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当前公共治理研究应关注的六个领域

10月21日19:00—20:45,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系列讲座”第1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原院长、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学科交叉视野中的公共治理”。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余所高校的600多位一线任课老师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聆听了本次讲座。

“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系列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旨在为人大出版社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教师会员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继续学习的平台。该系列讲座均以直播形式开展,每场讲座邀请一位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研究功底和知识积累的知名学者,就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某个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与公共管理分社副社长朱海燕副编审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朱海燕老师表示:这些年来人大出版社在公共管理图书出版领域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公共管理学界老师们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紧接着,朱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人大出版社举办这个系列讲座的初衷:“我们希望人大出版社能做一个平台,做一座桥梁,通过这个平台和桥梁,我们公共管理学界的学者们,尤其是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后,朱老师隆重介绍了今晚的主讲嘉宾——陈振明教授。

进入主题前,陈振明教授简单介绍了今年4月5日厦门大学举办的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治理:挑战与应对”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强调,在“后疫情时代”与新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十四五”时期,必须适应高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实践需求,推进公共治理学科的转型与发展,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凸显中国特色。

随后,陈振明教授围绕以下三个议题进行讲解:“时代变迁与学科演进”、“作为交叉学科领域的公共治理”以及“拓展公共治理研究的视野与主题”。

对于第一个议题,“时代变迁与学科演进”,陈振明教授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阐释:(1)历史之维。(2)学科框架。(3)学科自主性。(4)实践新变化。(5)知识新图景。陈振明教授认为,针对迅速变化着的中国和全球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必须立足现实,植根历史,着眼问题,彰显公共治理的时代内涵与中国特色。

对于第二个议题,“作为交叉学科领域的公共治理”,陈振明教授认为,公共治理学科需要具备跨界意识与广阔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融合,尤其要关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前沿进展,从当代科技发展以及各种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中吸取营养,夯实自身的科学理论基础。

对于第三个议题,“拓展公共治理研究的视野与主题”,陈振明教授重点阐述了当前公共治理学科若干值得关注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领域:
第一,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公共治理的理念和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不确定性、脆弱性、韧性、风险、危机与应急等概念、主题内容在公共治理研究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第二,“大变局”与全球治理。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密不可分,其在公共治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公共治理需要更加关注世界“大变局”与全球治理的新场景、新实践和新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第三,人与自然关系及生态治理。新冠疫情促使人类再度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绿色发展与生命价值、生态环境与生命安全等事关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
第四,高品质生活与公共服务。在后疫情时代与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变、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民生改善与公共服务一类的宏大话题。
第五,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国家。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公共治理不能忽视的最重大战略与政策问题之一。

第六,治理技术与数字政府。从治理方式的角度看,数字治理或数据治理代表着公共治理变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公共治理研究的一个重中之重。

本次讲座反响热烈,在人大出版社建立的多个公共管理与政治学教师交流微信群,参与直播讲座的教师会员老师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对主讲嘉宾陈振明教授和人大社表示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