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成语背后的典故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近义词】:翻云覆雨 食言而肥 反复无常

反义词】:一言为定 言而有信 言出必行

成语故事

从上个成语所在的三国时期往前推500到600年即为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顾名思义不是太平年,它是继春秋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后,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此后各国为了图强求存,巩固发展实力以统一中国实行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百家争鸣,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等都迎来了黄金时期,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出尔反尔便是其中一则。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是来源于战国初期以邹国和鲁国打仗为背景的故事。两军交战最终以邹国败结束,很多将士丧命。

邹穆公很伤心,将自己内心想法告诉给了孟子:“在这场战争中,我部下的将领官吏牺牲了三十三个,却没有一个士兵去拼命营救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而无动于衷,十分可恨。当时我生气得想杀了他们,可是人太多,杀也杀不完啊;如果不杀,又无法向我手下的官吏们交代。您说要怎么办呢?”(孟子作为亚圣,推崇“仁政”,一直认为“民贵君轻”,那么让我们看孟子如何为百姓解围。)孟子回答道:“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个灾年,闹饥荒到什么程度呢?壮年人外出逃荒的达千人之多,很多年老体迈者都饿死了。而这个时候您手下的官吏们是如何做的呢?他们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仍然征收赋税迫害百姓。当时大王国库充足,粮仓富裕,如果官员们体恤百姓他们何致于此啊。如此看来这就是因为官员们失了民心了啊。”

邹穆公听后若有所思,孟子又接着说:“您知道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官员们不关心百姓所以百姓们也会对将领们的生命置若罔闻。所以,大王千万不要去责怪、惩罚士兵,而应实行仁政,爱护百姓,这样您的百姓自然会爱护他们的长官,甚至愿意为救他们牺牲自己。”

注释: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

邹穆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82―330年,是为后人称颂的英明君主。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就是来源于孟子所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告诉后人相处之道:以你想要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他人。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又为它赋予了一个新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指一个人言行反复无常,前后矛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