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00只!极危“牢底坐穿鸭”惊现湖北,有何特点?为何会濒危
从进入2021年,我国动植物界就不断传来好消息,从年头到如今已然有了众多濒危物种、消失物种、珍稀物种惊现在各地,为各物种增添了分布记录,同时也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添砖加瓦构筑起牢固的生物城墙。 这不,在湖北继神秘的神农架出现1.2米“神雕”金雕之后,咸宁的斧头湖区域也罕见出现了“牢底坐穿鸭”的种群足迹。
“牢底坐穿鸭”是何物种?据悉全球一共还不到1000只,它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如此濒危,究竟该如何保护它们?带着这些疑问,下面和魔方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
北纬30°上的秘境——湖北咸宁斧头湖
俗语说,在地球上的北纬30度是一条神奇的线,人类的很多文化遗产都基本分布在上面。当然,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这条线上生态有多么好,确实适合生存。而此次发现极度濒危物种“牢底坐穿鸭”的地方斧头湖刚好也在北纬30°上,这就更加是印证了。
湖北省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与此同时,据省林业局统计,湖北省的森林面积比40年前增加5670万亩,达到1.16亿亩;森林蓄积量比40年前增加1.16亿立方米,达到4.15亿立方米;而森林覆盖率增长104.6%高达41.84%。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湖区生态还是自然环境的其他生态指标,在全国都是位居前列。
而斧头湖,位列湖北的第三大湖,最大湖长可达18.1千米,最大的湖宽可达13.3千米,面积126平方千米。除了面积大,斧头湖内还拥有着众多鸟类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乃至动植物资源。比如下设了4个渔政站;是武昌鱼、圆吻鲴等珍稀鱼类的重要保护基地;湖区内生活着水鸟44种,而植物更是多达几百种。所以,在这样好的环境之下,湖北地区乃至斧头湖当地的生物种群必然是很大的。
咸宁惊现极度濒危物种“牢底坐穿鸭”,有何特点?
据悉,近日从斧头湖管理局了解到,该区域发现了国家以及保护动物青头潜鸭种群记录。青头潜鸭因其极其珍稀、濒危,因此又有“牢底坐穿鸭”的称呼。其发现,属于偶然但又并不那么让人意外。其实早在2018年1月,也就是3年前就已经在对斧头湖区域的湖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在今年7月的时候,由湖北科技学院核化生院的专家团队以及咸宁市的志愿者们一起还对斧头湖区域及周边环境自发的地进行排查。
世界极度濒危物种“牢底坐穿鸭”青头潜鸭,这一物种一般来说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以及东南部,世界上分布区域来看主要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东部也有种群繁殖。不过对于我国的分布而言,极其少,全世界都不足1000只,在我国也是因为其属于迁徙候鸟的属性,每年短暂性的呈季节性分布。
青头潜鸭属于深水鸟类,不仅擅长飞行,更善于潜水,因为其形态通体黑褐色,只有眼睛、腹部呈现白色,当浮在水面的时候还真的就像鸭子一样。或许也正因此,它就有了本是鸟类,却有着非常像鸭子的名字吧。长时间潜水喜欢漂浮在水面的青头潜鸭,依水而居,主要以水中植物以及鱼虾、贝壳等为食。
不过尽管生存的要求这么低,确实全球极危物种,种群主数量不足1000只。在我国,此前也仅仅在成都平原、山东高密一处水库、腾冲北海湿地、云南青华海等地有被发现的记录。
青头潜鸭属于典型的迁徙鸟类,一般来说集中在每年秋季10月的时候开始南迁,一般每年3月左右开始往北回迁,5月到8月开始繁殖。青头潜鸭喜欢群居,无论是在栖息地还是迁徙过程中,一般都是十余只甚至数十只成群。青头潜鸭的巢就分布在水边的草丛,比较“高产”,每一窝可以达到9枚卵左右。
青头潜鸭为何会如此稀少?
分析以上青头潜鸭的生长环境以及生活习性会发现,这一物种的生存要求仿佛也不是多高,为何还会成为世界濒危物种呢?为何会如此稀少?仔细分析其实可以了解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青头潜鸭尽管生活在水中,但是对整个水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有水,还需要水流缓和、水生植物要丰富,只有满足这两项条件的湖泊、沼泽以及水库等地带,才有可能容得下它们。其次,青头潜鸭数量这么少也和此前过度的狩猎、栖息环境被破坏两大人为因素息息相关。比如:此前就有相关报道被证实,在江苏省如东县曾经出现过每年枪杀3000只青头潜鸭的残忍实例。
总结
当然,青头潜鸭如此稀缺,自然就要好好保护,于是在我国也是位列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全世界而言,就如以上所说其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估计该物种不久之后真的就没有了。
而湖北作为我国的“千湖之省”,无论是森林资源还是水资源都非常丰富,由此栖息的动植物资源也相应地丰富。再加之,近些年来对生态环境以及野生保护动植物保护力度的加大,我们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物种出现,这确实是一个好事情。地球是一个圈,都是相互的,相信伴随着越来越多动植物得到保护,未来看到更多生物种群扩大也会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