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立场诗歌写作:从布考斯基到伊沙

叶飞龙

内容摘要:美国诗人布考斯基逝世翌年,其诗歌开始经由伊沙的翻译正式进入中国,并越来越多地被国内读者和研究者重视。伊沙坦言布考斯基开启了他诗歌写作的第二个阶段,通过接受布氏的影响,伊沙的诗歌创作成功地支撑了伊沙所声称的坚持“民间立场写作”的艺术主张。

关键词:布考斯基 伊沙 诗歌 民间写作

当代诗人伊沙以其一贯坚持的“民间立场”在当代诗坛砥砺耕耘、勇毅探索,致力于现代汉语诗歌的淘沙见金、返璞归真。顾城曾以孩子般可贵的勇气诉说“现代汉语就像用脏了(的)人民币,我要把它洗一洗”①;诗人们尝试着类似的努力,命名并以命名的智慧和敏锐去“时时勤拂拭”着汉语的名字,伊沙也不例外。“民间诗歌写作”依诗人于坚的看法,发韧于“民间话语的起义”的“第三代”诗歌,“第三代的出发点是语言”,“由日常语言证实的个人生命的经验、体验、写作中的天才的原创力总是第一位的”,“好诗在民间,这是当代诗歌的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汉语诗歌的一个伟大的传统。民间的意思就是一种独立的品质。民间诗歌的精神在于,它从不依附于任何庞然大物,它仅仅为诗歌本身的目的而存在。”②于坚的宣称“当代诗歌好诗在民间”可待商榷,“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不可否认“为诗歌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的当代民间诗歌创作,为现代汉语诗歌艺术价值的构建发挥着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起即以解构姿态写作的伊沙,诗歌语言一大特征是以富有当代精神的口语去解构日益八股化的所谓经典、书面的母语,伊沙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开发与提炼,促成了其诗歌贴近生活又不失深度的特质,他对诗歌甚至诗人的反崇高化、平民化色彩推崇之至,从他的评论文章《杨黎:口感好极了》③中显而易见。而对于诗歌的存在意义,伊沙在《无题(217)》诗中曾有这样回答:“会心一笑/我的诗抑或诗/不过就是生活/重压下的会心一笑”。

正如伊沙本人屡次直陈,其诗歌风格的形成最受美国诗人布考斯基的影响。伊沙《我和妻子老G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的中文首译者》④这篇文章说,1995年收到朋友从美国寄来的一篇介绍查尔斯·布考斯基的文章,“这篇文章却叫我没法不激动:因为文中所引的他的诗的片断,也因为他极富传奇色彩的生平和他的人生态度,甚至包括他在美国文化中的际遇和地位。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位注定要和我有点关系的诗人。”随后,伊沙对布氏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文中伊沙说“在我眼里,布考斯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极为欣赏布氏“日常的、边缘的、个体的”诗歌风格。出于对国内文学评论界衡量作品标准单一化的不满,以及“一种欲望般的巨大冲动:作为诗人,我要自己去看另一位诗人”,伊沙和妻子老G当年合力翻译了24首布氏诗作,其中大多数陆续发表于国内刊物,由此布考斯基的诗歌通过伊沙首次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翻译的同时,布考斯基的诗歌风格也在深刻影响着伊沙艺术观念的转变和成型。伊沙对布氏的接受与学习,既有着欣赏喜爱的主观因素,也有着深刻的客观原因。《我和妻子老G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的中文首译者》这篇文章中交代,“我在1993—1994年的作品……外在的完美充分暴露了一个内在的危机:我诗歌的空间与身体的扩张相比已经显得太小了,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必须有一个重新开始——也正在这时我读到了布考斯基的英文原作,他诗歌中所携带的无比自由的空间感和来自平民生活底层的粗砺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和宝贵的启示。……事实确系如此:是布氏的作品帮我开启了我诗歌写作的第二阶段。”伊沙外在地具备接收布考斯基风格影响的条件,内在地具有学习模仿布考斯基诗歌风格的需求,译介的同时,伊沙也在扬弃布氏艺术精华、形成其个性化的诗歌风格。

伊沙作品中,我们也比较明显地可见布氏影响的痕迹。1995年与妻子合作首译的布氏诗歌中,伊沙本人最欣赏《蓝月亮,噢,风吹月……亮,我是多么崇拜你!》和《一点儿原子弹》这两首⑤,以前者为例,我们可以在伊沙同年创作的《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中较为明显地看出布考斯基诗歌的影子。

布考斯基的《蓝月亮,噢,风吹月……亮,我是多么崇拜你!》:

我惦着你,亲爱的,我爱你

我操L惟一的理由是因为你操了

Z,然后我操R,你操N

由于你操了N,我不得不操

Y,可我总是不停地想你,我感觉你

像个胎儿似的在我腹中,我称之为爱情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称之为爱情,于是

你操了C,接着,在我行动之前

你又操了W,所以我不得不操D,可是

我要你知道我爱你,我不停地

想你,我爱你胜过爱任何人

唯喏唯喏喏

唯喏唯喏喏

伊沙的《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

一个女人满城找你

这是多么好的事

却令你恐慌

四处躲藏

表现极度反常

可怜的哥们儿

我终于理解了

你的拒绝

那是后来

当我在大街上

看到你被追逐

狼奔豕突

追你的女人

敞着怀要给你哺乳

布氏此诗用一贯的俚语写作,“我”以反复追赶、差异化模仿的方式向“你”致敬,向“你”表达“我”的爱;“你”可以做多重角色的解读,可看作“我”爱、致敬的对象,也可看作“爱”本身。伊沙诗中“追—被追”角色反转,“你”给予“我”的爱过于浓烈,让“我”经受不起而不得不选择痛苦地逃避,“你”和“我”的关系也可以做多重解读,这“是一首写给两个人的诗歌:是写给两个男人——男人和男孩的诗歌,也是写给两个女人——母亲和 '女人的诗歌,而最终,肯定也是写给这样两个人——情爱关系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诗歌”⑥,可看作对布氏创造性、超越性的学习模仿。endprint

伊沙写于1996年的《感恩的酒鬼》中对“呕吐”的呈现和予意方式,也可看出对布考斯基关于妓女写作中“呕吐”动作刻画的借鉴与延伸。伊沙作于2002《婊子,这路,我熟》与布氏诗作《一名杀手》也颇有神似之处(本文略)。

伊沙《感恩的酒鬼》:

一个酒鬼

在呕吐 在城市

傍晚的霞光中呕吐

在护城河的一座桥上

大吐不止 那模样

像是在放声歌唱

他吐出了他吃下的

还吐出了他的胆汁

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驻足 目击了这一幕

忽然非常感动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

对生活的感恩方式

布考斯基则这样写过:

关于妓女:

突然,我靠着树边呕吐,

“看那个老头儿,”

可爱的棕色眼睛的小鸟,

对着可爱的绿眼小鸟说,

“他真是被操坏了。”

这是最后的真话。

布氏长期生活在洛杉矶下层社会,一度沦落到用粗俗语言为下流杂志撰文谋生,淫秽和酗酒的主题,邋遢、破旧的形象,对两性赤裸裸的描写,布氏诗歌以酒鬼硬汉态度和粗粝而富有生活质感的语言吸引大众。自然,其所代表的是学院派的对立面,是一种解构的、民间化的立场。布考斯基解构的创作理念可从其诗歌《艺术》中得见一斑:《艺术》即是/精神/消亡/的/形式/表现。伊沙诗歌也有与其相似的呼应:《面壁而坐》有多少真情的诗篇/得自于生活的欺骗//让它们兀自精彩吧/我的悲哀是种宿命。布考斯基宣称“艺术”是“精神消亡”的显现形式,伊沙则认为“真情的诗”得自于“欺骗”,这种“悲哀是种宿命”,《<等待戈多>》(伊沙,1995年,文本略)则可看作对这种艺术观的一番呈现,“真情的诗”、“公子”含有可贵、高尚等积极的正面的意味,而可贵的真情却来自卑劣的欺骗,高贵的公子是个傻子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干出丢人现眼的傻事,用这种反讽的方式展现高尚精神的消亡。

《性与诗》女人/你不能这样要求我/在达到高潮之后/再挑剔过程中的我/如何不懂温柔//女人或读者/我是另一种/窗外走过一群/女权主义者/她们喊出的口号/颇对我的胃口//“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对诗的/正当要求/亦当如是。(伊沙 1997年)《性与诗》同样以直露的方式表达了伊沙对民间姿态写作的思考,既对主流诗歌评价标准下接受者自相矛盾的期待视野感到好笑,同时又对民间立场写作的处境有些酸楚的无奈。中国诗歌史上,南北朝民歌曾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唐诗的繁盛。当代汉语诗坛虽未尽如人意,但从未停止不懈求索的努力,这其中民间立场写作的诗人们功不可没。

注释

①《许子东:得诺奖像中六合彩 乡土文学最符国际期待》,腾讯文化网2013-05-13,http://cul.qq.com/a/2013051

3/012216_4.htm.

②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1998中国新诗年鉴》代序,花城出版社1999年。

③伊沙《杨黎:口感好极了》,人民网2001-03-03,http://www.people.com.cn/GB/

wenyu/66/134/20010303/407855.html.

④伊沙:《我和妻子老G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的中文首译者》,伊沙(YISHA)的BLOG,2010-08-01,http://blog.sina.com.c

n/s/blog_489db0970100l7ju.html.

⑤伊沙本人在交流中透露。

⑥王毅:《一首写给两个人的情诗——解读伊沙<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名作欣赏》2006年05期,27页。

(作者介绍: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endprint

(0)

相关推荐

  • 《助听器》后记丨口语诗,一直就是我最好的“助听器”

    后记 我写诗有两个阶段,2011年之前的抒情阶段,与2011年之后的口语阶段.而让我有这样的写作转变的,正是遇到了长安诗歌节诸同仁,遇到了伊沙. 尤记得2011年秋天,我的文学课老师张毅带我去市里参加 ...

  • 《南人读诗》006号:《事实的诗意》(伊沙)

    <事实的诗意> □ 伊沙 三八线 不是一条线 它有4公里宽 南北朝鲜划定的 非军事区 60年过去了 成为世界上 最成功的动物保护区 [南人评诗] 伊沙的名作太多了,但最出名还是<车过 ...

  • 诗歌 | 布考斯基《像麻雀一样》:当本该有勇气爱的时候我恨你

    廖伟棠 诗意:关于新诗的三十种注脚 诗歌 | 布考斯基<像麻雀一样>:当本该有勇气爱的时候我恨你 诗歌 | 布考斯基<像麻雀一样>:当本该有勇气爱的时候我恨你 00:00 01 ...

  • 新作速递丨伊沙3月新作:散文诗系列

    散文诗 <很受伤> 我正在译一部布考斯基精选集的最后一首:全书中最长的一首,一首360行的小长诗. 与长度相称的内容--写的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写的是大萧条时期美国人民的生活, ...

  • 一种最没有安全感的写作,我看伊沙

    如果要书写现代诗或新诗的历史,伊沙这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对伊沙的涂擦或遗漏,都是可疑而不客观的. 尽管我认为伊沙用自己的写作奠定了自己这样的份量,但我并不想站在所谓历史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贡马《伊沙“替诗行道'》

    伊沙"替诗行道" 贡马 从网上书店买回一本新近出版发行的2012年<新世纪诗典>(第一季),主持人伊沙在对一首诗的点评中说,他要"替诗行道." 伊沙 ...

  • 回顾|第广龙:在首届王维诗歌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在首届王维诗歌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第广龙     各位诗人,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我是第一次来子午峪,想到千年以前,盛唐气象,巨匠云集,王维是群星之中硕大的一颗,也一定在如此壮美的终南胜地歌咏胸怀 ...

  • 漫谈|左右:口语写作创作谈

    口语写作创作谈 听力的丧失和语言能力的缺失,注定了我是那种有话要说但无处可说的人,但我一生下来又是那种有表达欲的处女座,我只好选择了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偏偏我又出生在一个重感情.重眼泪基因的农村家 ...

  • 《新诗典时代》:庄生《诗神在头顶上》

    诗神在头顶上 庄生 这是一本当下最好的诗集,我说的是<新世纪诗典·第二季>,第一季的出版早引起中国诗坛的风暴,"三年了,如果说<新诗典>第一季重点在于'全面总结',第 ...

  • 观澜|左右:百年新诗漫谈(有删节)

    百年新诗漫谈 左右 (此处省略百字--) 大一大二的时候经常在文学课上听过张毅老师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石燕老师讲诗歌部分,他们经常提及教材书里的两个关键词:伊沙与青春诗会,现在我们在课本 ...

  • 【名家】伊沙:事实的诗意

    实 名家 伊沙的诗 力   图:伊沙在广西来宾"来石堂"讲授诗歌写作 伊沙,男,原名吴文健.诗人.作家.批评家.翻译家.编选家.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