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中国精锐军队,围攻一千名日军,竟要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

这几年的抗日神剧早已成了一个笑话,其实就算是正规一点的抗战剧,也并没有真实客观地表现那些战争,多半都是在表现我军如何英勇,对日军强悍的战斗力进行了很大的弱化。

那么,当年的日军战斗力究竟有多么强大呢?咱来看看松山战役吧。

1944年,已到了二战的尾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开始了战略收缩,在缅甸战场,日军打到腾冲、松山一线之后就是强弩之末了,再也无力向中国境内推进,中日双方在怒江两岸僵持不下。

而此时美军也腾出手来,支援了中国军队大量的装备,还派了战斗机、轰炸机进驻云南。在滇西地区,中美空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中国军队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装备上,都对怒江西岸的日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1944年5月,中国为了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在滇西怒江东岸地区集结了二十万远征军,开始反攻,准备将盘踞在滇西的日军赶出国门之外。

这些远征军都是我军的精锐部队,例如主攻松山的是宋希濂的第11集团军,所属部队中有号称“荣誉一师”的第8军和71军的新编28师,指挥官多为黄埔军校毕业生,战功赫赫。

而日军方面,防守松山的日军主力只有一个大队,总兵力算上伤兵也只有1300多人,最高指挥官也只是一个少佐,叫金光惠次郎,相当于我军的少校。

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在整个抗战时期都是非常罕见的,按理说我军会非常轻松地取得胜利,但实际上,我军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其惨重的。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正式打响。第一次进攻松山,中国军队投入了新28师全部以及新6军一个团,战斗打了23天,中国军队伤亡1700多人,毙伤日军500多人。

从6月4日开始进攻到9月15日完全占领松山,中国军队共对松山发动了10次进攻。由于前线伤亡太大,主攻部队往往一个团打残了换下补充,再派另一个团上去,有时候,一个连一百多人上去,一个小时就全阵亡了。

有一个叫林裕琪的远征军老兵,当时是71军的一个营长,他和另外一个营负责进攻松山前沿的一个阵地,两个营1000名战士共牺牲了670多人,6个连长,死2人,伤2人。松山日军阵地前200多平方米的开阔地上,士兵的尸体一层层叠了一米多高。如此残酷的战争场面,让林裕琪哽咽着回忆说:“不想了,现在连战争片都不想看。”

在进攻松山山顶的时候,第8军军长何绍周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我军战士在跟日军拼刺刀的时候,全都不是对手,伤亡极大,上去了几批敢死队,都是白白送命,何绍周最后咬着牙说:“我们拼刺刀拼不过日军,与其被他们一个个刺死,不如跟他们同归于尽。”

那么,何绍周是怎么做的呢?他命令炮兵直接开炮,将纠缠在一起的两军士兵一起打死。

(图:何绍周(左)与卫立煌(中))

听起来很残酷,但在那个时候,似乎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了,由此也可见日军强悍的战斗力。

整个松山战役历时95天,中国军队的前敌指挥从钟彬换到何绍周,基层指挥官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先后有10个团两万多人参战,共伤亡7763人。而日军方面,死守松山的日军除一人逃脱外,剩下1250人全被击毙,中日伤亡比例高达6比1。

这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攻坚战,第一次全歼一个日军建制联队的战役,而这已经是二战的末期了。

这才是真正的抗战,这才是真实的日军,远远不是派几个武林高手就能把日军团灭的抗日神剧能想象的。

当然,抗日神剧的导演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事实,用他们的话说,这样拍只是为了收视率而已。但是,这种完全不顾事实的自我陶醉,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历史客栈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