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防治肠粘

连新近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薏苡仁 (又称薏米、薏米仁)煎水饮用,可以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薏苡仁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佳品。它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预防肠粘连时,每次取薏苡厂30~ 60克,加水1000~ 1200毫升煎煮,取汁饮用(不食薏苡仁)。每日1剂,分2 次空腹饮用。肠粘连主要是由腹腔内炎症和手术后引发的—种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的不正常粘连。一般会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畅等症状,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危及生命。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手术可损伤人体正气,湿热之邪乘虚侵犯人体,壅滞肠中,气滞血瘀致肠络粘连;薏苡仁入肺经,可下行大肠而除湿热、止疼痛、解粘连,故有效。 (柯杰清)

对付肠粘连 大爷带来了三个祖传方

环城东路的竺大爷:我看到报纸上说葛阿姨腹痛6个月了,以前还动过手术,我怀疑她的疼痛就是因为之前手术后的淤血没化开,郁结在那里,所以手术上方会出现疼痛。我有个祖传下来的方子,治疗腹痛很有效的,可以让她试一试。 第一个方子,准备生姜4两,艾(端午节挂在门上的,要挂过一段时间的才有效),把生姜切片,艾剪成一段段的,加水,一起放到药罐里熬。水烧开后,闷个十分钟,然后加入一些义乌红糖(一定要义乌红糖,加多少依自己的口味而定)。这个药汁喝下去就有效果了,而且除了治疗葛阿姨的腹痛,有些女同志痛经的时候,用这个方法也是很管用的。 第二个方子,把大蒜切成一片片的,贴在肚子痛的地方,一贴就有效果。 第三个方子,仍旧是艾和生姜,把艾叶和生姜全部敲碎,捣成碎粒状,在痛的地方揉搓,这个方法也是适合痛经的女同志的。肠粘连效验方

肠粘连由各种腹膜炎症引起,如化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手术后遗症及腹部外伤造成肠曲之间粘连、肠曲与腹壁间粘连、肠与大网膜粘连等,粘连的轻重范围不尽相同,临床以手术后遗症粘连最多。中医属“肠结”范畴。轻者只是隐痛,术后腹膜炎引起的粘连则在刀口下隐隐作痛,也有少数腹痛剧烈。严重者有腹肌紧张、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脉弦数、舌质红绛等。梗阻性肠粘连除腹痛外,尚有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中医可选用统方治粘连1方,适宜各种肠粘连患者,一般1~3周可愈。
组成: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木香10g,香附15g,炒薏苡仁50g,苍术15g,清半夏20g,皂角刺30g,乌药10g,当归15g,桃仁15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200ml。忌食辛辣、鱼腥。
案例 李某,男,29岁,2001年6月11日初诊。3月份由于阑尾化脓手术治疗,住院半个月。6月8日开始,右下腹连及脐下隐隐作痛,未去医院诊治。6月10日腹痛变重,因经济拮据无钱就诊。6月11日上午,其母诉说病情,央求中医用简单方法先治一下。查:脉弦数,舌质红,苔黄,阑尾刀口处色红、压痛。诊断:术后粘连性腹痛。辨证:湿热蕴结。治法:清热解毒,化湿祛瘀。方药:自拟治粘连统方化裁。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5g,木香10g,延胡索索15g,炒薏苡仁50g,苍术15g,桃仁15g,红花10g,赤芍30g,皂角刺50g,乌药10g,牡丹皮15g,当归15g。3剂,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3~4次。3剂服完,痛止,体温正常。为防止复发,续服1周,查脉舌正常,停药。嘱注意饮食,防止辛辣、冷食。
体会 肠粘连者一般多体弱,伤口愈合慢,单纯静脉输液消炎杀菌很难达到根治效果,而采用中药口服加理疗恢复比输液快。肠粘连的病理是湿热瘀阻,中药穿山甲、皂角刺、薏苡仁、桃仁、红花是治疗肠粘连关键药。笔者曾用上方治愈过数十例肠粘连患者,一般为2周,治愈率达90%,慢性者也不过6周。(陈胜威)
中医药治疗肠粘连(中医治疗)
宋俊建 河南中医学院 汤建光 安阳市中医院
    肠粘连是指有腹部炎症或手术病史,继而引起的长期经年不愈的腹痛,甚则可引起肠梗阻或不全梗阻,本病属中医腹痛、肠结或关格的范畴,给病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本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效果欠佳,有效率不足50%。而中医药因其良好的疗效日益受到重视,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师家兰副主任医师耕耘医林40余年,善治胃肠病,余有幸随其侍诊,亲历师老治疗一肠粘连患者全病程,现记述如下:
    张丽英,女,45岁,河南安阳公交司机,于17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以致不能正常工作,曾到许多家西医院求治,诊为“术后肠粘连”,疗效欠佳,痛苦不堪。抱着试试的心理来到安阳市中医院就诊。
    初诊症状:下腹部疼痛,纳差,时有上腹胀满,口苦,大便秘结,舌质暗,苔薄腻微黄,脉弦。师老师据上拟方如下:藿香12g,大腹皮12g,川朴9g,陈皮9g,枳实9g,杏仁15g,败酱草12g,丹皮9g,当归10g,桃仁10g,川楝子12g,元胡9g,鸡血藤12g,广木香9g,炒莱菔子15g,甘草3g,三剂,水煎,日一剂。
    服上药后复诊诉:感腹痛减轻,纳食量增,上腹胀满基本消失,大便通畅,时有口苦,舌质暗,苔薄黄,脉弦。师老师于初诊方去藿香,加黄连6g,吴茱萸1g继服七剂。
    患者再诊诉:腹痛明显减轻,纳可,无腹胀,二便正常,舌质淡红略暗,苔薄,脉弦。为巩固疗效复诊方去炒莱菔子、枳实再服七剂。两月后随访,患者诉腹痛未作,已正常上班。
    师家兰老师说,腹痛多有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该患者下腹痛明显,伴有腹胀便秘,舌质暗,苔薄腻微黄,脉弦,且有阑尾切除术史,故考虑为术后肠粘连,中医属瘀血阻滞型腹痛。病机为腹部手术,致血络受伤,腹中瘀血,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而腹痛,腹胀,大便不畅;瘀血积而化热故口苦。治疗给予活血化瘀理气,则瘀血化气机通腹痛止,即“通则不痛”。且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所以在化瘀理气论治基础上,结合通法,使瘀血得除,腑气得通则腹痛止。方中败酱草、丹皮、当归、桃仁、元胡、鸡血藤活血化瘀,广木香、川楝子理气止痛。藿香、大腹皮、川朴、陈皮、枳实、杏仁、炒莱菔子行气消胀通腑,如此瘀血化腑气通,则腹痛止。益寿延年中药之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补肺、利尿之效用。

  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本经》将其列为上品,谓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久服轻身益气”。本品具有健脾、补肺、利尿之效用。
    薏苡仁是一味可作杂粮食用的中药,用薏苡仁煮饭和煮粥。历代均有记载,沿用至今。将薏苡仁洗净,与粳米同煮成粥,也可单味薏苡仁煮粥,具有健脾胃,利水湿,抗癌肿之作用。中老年人经常服用,很有益处。
    现代研究证明,薏苡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薏苡素、薏苡醇,以及各种氨基酸。药理试验发现薏苡仁煎剂对癌细胞有阻止生长和伤害作用。由于其药性缓和,味甘淡而无毒,故成为大众喜爱的保健佳品。
    虽然本品药性和缓,但由于薏苡仁中含有的薏苡仁油对子宫有兴奋作用,故孕妇忌用。

中医治疗肠粘连的小偏方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其主要病因是腹膜受到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的刺激。另外,肠管运动机能失调、局部水肿,以及病人的机体素质问题亦是重要病因。如果病人饮食失节,又受到寄生虫侵扰,则会内虚外寒,脾湿积滞,气滞血瘀,最终引至积滞闭塞,饮停肠间,变为肠粘连。本病的中医疗法为:消积祛瘀,理气开郁。
  对于治疗该病,提供以下参考药方:

  川朴10g 大黄12g(后下) 白芍18g 木香9g 香附10g 败酱草18g 丹参24g 川连8g 郁金10g 黄芩10g 白花蛇舌草18g 白术18g 黄芪24g 党参18g 云苓15g。

中医治疗肠粘连(中国经络养生网)时间:2009-03-03 14:41:15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其主要病因是腹膜受到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的刺激。另外,肠管运动机能失调、局部水肿,以及病人的机体素质问题亦是重要病因。如果病人饮食失节,又受到寄生虫侵扰,则会内虚外寒,脾湿积滞,气滞血瘀,最终引至积滞闭塞,饮停肠间,变为肠粘连。本病的中医疗法为:消积祛瘀,理气开郁。

  对于治疗该病,提供以下参考药方:

  川朴10g 大黄12g(后下) 白芍18g 木香9g 香附10g 败酱草18g 丹参24g 川连8g 郁金10g 黄芩10g 白花蛇舌草18g 白术18g 黄芪24g 党参18g 云苓15g。

肠粘连效验方

肠粘连由各种腹膜炎症引起,如化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手术后遗症及腹部外伤造成肠曲之间粘连、肠曲与腹壁间粘连、肠与大网膜粘连等,粘连的轻重范围不尽相同,临床以手术后遗症粘连最多。中医属“肠结”范畴。轻者只是隐痛,术后腹膜炎引起的粘连则在刀口下隐隐作痛,也有少数腹痛剧烈。严重者有腹肌紧张、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脉弦数、舌质红绛等。梗阻性肠粘连除腹痛外,尚有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中医可选用统方治粘连1方,适宜各种肠粘连患者,一般1~3周可愈。

组成: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木香10g,香附15g,炒薏苡仁50g,苍术15g,清半夏20g,皂角刺30g,乌药10g,当归15g,桃仁15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200ml。忌食辛辣、鱼腥。

案例 李某,男,29岁,2001年6月11日初诊。3月份由于阑尾化脓手术治疗,住院半个月。6月8日开始,右下腹连及脐下隐隐作痛,未去医院诊治。6月10日腹痛变重,因经济拮据无钱就诊。6月11日上午,其母诉说病情,央求中医用简单方法先治一下。查:脉弦数,舌质红,苔黄,阑尾刀口处色红、压痛。诊断:术后粘连性腹痛。辨证:湿热蕴结。治法:清热解毒,化湿祛瘀。方药:自拟治粘连统方化裁。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5g,木香10g,延胡索索15g,炒薏苡仁50g,苍术15g,桃仁15g,红花10g,赤芍30g,皂角刺50g,乌药10g,牡丹皮15g,当归15g。3剂,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3~4次。3剂服完,痛止,体温正常。为防止复发,续服1周,查脉舌正常,停药。嘱注意饮食,防止辛辣、冷食。

体会 肠粘连者一般多体弱,伤口愈合慢,单纯静脉输液消炎杀菌很难达到根治效果,而采用中药口服加理疗恢复比输液快。肠粘连的病理是湿热瘀阻,中药穿山甲、皂角刺、薏苡仁、桃仁、红花是治疗肠粘连关键药。笔者曾用上方治愈过数十例肠粘连患者,一般为2周,治愈率达90%,慢性者也不过6周。(陈胜威)

(0)

相关推荐