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喜雨亭记》(宋-苏轼)
“高考”作文出异彩
苏轼散文纵横恣肆又惜墨如金,他进京应试的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震动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副考试官诗坛宿将梅尧臣。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和梅尧臣对他的文章非常欣赏,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等到苏轼前往致谢的时候,欧阳修就问苏轼出处,结果苏轼回答说:“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更是对苏轼的豪迈和敢于创新赞叹不已,而且预见性地评判苏轼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初仕凤翔作“喜雨”
1061年,苏轼初仕陕西凤翔,第二年,他在自己房舍的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之所。这年春天久旱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作者为此亭命名为“喜雨亭”。苏轼描述社会各阶层对久旱后天降甘霖的喜悦生动而简约:“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甚至夸张的说,有忧愁的人也心生欢喜,有病的人也得以痊愈。
“太空冥冥”现道意
苏轼把久旱甘霖归功于天道,实际上就是大自然的运转规则,《喜雨亭记》文末的总结更是透露出他生性放达、为人率真之处。他尊重客观、爱护治所百姓,所到任处,都能造福一方;他又针砭时弊、直抒胸臆,这也为他在新旧党都不能被容纳的根源所在。但屡遭贬谪也是他超然物外的豪放性格形成的外在因素。
今小楷录其《喜雨亭记》,与师友共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