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记忆-红薯窖

父亲不吃红薯,单位里与父亲同龄的老王叔叔也是,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特点,提起吃红薯胃里就开始泛酸水。不论烤的再“焦香”,也不管你是红瓤、白瓤。他们俩是我身边不吃红薯的典型代表,相反比他们年龄稍长一些的大姨、大姨父、伯、娘们倒是有不少仍然爱吃红薯。这个情况没有细细考究,作为20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我,记事起红薯就只是餐桌的一部分。

作为普通食物,没有反感也没有特殊偏好,只是当今在推崇绿色健康食品情况下,红薯作为用农药化肥较少、又是土里长的食物,相对环保,逐渐吃的多一些。倒是想说说逐渐消失在乡愁里的红薯窖,也承载了我们这个时代很多的印记。

老家豫南盆地,那里土层深厚,适合种红薯,红薯窖自然就应运而生。红薯窖可分为两种,土窖和井窖。土窖稍浅一些,有2尺左右深,在选址时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主要是防止积水和潮湿。为了方便取红薯土窖一般是长方形,可以根据红薯的数量,窖可长,不可宽。这样取红薯时就站在窖外边挖红薯,不会踩到其他红薯,另外可以从一头开始取红薯,不至于破坏窖内的温湿度,窖内整体环境得以保持。

挖好后红薯是分层放置的,一般选取大小均匀的红薯为一层,为使红薯之间不至于接触太严密,每层之间用高粱杆架空,没有高粱杆的情况下用芝麻杆也可以,主要作用是把红薯隔开,起到透气的目的。个别因为刨红薯时划伤的都留下来直接吃了,入窖的红薯一律都是不带任何伤残,没有虫蛀的健康红薯。

根据窖的深度放置足够的层数后则要进行最重要的一项,盖土沫子。这个土沫子就是自然风干的碎土,大小均匀。用箩筐从外边挑回来,然后轻轻的洒在码好的红薯上,直到把红薯盖严实,再稍微高出地面一部分。

最后用玉米杆斜盖在窖上。这样在遇到雨雪的天气,水直接顺着玉米杆就溜走了,加上窖体本身选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则避免了窖内积水。窖体上放置的秸秆和窖内盖红薯风干的土沫子主要作用都是保温保湿和透气。这种情况下红薯吃到来年三月份是没问题的。

土窖挖窖简单,储存量也大,主要在地下水系较浅以及土质疏松不适合井窖的村庄应用广泛。与我们村1.5公里的邻村往下挖两米就水都是往上喷,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这种土窖来储存红薯。

相对于土窖,井窖在我们村应用广泛,与其优点相比,井窖主要是美观,占地小,储存量大,干净、卫生,功能多,不遇特大洪水或认为破坏的情况下挖一个井窖能用上多年。

即便地下水系较深,为了保持窖内温湿度,在挖窖时仍然选取地势较高的位置。我们家是村里地势较高的,当时我们家院墙外有块空地,邻居有好几家都是在那挖的红薯窖,最南边的是我们家的。井窖在挖窖时候是个体力活,单纯一个劳力挖的话,从开挖到建成预计得三天时间。

井窖分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这个完全根据土质和地理位置来确定。地下部分为窖体,椭圆形,一般红薯窖底部直径2米左右,往上边逐渐收小,深度也有2米。

地上部分由于我们村是黑土地,粘性一般,则是从地头挖出来一块一块带草根的土块,在当地成为垡子。围着挖好的窖体一圈一圈呈缩小状态的码起来,最后留一个70cm左右的口。这样基础工作就做完了,剩下的是装修了。

窖体内部随着挖窖时间的推移,内壁也是逐渐风干的状态。

井窖建成后的“装修”是讲究的人家才做的,也就是把窖体内壁有棱角的部分剔除和修补的过程。窖体外边则是地上用垡子码的部分,周围用土盖均匀,保持窖体美观。

最后环节是选择井盖,井盖大都是石头材质,厚薄不均,但突出特点是上边都留有一个手指粗的孔,方便透气。也有家里土灶上烧饭的锅不值得补了,拿过来反扣在井口处,也是个不错的井盖。

这样一个红薯窖完工后就可以下红薯了。按直径2米,2.5米深的红薯窖来计算,装两三千斤红薯没问题。

下红薯一般需要两个人完成,一个人在上边用绳子把一筐筐的红薯递下去,下边的人则根据红薯的大小,沿着窖壁一圈圈的摆红薯,也有随便堆在窖里的,这户人家大多是比较粗糙,干活不细致,省去一个个码的程序,倒是省了不少力,但是一堆堆的比较占地方,储存量有限,另外码红薯的过程也是对红薯进行二次分拣的过程,大小,质量,分别放在不同位置,吃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的取。

家里有小孩的冬天经常烧红薯,则选择细长的红瓤红薯,烧出来焦香,金黄流油。蒸馒头时会蒸一锅红薯,则选择最小的,相对较碎的红薯“儿子”来蒸,好熟,易剥皮,拿着不烧手。煮稀饭时候放的就是大红薯,削一个皮不容易,个大的红薯“妈妈”一个两三斤就够一家人吃了。

井窖因土质不同会呈现不同的建窖模式,比如说土质好粘性大的黄土地,建起来就容易的多,疏松的土质,或许还需要用到砖做辅助。另外一点则是选址要好,不能建在低洼地带,万一哪年夏季雨水多,红薯窖泡水后很可能给泡塌。

刚才提到的井盖上边的孔只有食指粗细也是有讲究的,一则是换气用,二则可以避免鼠类等病虫害钻进去偷吃红薯。不过假如真有老鼠跑进去也会很快被发现,因为冬季基本两三天都要下一次窖取红薯。真的遇到老鼠,窖体比较小,也比较容易抓到的。

取红薯的任务基本都是家里的小孩子完成的,如同储存红薯时一样,大人用绳子捆在小孩子双臂下边,把小孩子续下去,也有让小孩子坐在箩筐里,连同箩筐一起续下去的。

但是下去之前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先续下去一个燃烧的煤油灯或蜡烛,如果没有被熄灭,则可以直接下去。如果火被熄灭了则要多等一阵子再试一次,目的是等空气中的氧气与井下充分交换才可以下去,这是个基本常识。

到下边拾好红薯,大人在上边一筐筐的往上边拉,最后再把人拉上来。这一窖红薯一直能吃到第二年收麦子的时候,也就是下一个种红薯季节的开始。一般都是在惊蛰前后便下窖取出来一些长得漂亮的红薯做为母体进行培养红薯芽,为秋季种植红薯做准备。从收获红薯到收小麦,基本就是半年时间。能够储存这么久,完全是红薯窖的功劳。有些时候,红薯窖也用来储存大白菜等蔬菜,其保鲜作用完全是冰箱所不能代替的。

大姨和姨夫爱吃红薯,前几年他们家里还有一个红薯窖在使用,那个估计是村里最后一个红薯窖了。如今我们这里大都种了经济作物,种红薯的逐渐少了,红薯窖也逐渐被弃置或掩埋不用了。想吃红薯,超市里边卖的也不贵,自然,也省去不少力气。

作文时在网上搜了一下红薯窖,不同地方还是有人在使用,不过,就如同乡村补锅这个行当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薯窖也慢慢的退出乡村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了。

作者简介:
如生,男,1985年生,社旗县大冯营镇人。现居洛阳,从事文秘工作。平时喜欢阅读思考,仰慕古仁人之心,闲暇时写些豆腐块文章,记录生活感受、描画社会万象,文字质朴,情感真挚,以深思运笔为乐。

(0)

相关推荐

  • 散文||老家的菜窖

    老家的菜窖 每到冬季,我都会想起老家的菜窖,那个用来储存蔬菜的窖,在我的记忆里,印象非常深刻,让我无法忘怀. 我的老家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北方的冬天,寒冷且漫长,小时候,正是国家贫困的时候,物质缺乏, ...

  • 红薯冬季咋保存?这些方法,贮藏一年仍新鲜!

    红薯已经收获了,冬季如果储存不好,红薯很容易腐烂变质,那样就损失大了.原来农民朋友储存红薯,都在地下挖个红薯窖,现在实际上这种方法还很实用,而且保存效果也不错,但是,保存过程中还有些事项要特别注意.不 ...

  • 趣味井盖(手机摄影)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点文章下面的在看,谢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趣味井盖 手机摄影 陶冶 日本人想干什么?是精力过于充沛还是闲得难受?不就是个马路上的破井 ...

  • 【红薯的存放方法

    地瓜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食物,地瓜带有丰富多彩的营养元素,常常吃红薯对身心健康有很多的益处,例如会推动肠胃肠蠕动.协助大便.增加抵抗力和防衰老等,因而地瓜是备受大家喜欢的食物,秋季的情况 ...

  • 红薯窖,农耕时代的“地下粮仓”

    文 | 李焱 对于绝大部分的90后来说,提起红薯,脱口而出的,应该是路旁刚出炉的既透又酥.如糖似蜜.又糯又软的烤红薯,但是,如果提起红薯窖,恐怕都不知道为何物了?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知道它是农耕时代家 ...

  • 时代记忆莫妮卡贝鲁奇

    三个不同版本的超人图一是亨利·卡维尔所饰演的超人,目前是人气最高的超人, 超人这个角色就像是为亨利·卡维尔量身定做的一样.图二是美剧<超人与露易丝>中的超人,饰演中年期的超人,有点沧桑感. ...

  • 手稿 | 时代记忆“国家债券”

    特约撰稿人: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全国钱币收藏联盟副主席牛双跃先生 2013年嘉德春拍,各类债券一组十六枚,包括:1987年中国工商银行累进利息金融债券壹佰圆.伍佰圆.壹仟圆样票各一枚:1988年中华人 ...

  • 多彩幼儿园~大班时代记忆馆开笔礼

    多彩幼儿园~大班时代记忆馆开笔礼

  • 816小镇官方首发:一个时代记忆里的生活小镇,一处有生命力的精神原乡

    编者按: 816小镇,一座时代记忆里的生活小镇,一个远离喧嚣都市的理想生活社区.它的血脉里深藏着曾是共和国头号绝密工程--816工程的军工记忆,它的基因里携带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和 ...

  • 《地久天长》:用三小时还原中国人三十年的时代记忆

    本文原题:<地久天长>:三个小时三十年, 中国人的故事都有了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北方的大工业城市包头生活着普普通通的三家人. 耀军和丽云,英明和海燕,以及新建和美玉. 这三家人 ...

  • 你不大可能看过这组照片,永难忘怀的时代记忆......

    1979年,新中国第一位可乐饮用者在长城上. 1971年4月13日,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进行友谊比赛,开启'乒乓外交'. 1980年,北京的五个时尚女性. 1985年春季郊游,河南焦作 ...

  • 工资条里的时代记忆

    作者:朱健琳 整理东西时,发现抽屉底下躺着张发黄的纸条,原来是一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资条.看着这张既陌生又熟悉的纸条,我的思潮随之起伏.小小工资条书写着岁月的过往,镌刻着时代的记忆. 工资条 上世纪七 ...

  • (找句子)时代记忆+相关

    时代是个大话题,乍看什么都可以写,但容易找错切入点,变得无话可说.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数字时代,若要论生逢其时,要先找到时代记忆.生不逢时是时代记忆,安分随时也是时代记忆,时不我待更是时代记忆.有的人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