛,虽然画的是白雪覆盖下的村庄,但画面感觉并不寒冷,反而让人有了温暖的遐想。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高更这幅佳作居然只值7法郎,折合成人民币也不到8块钱,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当时高更没有任何名气,所以这幅画作自然也就被碌碌之辈购得,可笑的是,当时的商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幅村庄画作,反而认为这是一幅“瀑布”,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由于此人鉴赏水平实在有限,他在鉴赏画作时,居然将画作拿倒了,上下颠倒以后,皑皑白雪就化为了潺潺的水流,教堂和山峰化为了岩石,平原上的白雪则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湖泊,这虽然是“后印象派”的作品,但竟然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误解,可见当时不懂美学者大有人在,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1952年,《雪中的布列塔尼村庄》这幅画被卢佛尔美术馆购入,而成交价居然达到了三百万法郎,如此看来,当年的那位商人真是赚翻了。

艺术家出名与否,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创作,还会极度影响他们的生活。保罗·高更生前籍籍无名,这让他受尽了生活的摧残,可是在他死后,他的画作身价暴涨,《两个塔希提妇女》被卖了3亿美元,《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更是成为了无价的镇馆之宝。因此我们要尽量善待艺术家,不能让艺术家在没出名的时候饿肚子,因为他们是人类美学的“建筑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月亮与六便士》毛姆【英】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