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监测造假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2021年4月份以来,在生态环境部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地纷纷开展了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打击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行为,以下通过对各地通报的一些自动监测数据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引起大家对涉水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思考。
相关数据统计
据在线大数据分析微信公众号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8月底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的关于在线监测数据的典型案例65起,其中涉及废水在线监测案例39起,烟气在线监测案例26起,分布在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浙江、贵州、山东、辽宁、山西、江苏通报的自动监测相关案例数量较多,从行业分布来看自动监测相关案例主要分布在污水处理、食品加工、焦化、砖瓦窑及焚烧炉行业。39起涉水排放在线监测案例中30起案例采用了简单易操作的干扰测量样品方式,其中采用干扰采样的11起,水质分析仪水样管“挂瓶或挂桶”方式干扰在线监测数据的19起,在19起分析水样管挂瓶案例中5起发生在污水处理厂,5起发生在食品加工行业,3起发生在造纸行业。从通报的涉水排放自动监测案例来看,自动监测采样环节的造假已经成为了数据弄虚作假的常见方式,污水处理厂或成为干扰自动监测数据的重灾区。
干扰采样的常见方式与分析
1.分析仪水样管置于稀释后的水样瓶或者清水瓶、标液瓶内,测量数据非实际排放样品。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检查中也容易被发现,同时在得到检查通知后也方便及时恢复,消除证据,不愧为水质在线监测数据造假中的经典手段,适用于各种水平和层次的造假者,但是偏偏有些造假者比较贪婪,不正常的操作习惯了就不认为是违法行为了,时间长了产生了麻痹大意,整个瓶子一放就是几天,监测数据长时间处于某个数值小范围内波动,水质分析仪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还是可以的。有的挂瓶者定期向瓶内添加水样或者清水,样品中污染物浓度改变后测量数据出现一个较大范围的波动,什么时间向瓶内加水都能从监测数据上反应出来,水质分析仪测量的数据还是比较靠谱的。有的造假者还是有很高觉悟的,放置一个固定的样品后发现数据变化比较小,怕引起执法的注意,几个小时向瓶内加点清水或者污水,数据变化还是有的,从监控平台上看数据发现不了什么异常,但是一些造假人员的习惯往往会暴露自己的行为,比如站房内放置盛有污水的瓶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信息不全的试剂瓶,站房内外放置的一些盛有液体的瓶子很可能就是造假的证据。
水样管置于稀释后的污水瓶中
2.采样时清水稀释污水排放+分析仪水样管置于清水瓶,造成测量数据不能反应实际排放情况。此方法为组合法,多用于那些委托了第三方运维,运维单位不专业,运维人员责任心差的场合,运维人员进行运维或者在现场的时候采用在设备采样时放清水或者清水稀释污水进行排放,监测数据不超标;在运维人员不在场的时候,为了省点清水采用的是分析仪水样管挂瓶的方式,在运维人员来之前对样品进行更换,此方法的特点就是运维单位进入企业需要登记或者电话联系相关人员,运维人员是无法直接去站房的,利用的就是运维单位必须遵守排污单位的相关管理要求,人为给造假留下时间上的缓冲。如果运维人员要是负点责任,就在站房待上个一整天,而且还是把设备测量改成连续测量,估计一会排污单位就受不了了,往往可能是运维公司的老板电话就把运维人员给叫回去了。之所以能发现此类问题主要是执法人员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出示执法证件后直接到达站房,抓住现行。针对这种造假手段,加密现场巡检的频次,延长巡检的时间,不定期的改变一下设备采样测量的时间,甚至设置成连续测量,打破固有的常规测量模式是发现造假的一种方式,安装视频监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是能够把造假着直接送进去的有效证据。
采样泵软管过长就是为挂桶提供便利
3. 采样管设置暗管三通稀释样品。此方法为比较隐蔽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安装了视频监控也不易被发现,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于挂瓶能够从视频中发现,造假者在设备安装时就在管路上做手脚,采样管采用暗管铺设,或者经过其他房间等等,在管路中加装三通和电磁阀,轻松自动实现对测量水样的稀释或更换,比如某地曝光的奇数偶数点做样水样造假的案例,高级点的实现了造假的自动化,几点取样测量,水泵开几分钟都已经掌握的清清楚楚,或者是运维单位给排污单位说的清清楚楚,运维人员的意思很明确,设备几点几分采样,采样泵开几分钟,几点出数据,看似给排污单位介绍测量过程和原理,实际的意思可能是告诉排污单位,这里面怎么回事都告诉你了,数据上的是你看着办吧!企业立即领会意思,数据不就可控了吗。试想一下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具备远程反控采样或者远程反控测量功能了,管理部门半夜时不时的远程找两台设备发送一下立即测量命令,会出现什么数据,可以试想一下,尤其是数据超标的时候,可能出现第二天排污单位说这个泵哪个池子故障了,数据超标异常了,还有可能是运维单位说设备抽到杂质了,漏气了,试剂不足了,也或者是设备漂移了等等。出现以上情况时是不是感觉有点尴尬了。
非现场执法结合现场执法是打击弄虚作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关思考
1.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35X-2019系列技术规范已经实施一年多了,很多地方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还是2个小时采集一次瞬时样进行测量,排污单位和运维单位都说地方环境管理部门没有发文件要求改成一小时一测量,排污单位不愿意改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改了后不好操作了,运维单位不愿改是因为改了后设备试剂、耗材消耗快了,成本增加了,运维费用还降低了,自己的利润没了,所以不愿意改。按说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更新后地方可以不发文件,相关单位就按照新的技术规范执行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地方管理部门也很少发个文件专门指出新的技术规范要求,就是发个文件强调一下又能怎么着呢!我们应该思考是管理部门对技术规范不了解,还是不想打破现有的这种相互了解,相互默许的状态呢?
2. 针对涉水企业排放废水稀释排放或者在采样时稀释排放的问题,从技术角度安装了采样器可以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新的技术规范中要求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应该有自动采样单元,功能和要求都很明确,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没有安装采样器,对于没有安装采样器的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不安装呢?难道只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吗?
3.有些涉水排放企业安装了水质自动采样器,从硬件上看还是比较符合技术规范的,但是我们再看看这些企业的采样器是怎么工作的,采样模式设置为等时间间隔采样,采样时间间隔1小时,有的是30分钟,一次采样量2L,采样器采样桶却是2L或者3L,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采个瞬时样;再看采样器和水质分析仪联动控制方面,多数是水质分析仪和采样器凑时间的方式,有的还用一台设备给采样器一个供样信号,有的什么信号都没有,要是哪个设备远程反控了一下,或者手动测量一下还不一定能测量成功,假如数据超标了,采样器怎么留样,它怎么知道超不超呢?采样器没有的是个问题,有了的使用中的问题更是个问题,运维单位、管理部门还有设备厂家都不正视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采样器的采样设置
4.在采样环节挂瓶的问题这么多,尤其是污水厂占比较大,需要大家思考的是,为什么污水处理厂弄虚作假的事情这么多呢?造假的主要原因是排放不达标,污水处理厂为什么会超标排放呢?雨污分流、工业市政污水不分还是水量收集不足,委托了第三方运行的污水厂频繁出现超标或着弄虚作假是进水水质问题还是运行管理问题?还是委托第三方后相关单位承诺和指标不满足合同约定,第三方不得以而为之呢?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END
来源:在线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