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呼唤制度创新和创新人才
(按)9月27-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将人才工作提到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认识。当今新时代,人才和制度的竞争,是最核心的竞争。分享2013年8月的相关思考。
8月10日下午。上海科学会堂国际会议厅座无虚席。几百个上海人冒着酷暑,从2点一直坐到6点,聆听来自北京的国家级层面的官员、专家和学者的精彩演讲。
80多岁的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吴敬琏发表主旨演讲:上海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主题会议上发生的感人一幕。市长杨雄致辞中也说到:在这上海100多年来才遇到的连续高温达40度以上的夏季,对来自北京和本地冒着炎热前来参加论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人与北京人一样,都对即将在9月揭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将在秋季举行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寄与热盼。会上许多学者专家,包括最后演讲的上海著名专家王新奎所透露的信息:这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意义在于又一次“入世”。这是国家性战略,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自由贸易试验区里将试行新的外资管理模式,并营造各类国内外企业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试行改革的方向就是:终结审批制。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管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
推而广之,今后我国的行政管理思维方式将朝“重准入后监管”转变。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痛批资本市场监管之弊。严峻指出超三分之二问责条款从未启用过。今后将扭转“重审批、轻监管”倾向,将“主营业务”从审核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将“运营重心”从事前把关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
市委书记韩正和市长杨雄多次指出:自由贸易区的重点在于制度创新。这次吴敬琏先生着重指出:今后十年,中国将着重做好两件大事:发展转型和进一步改革开放。他认为:放眼全球,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上海有能力率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投资、管理等各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
确实,最近两个月,凤凰卫视深度报道中,每周六晚上首播的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的事迹,就彰显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文精神。他们是一批30-45岁左右的中青年自主创业的领袖人物。他们具有激情和梦想,同时又能坚忍不拔,十年磨一剑。终于在上海的现代服务业领域中,开创了许多新的商业服务模式。
如:中国零碳达人陈硕,自世博会成功引入“零碳馆”以来,一直致力于转型创新中低碳建筑的大力推广。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夫妇吕威和王伟,努力打造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信息平台,至今已有几十万外资员工的薪酬、职业生涯等,由他们提供精准的专业服务,客户中不乏有许多世界500强。俊朗的沪江网总裁阿诺,成功PK新东方,已经成为几百万白领网上学习英语的“新天地”。较早打造“智慧城市”的试水者张元刚,80后掘金“智慧市场”,碧云小区、小陆家嘴等国际性社区网站,有他们为此度身打造的社区智慧平台。还有,没有银行经历的“融道网”总裁周汉,凭着对小微企业信贷市场需求的熟悉,硬是在信贷员与中小企业客户间,搭建了一个及时、精细的信贷信息平台,成为金融信息服务的成功探路者。
这些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大都有坎坷的经历。但是,他们不抱怨,不消沉。总是凭着毅力及天生的敢闯性格,终于微笑到成功的一刻。借用凤凰卫视导演的精辟言论,“三个苹果”的诱惑,使他们飞快地成长起来,也催领了中国转型创新的路径。亚当、夏娃的苹果,使人类的原始意愿变得丰满和成熟,开创了农耕文明。牛顿的万有引力苹果,发现了人类生存场所地球磁场的秘密,从而引发工业革命。乔布斯的苹果,更是集成众多的人类欲望,提供选择和整合,诞生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这就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服务经济革命。
为了迎接和投入这场伟大的、集聚、跨界、整合、创新、致胜的产业革命,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浦东的国际化人才试验区也在悄然进行。由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国首届现代服务业EMBA,也应运而生。随着对制度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呼唤,上海将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人才,尤其是能引领服务经济革命新潮的领军人物,正在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地向我们走来。
2013年8月12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