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和理论是有门槛的

今天在世赛基地听莫姐给老师们培训,有点分裂的感觉:后半场两个小时,她整个人是发光的,学员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前半场的一小时,则是吃力、不讨好。
一方面,热场,找到感觉,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则是没太处理好内容安排和受众基础的关系。之所以安排了“认识货运代理”这一基础内容,是因为知道一半的学员不是物流专业的。这一半又有一大半没有什么物流从业经验。然而,基础差不等于要讲概念、讲理论。
我们要牢记一点,概念和理论绝不是研究或是实践的第一道工序。实践不用讲了,那就是从任务或是需求起步。做研究,一般也不是从理论开始,而是研究问题或是主题开始。翻阅文献,界定问题。文献跟理论不能化等号,它还是一个个的案例。翻出点感觉了,问题有点眉目了,才考虑建构理论框架。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和漫长的。之前的推文也讲过这方面颇有挫败感的经历。
概念和理论来之不易,新手学习的时候自然很难理解,因为TA缺乏相应的感性经验去填充对应。这时候,TA是缺乏想象力的。对概念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不清楚,讲清楚也不容易。教和学两方面都是挑战。这也是吃力、不讨好的根源所在。
莫姐是资深从业人员,而且做过省赛裁判长,经手的案例无数,踩过的坑、趟过的河自然不在少数。她有教育情怀,喜欢去学校给学生讲课。讲故事、讲方法的时候,她整个人是发光的、灵动的。然而,没有理性的驯化,生命的体验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很容易跳脱概念框架。
想讲概念框架,就很容易削足适履,从概念到概念,让活泼泼的生命体验没有用场,或是偏于迟滞。经过艰苦的训练,经常从具体经验提炼总结概念,或是经常借助理论概念分析案例问题,理论才能灵动起来,跟生命体验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对实践者来说,优先级非常之低。因为只要建立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就好了,不需要诉诸文字或是系统教学,没必要再跳起来反思提炼一通。
理论只是帮我们理解实践,或是改变我们实践的方式,并不直接指导实践。实践还是要从榜样那里领取指示,模仿起步。有点基础了,再讲理论不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