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上“标配”生活,按你现在的状态可不行
主播:大宝
①
『巅峰状态』
一提到精力,我们总能想到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以及情绪管理。可是作者认为,这三者只是精力管理的敲门砖,属于“初级玩家”,真正精力管理的高手是随时随地可以调动巅峰状态。
怎样才能达到呢?
走上跳台之前,跳水运动员脑子里装的可不只复杂的转体动作,还有观众。他很自然地会担心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自己练习得够不够、观众会不会喜欢。但是经过大量专业的练习后,在踩上跳台的一刹那,他所有思绪恢复平静,专注于动作、技巧和起跳时机;从跳台纵身的那一刻,他的身体进入了巅峰状态,观众的干扰全部消失了。
类似的,如果我们也能够摆脱外部干扰,内心安静且明确两个问题:该做什么和怎么能够做到,就比较容易进入这种状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行为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们就能保持专注、高效,摆脱“高效时间”“高效地点”的束缚。就像顶级运动员能在这种状态下切换自如一样,绝大多数成功者也是巅峰状态的“人民币玩家”,他们让大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利用。即便每天做着重复性工作,他们也能消除情感、注意力和心理上的失焦和阻力,保持专注和活力。
②
『核心因素』
巅峰状态的获得,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背景制定、精力使用和系统支撑。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如果你心心念念一个遥远的目的地,背景就是地图和路线,系统就是你使用的交通工具,而精力则是燃料。因此,我们可以把精力管理看成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市面上大多的精力管理建议都趋向于时间管理,它们可能会对效率产生一些影响,但它们通常不能让你表现得更出众。其中,背景就是核心,它是一个人大局观和愿景的体现。与之匹配的是,长远愿景能够调动高层级精力,而短期远景只能调动低层级精力。
如果你的志向是成为跨国公司的CEO,你的精力流向是布局、协调和整合,自然无暇顾及太多琐碎的情绪和小事。但如果你的目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比如写篇文章、策划个活动、卖一箱商品,你自然会陷入精力黑洞,力不从心。所以才会被办公室政治、同事的眼神和话语所牵绊,因为这些都是影响你小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因素,然后日复一日,蹉跎岁月,想想就非常可怕。而且,如果你只是规规矩矩地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工作之余看看电视、过过周末,你对精力的训练就不够,支撑精力的系统也会非常笨拙。
因此,对很多人而言,舒适区之所以难以迈出,有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你在向你的精力系统发起挑战,打乱了原有的精力秩序,身体自然会有排异反应。
③
『内在联系』
因此,不要眼里只盯着退休,或者急于实现财务自由。80年代,人们眼中的大款“万元户”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月薪过万、年薪三十万到年入百万,这些噱头的迭代不过用了5年时间。
作者始终强调一点,你如何看待自己正在做的事将影响你的精力,背景决定了精力层级。如果你热爱生活,心怀愿景,你更可能用足够的精力完成你想做的事情。相反,如果你觉得现在的事在浪费你的时间和热情,即便你走在了正确的路上,也很难有所突破。行百里者半九十,多半不是没有耐心,而是输在了看法上。
作为背景的支撑,这里的系统实际上指的就是行为习惯,包括你的工作技巧、生活方式和人际处理等等。它们中包含了很多可以提升的小技巧、小窍门。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操作系统”都升升级,这些小改变能够帮助你有效释放精力。这也是剽悍晨读一直倡导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不仅如此,研究表明,在55岁时退休的人,在接下来的10年内,其死亡率比在65岁时退休的人高89%。这也是降低精力管理带来的恶果,反应速度、身体机能、器官状态等方方面面的退化都和精力层级息息相关。
总结一下,巴克敏斯特·富勒一直耕耘不辍,直到87岁过世时,他拥有55个荣誉博士学位;纳尔逊·曼德拉在90多岁时还积极领导社会事业,是太多人心中的楷模;美国著名女演员贝蒂·怀特88岁高龄还在主持《周六夜现场》,成了最受欢迎的主持人。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想获得巅峰表现,你得学会保持巅峰状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想过上“标配”的生活,没有巅峰状态可不行。
参考书目:《超级精力管理术》[英] 丹尼尔·布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