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书,只是“喜好”而已。也许是大脑深处的好逸恶劳的潜意识起作用,曾经憧憬着去当生产队的一个牧牛人,箩筐里放上一本小说,抽空在老树杈上饱餐一顿意识之“窝窝头”。思想的精灵像一个流浪汉,旷野中自由地来来往往,山坳里无羁地跌跌撞撞;或是道路坦荡,依然犹豫,逡巡不前;或是登高一望,浮光掠影,真谛未曾晓得,自谓不过如此,就此回头,亦不反顾。时间推移,空间变幻,人类的思维精华,不断地激动着良善的火焰,填充着认知元素的空虚。确实,书没有搪塞敷衍我,当需要知识援助时,它跃跃欲试地应时献艺,避免了我的不少窘境,一次次助推踏上人生新台阶。我未曾写过日记,只觉得自己的感受,只是大海一滴,且将蒸发,与其有而后无,不如一无到底。虽偶尔写点东西,要么无病呻吟,要么向隅而泣,觉得只不过是交响乐的雄壮演奏中,墙角那只蚊子的独自叹唱。此刻,独坐在夕阳温润的石凳上,陶醉在色彩烂漫的季节里,看着谁的那片饱经沧桑的红叶飞入泉流中。恍惚中,似乎有个声音在问:为什么不写点呢?额头有点痒,还是那只蚊子咬了?几个指头抓了几下,却是后背更痒了,去找“万事不求人”呗!普通的毛竹制成,形状无奇,却是最适合的。放学归家的一群少年风一般飘过眼前,哎,真的想起来了,还真的是喜欢年轻,喜欢那种活跃跃的状态:满怀好奇,满含期待,不管路途多少荆棘,依旧欢快信步走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