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日月水火》
今天教识字4《日月水火》,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八个生字,揭示了汉字从图画到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形象、直观,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在看图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记忆字形,初步感知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古文字的展示,可以增加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发现汉字的神奇,感受祖先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图画和古文字,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造字规律,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轻松识字。
稳步推进的课堂
学习“日”:
在上课之前,很多孩子就已经会认读课本上的这八个字了,总体来说,这节课上起来还算轻松。
在教学“日”时,我先出示了太阳的图片,还有甲骨文的“日”, 我告诉大家古代人写字就像是画画,小朋友们一下子就喊出了“日”。在接着看图片读词语的过程中,我依次出示“日出、日落、烈日”,我问大家:你们见过日出吗?好多小朋友说自己见过。
生:我在森林里见过日出,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生:太阳一点点升起来,是半圆形的,后面我就没看到了。
生:太阳升起来了,天空红红的。
在教学“日落”时,三分之一的小朋友忍不住叫出声来:云朵都变成红色/金色的了。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说:“这叫火烧云”。
真是欣喜,只要小朋友有生活经验,看到过的东西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学习“月”:
和“日”的教学过程一样,大家一看到月亮的图片和甲骨文,就一下子明白这是“月”,在教学词语时,大家对“月”特别有话说,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到了“圆月”,又从“圆月”想到了中秋节,一说到中秋节,课堂又热闹起来了。
当我出示一轮弯弯的月亮时,很多小朋友说这是“弯月”,也有的看懂了字,说这是“月牙”,我问大家,这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
生: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生:像香蕉。
生:像指甲。
这时候,小凡突然举手了:“老师,我知道月牙也可以说是新月。”多么令人惊喜的回答啊,这个年纪知道“新月”真是难得。
学习“水、火、山、石、田、禾”:
学习这几个字的流程和“日、月”类似,看图片、说词语、跟读词语,小朋友们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性质还是很高的,或许是大量的图片给大家带来了视觉的冲击。
“禾”这个字很难读,很多小朋友是看图识字的,看着书上的这幅图片,个别小朋友把“禾”读成了“麦”。另外,很多小朋友并没有见过大片的禾苗。
在反复认读之后,我请了三个小组开火车认读,除了两个同学把“田”和“禾”读错之外,其他同学都读正确并且反应迅速。
艰难的书写课
课后习题1是“日、田、禾、火”4个生字的书写,这4个生字两两相关,“日”禾“田”笔画相似,在指导写好“横折钩”的基础上,比较两个字一“瘦”一“胖”的字形特点,“日”字横短竖长,显得瘦,“田”字横长竖短,显得“胖”;“禾”和“火”两个字,“撇”、“捺”笔画比较多,首先指导学生写好“禾”的“平撇”禾“斜撇”,再指导“捺”和“点”的书写,其中“捺”轻轻起笔,从左上到右下行笔,“点”由轻到重,右下行笔。
理论往往被实际打乱了阵脚,在教学写字时,是上午第三节课了,从11点到11点40,不断的有孩子们在课堂上喊饿。在书写时大部分孩子的坐姿都很端正,但是大部分孩子对于运笔、轻重不了解,这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孩子的铅笔总是粗粗的,所以在写“撇、捺”时总是不好看。
班里部分小朋友写字速度很快,写“日”的时候就像在画框框,总是写得大大的,而且歪七扭八,不懂字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后来在课后的个别指导时,我示范划出“日”中间的短横是写在横中线上的,小朋友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个“日”才写得比之间好多了。
“田“也是如此,很多小朋友还是像在画框框,尤其是中间的短横和短竖,由于没有贴着横中线和竖中线,整个字都倒在了一边。
“禾”“火”的“撇、捺”就更难写了,一些小朋友学过书法,知道写“捺”的时候要顿一顿,但是在实际书写时顿得太用力,把“捺”分成了两节。总之,“禾”“火”的书写也是没有找准横中线和竖中线,课后个别指导时,告诉他们“撇捺”的起笔位置之后,很多小朋友写得也有了些许进步。
写字是需要沉下心来的,是一件寂寞的事,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今天的书写情况是不理想的,准备明天再写一节课。另外,自己也要再好好研究一下希沃白板,试试投影,单纯的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指导效果总是要差一点。
另外,温州市瓯江小学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个小视频,上面介绍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在三个手指上画上四个小黑点,玩小黑点躲猫猫的游戏,在拿铅笔的时候用铅笔把四个小黑点盖住。
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
另外,各位老师们有什么写字教学的招数,可以留言告诉我,第一次教一年级的新手老师需要大家的帮助!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